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爺爺說,我有個二爺爺,是家里最聰明的。爺爺和二爺爺相差一歲,讀書的時候二爺爺雖然年少,總是比相近年齡的人出眾很多。后來,爺爺上了當地的師范學校,二爺爺去了當時的首都重慶。再后來,爺爺畢業去了郵政局,二爺爺和國黨到了臺灣。再后來,就沒有后來了,二爺爺去了臺灣以后,家里都被列為觀察對象觀察起來,最后,爺爺也參了軍。可當時被家里抱以厚望的二爺爺,就可家里失聯了,再也沒有聯系上過。
故事很平淡。在我們這個年代,不可思議,無法理解?,F在看來,臺灣到北京的距離,不過是3個小時飛機;但在他們那個時候,就是一生,也或許是生生世世。
感慨到這里結束。只是每每偶爾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略有一些感傷,并且也在反思。我總是聽別人說,“我們生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殘忍的時代”。起初,是理解說,這個時代機會多啊,有很多機會讓社會底層的人往頂層去走,但是,同時也在描述這個競爭是激烈和殘酷的。后來,逐漸年長之后,在面臨各種選擇的時候,我總會思考,如果只剩一年、一月、一天,你會怎么做?
太多的機會,讓我們覺得,如果不成,我還可以從頭開始。真的是這樣,以前,決定從南方移居到北方工作生活,或者從北方移居到南方工作生活,絕對是舉家最重要的決定;以前,決定從這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很可能是決定未來半生的思考;以前,決定娶一個人為妻或者嫁給某一個人,真的就是和一個人一輩子的意思......現在,心情不好就搬家換城市;為了丁點的漲薪就跳槽;一言不合就離婚的例子,像是,很自然,貌似,早就不是新聞。當然,這樣子的事是沒法為各個主流平臺帶來流量的。我懂。
但是,如果一切不能重來,我們能怎么活?
假如一切不能重來,希望我們活得更認真。
相信很多70、80的同學比較有感觸,公司入職很多90后的小同學,更有95后的實習生,會讓這些’老人’們有老年人的感覺。夢想、積極、機靈、發散是年輕人的特征,同時帶來的是浮躁、激進、尖銳、眼高手低。我并非說這是90后帶來的,很多時候,當年70后看80后也是這么看的,甚至于,50、60也是這么看70的。
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對社會各個角落清洗的過程中,由70后主導,80后生力軍操刀,90后同學廣泛參與的新一輪世界觀的reboot中,試錯成本已經降到極低。去年,創業圈里,有一句特別流行的話:“花別人的錢,實現自己的夢想”。然后,2016年秋,大面積創業公司關門,相當一部分的后幾輪公司裁員縮招。
在經濟增速逐漸放緩,人口紅利不再那么明顯的時候。是不是,該思考我們是不是需要活得認真一點,更關心我們能做啥,做好啥?也是我們羨慕別人的匠心。真的不能重來的時候,我或許不會想著不是有下一版本么;我或許不會想著,先做做看;我或許也不敢想,只要拉來流量就好了...
我知道世界變化了,但是認真活著的態度不能變。
假如一切不能重來,希望我們活得更小心。
小的時候,我身體不好,支氣管淋巴結核,不能吃生冷的東西,容易感冒。父母很小心,不讓喝冷水,甚至于水果都只能吃熱的,蘋果、梨子.....都是用開水燙過了才能吃,所以我小時候很少去醫院,去也是做肌肉注射,直到我上大學才在校醫院打過點滴。前一段時間,我上次去醫院,看著一對父母帶著孩子來醫院看感冒,醫生不茍一笑的迎接,看了孩子,問了幾句,開了藥帶孩子去打點滴了。孩子點滴的地方在我旁邊,我和孩子聊天,和我小時候一樣,不過他經常過來,因為這樣好得比較快 —— 父母因為工作忙,沒太多時間照顧。我的內心一糾,這一幕久久難以忘懷。
我不是學醫的,不過我知道點滴對身體不好,我也是因為工作忙,想要快點好才要求的醫生點滴。但是,我們真的不能活得小心點么?慶幸關于抗生素,行業已有明確的行標,國家也有相應政策。我就不提三高的比例逐年的增長情況;腫瘤的發病率的圖標也不說了,網絡上自然能有很多的數據來源?
我覺得,葉良辰有一點說得特別對,想作死有一萬種方法。很多事情不可逆,吃下去的,喝過的,以及,我們正在和將要做的事。小心點,不僅僅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身邊的人。其實我主要想說的是,小心點媒體。
我知道世界變化了,但是小心不難,怕死無罪。
假如一切不能重來,希望我們活得慢一點。
我上大學那會兒,從家到學校,要坐18個小時的火車。每次回家都很滿足,火車倒汽車,來回路上就4天了。可還是能定時回去,暑假、寒假、國慶、春節... 到了工作,飛機場已經修到家門口了,反而回去的次數變少了,為啥呢,我總想著,回家不就2小時么,趕明抽一天就回了。當假期來了,總得把之前的精力補充回來,培訓班,應酬,聚會,旅游…… 我都不知道,我畢業了以后,是刑滿釋放了,還是又被抓進去了。
經歷過一場辯論會,辯題是產品的發展是先保證按時還是先保證質量。我是評委。后來被問到辯題質量的時候,我說在現階段,這是一個不公平的辯題,至少在國內是。有太多的佐證來證明前者,而后者的舉證都比較單薄。這卻不是辯題的問題。
我知道世界變化了,過程和結果一樣值得追求。
終,假如一切不能重來,希望我們停下來說聲謝謝。我知道世界變化了,還是要謝謝自己,是他讓你成為了今天的你。
送大家一碗雞湯:那些年,書信很慢,車馬也很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