一個人的智商決定了他與誰競爭,而情商決定最終誰能夠嬴。其實每個人生活圈子里的人,從智商水平上看都差不多,那為什么會有的人活得生無可戀,而有的人卻風生水起。究其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情商。也就是平常待人處世的方式的區別。
1.在團隊中不要一開始就鋒芒畢露,這很容易遭人嫉妒,從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也會為自己的后期崛起造成一定的障礙,明智的做法是先靜觀其變,了解周圍對手的能力,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先要沉得住氣,適當地當配角,這有利于得人心,然后找時機表現出自己,只要自己是塊金,那么在后期活動中你的才能遲早會被其他人發現,從而受到推崇,同時,又不能過于謙虛,當機會來臨時,又要當仁不讓,只要覺得自己有那方面能力,能夠勝任某項任務時,就要牢牢抓住機會。機會不是常有,若錯過了,那么下次的機會,可能就不是你的了。
2.“增減效應”所謂的增減效應就是欲揚先抑。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都不情愿看到自己的東西失去。只要有所得到,他就會高興,即便是以失去為代價所產生的“得到”。所以要做好一個好的領導者,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團隊管理技巧。在對某個成員提出意見時,不妨先從他的缺點說起,然后慢慢地轉向他的優點,人都需要被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領導的認同。大量實踐證明,增減效應的技巧(先缺點,后優點)更容易讓人接受存在的缺點。
3.一個團隊,自然離不開各種會議和交流,在他人發表自己的觀點或意見后,不妨多給他們點頭微笑示意,即便他所提出的方案或意見你并不支持。這是給他們的一種尊重,當人虛榮得到滿足后,自然也就會尊重你,與你在會議上形成同一陣營。上面所說的是一種傾聽技巧,那么下面也順便提一下發言技巧,在你發言過程中,不妨多重復一下與你觀點相似的人所說過的話,這樣即達到了自己的發言效果,同時又找到了自己的“隊友”,這樣提出的意見或方案,將會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此所謂一舉兩得。
4.在團隊中,難免會得罪或與某些人產生小矛盾,化解雙方的隔閡,當免談得不到解決后,不妨嘗試從對方最親近的人下手。從他關心的人方面下心思,這過程要真誠,不要表現出目的性太強。總有一天,對方會發現你的好,從而拋棄前嫌共同合作。
5.在與不熟悉的人第一次交流,場景選擇很重要,事實證明黑暗有助于交往。因為在燈光相對暗的地方,可以使第一次見面的雙方減少擔憂,因為彼此都看不清彼此的面部表情,可以減少緊張氣氛,但切記,黑暗,是在對方的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這就需要選擇的度,一味追求黑暗的話,效果會適得其反。
6.“地形”主動權。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打仗,地形基本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現實生活中也是,不管是約會還是開會談判,有可能的話,盡量選擇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進行。這也樣更有利于你表達自己的觀點。更自信。
7.點到為止,暗示性建議批評。當別人呈現一種方案給你參考時,如若對方都額方案可行性差,不要直接簡明地說這種不行,哪里哪里有問題。更明智的做法是,可用暗示性語言,如說你這種方案用在另外某種場合(與目前場合反差明顯)將是完美的。對方自然就能明白你的意思,引導性讓他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相比領導給他指出不足,引導性建議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8.“冷廟燒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關心一切可以關心到的人。或許每個人的表現都只是冰山一角,不要只關注某些表現比較突出的人,錯誤地認為只有這些人在以后生活中才有能力幫助自己。突出的人,有很多人都會關注他,所以你的關注對他來說很平常,并不算什么,所以他所能幫到你的也會很平常。相反,某些被忽視的人,你的關注對他來說,會感動到他,從而心存感激,當你需要幫助時,他定會用盡全力幫你,因為只有你曾今關注或幫助過他。所以要懂得冷廟燒香的哲學,為自己多找些求“生”之路。
9.一個人不可能從出生就注定在各方面都優勢于他人。但生活中有注定會有競爭。如何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時贏得勝利呢?這就要求我們要能夠轉變思維了,當正面對抗沒有全勝的把握時,可以考慮側面而行。從自己有優勢,擅長的方面進行突破。愛情中也是,如果自己相貌沒優勢的情境下,不如了解對方的興趣,如那個她喜歡談鋼琴,不如就下苦功夫去精通它,通過參加學校比賽獲得獎后,自然能后引起那個她的關注,這就為你展開追求贏得了砝碼。
10.以偽制偽,最有效的防身術。當對方比較狡猾,而且能力又比你強,自己處于下風時,想要不被對方淘汰,這時候還不能與對方硬碰硬。不如先加入對方陣營,所謂心在曹營心在漢,先了解清楚對方下一步行動是什么,等時機成熟后,再與他翻牌,智者,要能屈能伸,識時務者為俊杰。
11.情飾,獲取好感。在智斗難分高低的定況下,情斗成了主宰勝利的關鍵,人都是感性動物,誰能不為真情所感動,特別是流露出對自己關心的情。用情來表現出你的仁,要贏取對方的信任。
12.歸申引謬法——讓強者為你改變。生活中面對領導或伙伴提出的意見,不好直接否定時,不妨采用歸申引謬,所謂的歸申引謬,就是在對方不合理的場景中你繼續讓它往那個不合理的方面發展下去,這樣他的不合理就會被瞬間放大,讓他自己去體會自己的不合體,自己主動否認掉自己的方案。這樣看似認同對方的方案,實則在引出他的不合理之處的處事方法叫做歸申引謬法。
13.巧誘導。不管是自己提方案還是評價讓別人作出選擇,巧誘導法可以使觀眾明白自己方案的合理處,和另外一種方案的不合理。說白了就是用自己方案的長處去對比另一種方案的短處,瞬間然觀眾支持,選擇自己所提出的方案。《是選擇···(好處),還是選擇···(弊端)》
14.明處吃虧,吃虧并非壞事,吃虧也要講究技巧,那么現在問題來了,怎樣吃虧才值得。就是在多數人都能看得到的場景中吃虧,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其實在當你明處吃虧,一聲不吭時,周圍的人已經對你產生了同情和好感,認為你這個人靠譜,值得信賴,那么在后續活動中,你的威望也就高了。
15.會議很多,是不是每次都得按時準時出席呢?其實不然,適時缺席,更容易讓別人意識到你的重要性,缺你不可,同時也提高你在團隊中的關注度。這個適時缺席是有個前提的,首先你在團隊的位置很重要,你夠牛,這樣你的缺席才會讓他們意識到這個團隊缺你不可。
寫于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