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職場人士,“快速升職加薪”是大多數人每天工作的動力。但是,往往很多人人生過半了,回頭再望時,才發現走了很多彎路,感嘆要是曾經有個導師能指點一下,那今日肯定會更加輝煌!
《進階》這本書就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做職業規劃,如何升職加薪的工具書。
作者楊萃先老師被譽為“職場參謀長”,也是“古方紅糖”品牌創始人,曾把家里的小保姆教成了雅思老師。
在本書中,楊萃先老師結合自己15年的求職面試培訓經驗,以及眾多學員的成功案例,總結了升職加薪的36個常識。比如:如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如何熱愛當下的工作;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長期持續增值等。都是滿滿的干貨,閱讀本書,一定能幫您打開新思維,幫您職場進階,人生精進。
我主要從三個方面給大家分享本書的精華內容:
第一部分:如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第二部分:如何做好當下的工作
第三部分:如何讓自己持續增值
不管您是新入職場的小白,還是職場打拼多年的經驗人士,相信這些奮斗需要的技巧和常識對您都是很有幫助的。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內容:如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一個經常跳槽的人或者事業不如意的人,經常抱怨的一問話就是:“這個工作不適合我”。
那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才適合我們呢?書中運用了一個“紅點黑點”計策,來幫我們找到職業定位。
(一)“紅點黑點”計策
“紅點”就是你已經被市場認同的優勢,比其他人在這方面要強一些。
?紅點,包括所學的專業。
?紅點,也可以是你的個人技能;
?紅點,更包括你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
?紅點,也可以是你個人被大家認可的鮮明特征。
“紅點”代表你具備的適合你的工作的特質。
例如:寫作水平明顯高于其他人
適合找教師、培訓師、媒體、市場等需要“筆桿子”的崗位。
如果你有三個“紅點”,你最適合的崗位就是讓這三個紅點交集在一起的崗位。
“黑點”,就是你的短板,比別人差的特征。
“黑點”的作用,是排除自己不適合的工作崗位。
例如:你性子急,不會講說話,上學期間幾乎沒被老師表揚過。
可選擇避開體制內的工作,進入對人際關系要求比較弱的私營企業,選擇“君子動手少動口”的崗位,比如做表格、數據分析、做訂單等。
(二)“以終為始”計策
古話常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在哪個行業,只要我們專注,堅持深挖都能成為這個行業的資深人士或專家。
但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A行業工作幾年,B行業工作幾年,都是蜻蜓點水,沒有深度研究行業精髓,所以最終還是碌碌無為。
這就是缺乏“職業規劃”。
書中為大家提供的制定職業規劃的計策是“以終為始”,具體做法為:
1)以終點為起點,不要想我現在要干什么,而是考慮未來我想要什么。
由于社會變化太快,以三年后作為終點考量就好了,也就是做個“三年規劃”。
2)你要安靜的思考,在腦海中勾畫三年后,讓你幸福指數達到最高的三幅“在陽光中的畫面”。例如:溫馨的小家庭、高大上辦公室、到處旅游的場景等。
3)“在陽光中工作的畫面”要結合實際去定這目標,比現在高一到兩級,不要操之過急。
4)以終點的三幅畫面倒推出,今天要采取的至少三個行動。
(三)“7531”計策
對于未曾踏入職場,就開始找工作的人不知道如何有效篩選適合自己的崗位,那“7531計策”可以幫大家提供有效幫助。
1)了解七個自己感興趣的崗位。
如果連這些崗位的名稱都不知道,可以到各招聘APP上面去了解各崗位的要求。
2)篩出五個或最少三個匹配里的“紅點黑點”崗位,深入了解。
3)最后,選出最符合“紅點黑點”的崗位,喜歡就一直干下去,不喜歡就果斷跳槽。
在畢業的前三年之內,可以不斷試錯,可以嘗試三類不同的崗位,此后就應該踏實下來。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
第二部分內容:如何做好當下工作?
職場有沒有捷徑?
有,這個捷徑就是“專注”。
所以你的進階第二步,就是“定心”,熱愛你當下的工作。
作者講到,研究了上百個反饋自己“事業無成”的職場小白,發現他們在學歷、背景、所在城市、個人能力方面并沒有共性,并不是學歷低、城市小就會造成普遍的“事業無成”。但這些人在某一方面驚人的一致——不專注,他們一律干著A工作卻厭煩A工作,想要跳到B工作。
然而,作者又研究了上百位“事業成功”的老板,同樣發現他們在學歷、背景等方面沒有多少共同點,而在“專注性”上面卻高度一致。這些“事業有成”的人,無論是機緣巧合做了什么行業或崗位,都專心致志一頭扎進去,干得有聲有色。
一對比答案就出來了,大神之所以成為大神,因為大神可能先天比小白聰明,后天還比小白專注。
(一)“煤油爐子”計策
先天聰慧無法攀比,無法改變,但是后天的“專注”職場小白沒有理由做不到。
“煤油爐子”計策,你需要這樣來理解:
1)你必須認清自己的功率,到底是鍋爐、電飯鍋,還是煤油爐?
