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曾經對我說過,古代人的生活很艱苦,什么是水鐘?那么古代人又是用什么來計時的呢?要不就來做個實驗吧!我被自己這個大膽的想法震住了!二話不說,立馬坐了起來。
我先找來了一個大雪碧的瓶子,把瓶子上面的三分之一先剪了下來,(包括瓶蓋哦!)把瓶蓋戳了幾個小洞孔。咦!我想起來了,老師說過了,做實驗的時候,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其他的條件都不能改變!那么我就先把這給洞口改變一下吧!
實驗開始了。我用量杯測出了200毫升的水,上面的蓋子底朝下,下面的瓶子標上刻度,放到了瓶子的上面,再把水倒入瓶子中,用手機的計時器看看是不是真的一滴水一秒鐘?第一次實驗做好,我發現都過了十分鐘,水的一半都還沒有流完,經過我的反復檢查,發現是洞孔太小,于是我又將洞孔多戳了幾個還弄大了一些。這一次我又把計時器準備好了開始測量,這一次水滴的速度還是慢了許多,不過比第一次的實驗要好了許多,經過反復的試驗,我會增加實驗的準確性,減少實驗的偶然性!
我又去圖書室來閱讀了許多資料,明白了要注意孔的大小水滴的速度一定要均勻。原來這個水鐘叫做受水型水鐘,水鐘中有個指針,當指針落下時,水位便會上升,那么指針便會隨著水的上升而上升,指針指在哪一個刻度上,那么便是幾時了!
這個實驗讓我看到了科學的奇妙,讓我有了巨大的收獲,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要動手做一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梅山小學604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