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孫紅雷和張藝興這對“紅興CP”搭檔的《好先生》正在熱播中,顏王孫漂亮飾演一個“只要不死就不會停止作死”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陸遠,小綿羊張藝興則是一個纏著陸遠的一心想學廚藝卻資質平平的小徒弟。
放心,本文不是來劇透的,而是來說一說米其林三星餐廳,它真的這么牛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可以這么說,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認證,既可以將餐廳捧上天,也可以令他們名聲掃地。據統計,增加一顆星,可以為餐廳增加30%的客源;失去一顆星,則會減少30%!
一提到米其林,你是不是想到了那個白胖的輪胎先生?諧音還是重名?不用懷疑,他們就是同一家公司!輪胎和餐廳似乎八竿子打不著,為什么一個輪胎制造商竟然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餐飲業的權威鑒定機構?讓我們從頭說起。
米其林公司誕生于一個法國的偏僻小鎮萊蒙費朗,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哥哥安德烈·米其林是個工程師,弟弟愛德華·米其林是個小有名氣的素描大師)接手了母親家族瀕臨破產的企業,開始了開掛式的道路。
▲左:安德烈·米其林 右:愛德華·米其林
兄弟兩做的第一件事是革新產品,發明出了可拆卸的自行車輪胎,但如何推廣新產品呢?他們選擇了自行車比賽!1891年,自行車運動員夏爾·泰隆騎著一輛裝備了米其林可拆卸輪胎的自行車,騎行了1196公里,歷時71小時37分鐘贏得了第一屆“巴黎-布雷斯特-巴黎自行車競賽”的冠軍。因為換胎容易,領先了第二名7小時40分鐘。米其林輪胎因此名聲大噪,一年賣出了一萬多套。之后,米其林開始自己組織自行車賽,在比賽前,愛德華·米其林偷偷在賽道中撒下了釘子,以此來顯示米其林輪胎可以更加便捷地拆換。盡管這事兒干的挺缺德,但米其林輪胎的優勢確實顯露無疑。
嘗到自行車輪胎帶來的甜頭的米其林兄弟,并沒有滿足,而是迅速把目光轉向了當時富人們的玩具——汽車,要知道,1894年整個法國充其量只有幾百輛汽車,他們卻幾乎將所有的盈利都投入到了汽車輪胎的研發中,這看起來更像是一次賭博,但足以看出米其林兄弟的遠見!汽車輪胎研發出來之后,他們也沿襲了賽事推廣的老方法,但受限于當時汽車的數量,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為了提高汽車的需求量,當然就要鼓勵大家遠行,說服大家遠處有更吸引人的好吃好玩的地方。米其林的邏輯很簡單,為了提高輪胎的需求量,首先就要提高汽車的需求量。為此,米其林編纂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內容包括旅行小秘訣、加油站位置、地圖和更換輪胎的說明書等,可以放入車內,便于攜帶。在1900年,全法國有大約3000人擁有汽車,而米其林卻印刷了35000份,免費贈送。這似乎是米其林兄弟的另一次賭博,結果是大受歡迎,發行量不斷加大。
直到1920年的某一天,安德烈-米其林在一個輪胎銷售商那里發現,幾本《米其林指南》竟然被用來墊工作臺!米其林兄弟決定不再免費發放這些小冊子,因為“人們只會尊重他們掏錢購買的東西”。有價出售的《米其林指南》內容就豐富多了,里面開始包含分門別類的賓館和餐館。
接著,米其林兄弟發現人們對于餐館的指南特別感興趣,于是又雇傭了一批匿名調查者,去光顧各大餐廳,并給出評價,米其林餐館評級就這么應運而生。
一顆星 ★:是“值得”去造訪的餐廳,同類飲食風格中特別優秀的餐廳
兩顆星 ★★:餐廳的廚藝非常高超,是繞遠路也值得去的餐廳
三顆星 ★★★:是“值得特別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
《米其林指南》現有70名專職的美食偵探,他們的身份對外是保密的,惟一出名的是他們傳統與苛刻的共性。以餐廳評星為例,從一進門開始,就施展起眼觀六路的本領:裝修品位怎樣、餐具的質量怎樣、侍者的態度是不卑不亢,還是過分熱情?甚至服務的姿態都被他們看在眼里,其后才是針對烹飪和裝盤技巧的一系列評判。每個美食偵探平均每年對餐館作240個品餐,130個住宿檢查,大約完成800個左右的參觀檢查。對于有星級的餐館或酒店的光顧會更頻繁些,如果有必要,他們會在一年內對同一家餐館進行12次品餐。
按國外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價格定位,人均消費在3000~4000元人民幣。即使是米其林一星,在歐美的餐飲界也已經是很高的榮耀。
就這樣,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營銷策略,使一家輪胎制造商以美食家的身份被世人銘記了。
米其林兄弟的創新不僅如此,他們還出版公路地圖。最早的米其林商業地圖誕生于1910年,1913年米其林已經繪制出了法國全境的公路地圖。這些地圖不僅為米其林帶來了收入,也是一種宣傳手段。在二戰期間,米其林地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國家采購或復制米其林地圖,而在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時,米其林也為盟軍提供了大量地圖。
米其林的成功首先取決于環境,公司發展初期,法國正經歷著第三共和國階段。第三共和國(1870-1940)雖然從未能長期執政,但它卻正是法國第一個相對長久且穩定的共和國,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政治條件。
其次,米其林兄弟獨到的眼光和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從最初的剎車塊,到自行車輪胎,再到汽車輪胎,不斷創新而且力求做到最好,遠遠領先于競爭對手。
最后,當然是天才的營銷方式,從消費鏈的來推動營銷,有遠見,并且膽氣過人!
營銷精英的邏輯是:如何讓我的產品與眾不同,超越競爭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營銷天才的邏輯是:關心客戶的消費行為,找尋客戶的消費鏈條,并在鏈條前端就推動客戶消費,同時提升行業的市場份額,搶先一步鎖定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