每個人天賦不同,有些人生來高智商、高情商就是一臺大功率鍋爐;但大部分人可能天生就是一個煤油爐,智商和情商都處在中等水平。
2)很猛很持久,才能燒開水
大鍋爐燒水很快就能燒開,但小白牌煤油爐功率低,如果想要燒開一壺水,必須很猛、很持久才有可能把水燒開。
3)來回換水壺,永遠是溫水
越是煤油爐,越容易懷疑自己選錯了崗位。殊不知,如果你來回換水壺,每次都要從涼水燒起,想把水燒開,當然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了。
4)煤油爐的功率,也是可變功率
做好了選擇,我們就要猛烈的去燒火,你的功率就隨之提高,超過了一定的節點之后,你就會自動通關升級,從沒有鹵升級為電磁爐。
所以,職場小白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后,就不要再三心二意,好好的靜下心來專研、深造。
(二)“勇氣智慧”計策
如今很多人很迷茫,在一個崗位上糾結,不知是該留還是該走,每天在這煩惱中度過。
其實迷茫的人就是缺少勇氣,他們天性膽小,總是對自己的決定患得患失,不敢全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中。
書中說到生活和職場上的勇氣,不外乎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有勇氣做出自己的選擇;
2、有勇氣承擔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
3、有勇氣糾正自己犯過的錯誤。
當你鼓起勇氣,做好這些準備,你就不會再迷茫了,選擇錯了也沒關系,后面努力彌補。
(三)“回報后置”計策
成功者與不成功者有哪些差異?
可能在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教育方式,以及個人先天特征方面是有些差異,但其實最大的差異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如今的社會很浮躁,大家生活節奏快,在投入回報方面也很心急,希望能快速見成效。
而成功者的思維方式是“回報后置養兒子”,他們不會只考慮眼前利益,更多是看長期價值。
確定了用戶是誰?你就不計代價、不計回報的去服務這個群體,你要把用戶當成自己的兒子、女兒,那么你所付出和積攢下來的用戶認可就會在某個時刻迎來爆發,反哺到你身上,為你帶來出乎意料的巨大價值。
所以很多平臺在進行試推廣的期間都是免費的,當大家習慣運用了之后,就開始收費都是這個原理。
以上三點都是成功人士的一些優質思維方式,那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幾個高效工作的方法。
(一)“手腳耳目”計策
“手腳耳目”計策是一個如何更好配合領導工作的計策。
書中提到華為著名的“任正非三砍”。任正非的管理哲學,包括這樣一條:砍掉高層的手腳、中層的屁股、基層的腦袋。
高層被砍掉“手腳”之后,就會專注地思考戰略,不會扎到事務性工作中;
中層被砍掉“屁股”,就不會整天坐在辦公室里發號施令,而是會走到一線去看手腳的執行情況;
而最重要的基層,一定要被砍掉“腦袋”,只做“手腳”,把中層交代下來的任務,也就是“腦袋”給出的想法,準確完成,絕不自作主張,隨性發揮。
作者提煉的“手腳耳目”,實操起來分為三步:
1、做領導的手腳,以領導為大腦,他讓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用心執行)
2、在做手腳的前提下,你還可以做耳目。給領導反饋一些意見或者建議,但前提是你的視野能達到領導的高度。
3、如果覺得領導的指令有誤,你也要先接受指令,再去查證后反饋問題。
總之,老板有啥想法,我們先去落實!在執行中,也許能提出更好的想法……
(二)“斬草除根”計策
“斬草除根”計策是一個“怎樣解決問題”的計策。
書中說到,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因為問題只是表面上的雜草,不除根,草很快就會繼續瘋長。只有從表面的問題追根溯源,挖了“根”才能絕了“草”。
例如:小A結婚沒多久,發現老公總是問她“我的皮帶呢?”“給我找雙襪子?”……老是找不到東西。
小A做了分析,“找不到東西”是“草”,沒有固定放東西的地方是“根”。
于是小a把老公的大衣柜取消,換成六斗櫥。每一層抽屜上,她都貼上標簽:第一層,內褲襪子皮帶;第二層,短袖襯衫;第三層,長袖襯衫;第四層……
這樣進行了明確分類,就解決了她老公找不到東西的問題“根源”。
所以平常我們處理問題的時候,也要多思考一下,到底問題的“根”在哪里,不要只解決表面的“草”。
(三)“T?E?N?D”計策
我們平?!敖淮蝿铡钡臅r候,往往以為對方明白了,而最后他做出來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原來一問他理解錯了。
“T?E?N?D”計策,能解決“怎樣交代任務能少出岔子”的問題。
T即Task,任務,就是你讓別人干啥;
E是Example,能舉例子就舉例子,讓對方清晰的知道具體要什么?最好是把任務要做成什么樣說清楚;
N是Not,預測對方可能會犯什么錯誤。提前預警告訴對方什么不能做;
D是Deadline,事情做完的最后期限。
例如:楊老師,請給我幾張您在教英語的圖片,有嗎?
