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shù)后清醒過來,已經(jīng)是第三天早上。
病房靜謐,讓我突然感到饑腸轆轆。看下時間,6點正。值班室只有一個護士值班。
偌大的病房,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
只好閉上眼睛,等待護士出現(xiàn)。頭昏昏沉沉的,便迷迷糊糊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聽見耳邊有聲音,脆生生的:
“老師,老師,”這是重慶城里,對陌生人的稱呼。
我睜開眼睛,一個十六、七多歲的小姑娘躍入眼簾。一身淺色衣服,五官端正,扎著馬尾,給人清爽的感覺。見我醒來,笑了:
“老師,今天吃點粥不?”
“你父母開餐館的嗎?”我虛弱地問。
“不是,我是這里的服工,8點上班,現(xiàn)在才7點,你吃粥,我去給你買。”
“你都兩天沒吃了,我見你一個人在這里,想幫你帶過來,又不知你吃什么?我都來過兩次了,你沒醒。”
我的心一下暖和了,便說,你多大了,你這種年齡應(yīng)該在念書啊!
小姑娘說,我十六歲,隨媽媽在渝北打工,媽媽讓我多幫幫這里的病人。
你媽媽真好。我感動地說。怕影響她上班,便停止問話。給她10元錢,讓她帶碗菜粥。
小姑娘說,菜粥兩元一碗。
我說,麻煩你為我奔走,不用找。
小姑娘說,不行的,我不能多拿。媽媽知道,要罵。
你不告訴你媽媽就好,我說。
小姑娘搖著手,說,不行的,你沒零錢,等下我找給你,說完就像蝴蝶一樣,飛出門去。
半個小時就轉(zhuǎn)回來了。因為住在17樓,所以費些時間。
粥熱氣騰騰的,還有剩下的8元錢,放在病床前的小桌上。小姑娘就說,我明天早上給你帶來,順路。今天遲了,近的一家沒了,到另一家去買的。所以費了些時間。
我聽著,感動得淚差點就掉下來。笑著說,這8元錢就當路費吧!我們素不相識,不能讓你白跑。
小姑娘張嘴笑了,宛轉(zhuǎn)地說,不能要的,我只是順路。只要是沒家屬的病人,我都要幫她們帶。
我不能勉強小姑娘收下。8元錢,要買一個人的真心實意是遠遠不夠的。何況還是一個小姑娘。
小姑娘說,老師,你慢慢吃,我上班去了,就出了門。
吃完飯,我自己挪動身子去扔塑料碗。
一個病人正在門外的椅子上休息。看到我,連忙接過,幫我扔到垃圾桶里。
通過聊天,我們都是臨時住進來,沒來得及通知家屬的病號。
這些天 多虧了那個小姑娘。她感動地說。
我說,現(xiàn)在這樣的人少了。
她連連點頭,是的,是的。
住了半月,小姑娘每天必到。空時,就坐在床邊,陪我說說話,聊天。同病房的病人,都以為是我的家屬,聽我說清原委,大家都對小姑娘豎起大拇指。
走的那天,我想留下小姑娘的電話,卻一直沒見到她的影兒,大概是忙去了。
我想,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或許哪一天,她出現(xiàn)在我待的城市里,我再擁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