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后一節語文課

18年前,1999年6月的一個下午,18歲的我,坐在青岡縣第一中學教學樓里。

劉老師,我的語文老師,清瘦,目光和藹且穿透,熟悉的高跟鞋聲響起后,她站在了講臺上。

只記得和藹的微笑后,劉老師說今天是我們最后一節語文課,我們做點什么呢?我們來共同重溫一首詩吧,于是她便不說話,開始在毛玻璃黑板上寫詩。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18歲的花季雨季啊,哪里經得住“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樣煽情的詞語,于是,整個教室開始氤氳濕氣。

我想,語文老師就是來播散離愁的。

大家都不自主的拿出來紙筆,開始跟著老師把那首詩謄寫下來。

于是她成功把離愁播撒到整個教室,起碼把那離愁播撒到我的心里。然后,18年后,我想到了此情此景……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于是離愁傷感把當日弄的濕漉漉,到現在也不曾干涸。

于是當時的我回轉頭,看到了一雙眼睛,同樣也有些傷感,卻沒有濕漉漉。

于是當時的我默默的謄寫,一句一句,燙貼心底。

于是別后不知君遠近,一路前行,漸行漸遠漸無書。

于是現在便懂了,僅僅懂了而已。

今日,人已天南海北,可腦海中凝固了一個畫面,就在那課堂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某天,我兄弟跑來跟我訴苦。他說:“二胖,你嫂子開始嫌棄我了,他竟然說我胖的直不起腰來!”我瞄瞄他的肚子,很氣憤的說...
    定投盒子閱讀 354評論 3 7
  • 是一種感知現象。當人們剛剛聽到或者看見某件重要事情之后的0.15秒到0.45秒之間,即使耳朵和眼睛工作正常,也接近...
    茵_9ee6閱讀 1,708評論 0 0
  • Markdown:讓書寫更美好 Markdown簡介 Markdown 是一種輕量級標記語言,創始人為約翰·格魯伯...
    zuojl閱讀 229評論 0 0
  • 這次同學聚會,有一個可能被忽視的亮點,那就是賀求恩同學的到會并獻節目。他是半身不遂,拄著拐杖來的,也是拄著...
    高德華閱讀 309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