我們會發現這個指令不夠具體,往往我們還要進行后面的多次溝通。
如果指令是這樣的:
楊老師,請給我3一5張您教英語的圖片(T),至少一張是高清的,可以用來做焦點圖(T);不要您一個人的(N),一定要跟學生在一起的(E)。我給您發兩張吳曉波老師的圖片參考一下,最好能提供類似照片(E)。明天中午前給我就行了(D)。
你們看用T?E?N?D的方式布置任務,是不是接受方就能秒懂了?
最后給大家分享第三部分:如何讓自己持續增值?
(一)“農民施肥”計策
我們的不斷學習,就相當于農民要施肥,都是為了讓自己的“莊稼”盡快長大,結出豐碩的果實。
農民施肥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農作物需要不同的化肥或者是農家肥。同理,不同的崗位也需要不同的技能。
但有很多職場小白,不斷盲目考各種各樣的證書,又和他的工作沒有多大關系。
所以,咱們要學習農民伯伯的“施肥”,做到以下三條:
1、如果真沒想好要做什么崗位,你就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基本素質的提升當中。
這些基本素質就是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文字組織能力等等,這些職場上的軟技能是多多益善的。
2、專業技能的提升,必須等你想好種什么“莊稼”后再開始投資。比如:考證,針對你長期投入的專業去學習深造,這樣才能讓你工作增值。
3、肥料準備好了以后,當季就要施肥,要用到莊稼上。學習也一樣,光學不練是人生最大的浪費,所以學完就要去實操,去真正運用。
(二)“三大股指”計策
如何才能掙到更多的錢?是多數職場小白奮斗的目標。
書中說掙錢的方式有三種:
1、單兵作戰,通過個人的勞動產生價值;
2、支持戰友,增強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提升個人價值。
3、帶領團隊,自己當指揮。
如何提升你的“股指”?
1、提升單兵作戰的股指
a、避開簡單的、重復性的、清閑的崗位,這些崗位很難讓你提供“有差別勞動”,很容易被人替代。
b、在做相同崗位的時候,要比別人做的出色,就要掌握更多不同的技能。
單兵作戰,重點突出的就是個人的特殊能力。
2、第二個指數是支持戰友的指數
你要增加自己的附加值,能夠踴躍地支持領導和同事,你幫助的戰友越多,你的能力就會越多,就越有價值。
3、帶兵股指
“帶兵”是最佳升職手段,你能帶多少兵?帶什么級別的兵?你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所以除了提升自己個人技能,也要多學習管理,提升帶團隊的能力。
(三)“立定跳遠”計策
怎樣跳槽相對合理?
跳槽有三個跳法:跳行業、跳單位、跳崗位
有人跳槽跳的特別猛,直接來個三級跳:行業、單位、崗位都跳了,但這樣風險是比較大的。
針對合理跳槽,書中給出的職場計策,就是“立定跳遠”,也就是在行業、單位、崗位中只跳一步,具體來說有以下規則:
1)不喜歡原來單位的,就立定在某個行業、某個崗位,只跳單位。
這種跳槽對職業發展幾乎沒有損害,很可能是加薪跳槽。
2)不喜歡原來崗位,就立定在某個行業、某個公司,只跳崗位。
這種跳槽是想更換崗位的人,最佳選擇損害較小,最容易轉崗成功。
3)不喜歡原來行業的,就只能立定在某個崗位、跳行業、跳單位。
這種跳槽風險就大多了,不過只要努力還是可以實現的。
以上就是給大家提煉的本書重點內容,希望能讓想要進步的您有所收獲,幫您爬上更高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