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語錄

「如何讓錢追著你 第二部分

來賓/劉仁州老師

文字整理/小V

#昌哥訪談劉仁州老師

劉老師說道: 「如果你相信錢是你的好朋友,即使你身上剩下有限的錢,但是在該用的時候你就愿意勇敢的把它用出去,很奇妙的你剛把錢用出去,錢就進來了。」

關鍵就是在: 你相信嗎?你敢試試嗎?

昌哥: 老師那這個不相信和恐懼是不是也來自我們的童年、原生家庭,并且有密切的關系?

多愛錢的人,都是小時候被窮怕了。

「有時候孩子看到父母為了錢很辛苦、父母為了錢爭吵,甚至為了錢被羞辱、被輕視,所以無形之中那種痛苦在背后逼迫著,所以拼命的在追求金錢。

但是我們要知道。..」

命最重要的是愛。

「但是常常把錢當作主要的目標,我們就會失去愛。我們以為有了錢就有愛,用金錢替代愛,到最后你會發現家庭關系開始破壞,而開始有金錢沒有愛的人就會變的很驕傲,然后就目空一切、濫用金錢、用金錢去操控別人、用金錢去縱容自己的欲望,到最后就會身敗名裂。

所以一定要把童年因為沒有錢而受到的創傷把它療癒,并且把失去的愛找回。一定要知道做很多的事、很認真的生活要帶著愛。」

愛中去生活、在愛中去做事、在愛中跟人互動,金錢會跟隨而來。

「否則一時僥倖、一時爆發得到一筆很大的財富,沒有錢不會出事,有錢就出事。所以很多人遭受到生命的傷害,有些人是遭受重要關系的破壞,都是在突然有錢以后。所以錢不一定是好事,但錢來的有一個很好的名份,且有好的意義,這個錢才會產生它的價值。」

昌哥: 老師,雖然我們要有信心、要尊重錢、要知道來龍去脈,那認真工作還是必須的吧?!

「是,但是認真工作還不是最重要的。認真工作還要工作愉快。」

昌哥: 老師,我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有些人從此就以為「我以后不用工作啦!我只要有信心就好了」.

「我講的 “你相信錢回來” 是因為你會善用上天給你的能力跟才華,而且你是心裡面想著的是別人的困難與需要、想著社會的困難與需要,所以每天你是很認真的去付出。

但是付出的當中你不要想 “每一次我付出都能獲得酬勞”,然后用功利去想我付出一小時你要給我都是酬勞,這樣的情況是你很努力,你都不一定會有錢。但是你很認真付出的同時,你不會要求對價的回報,甚至有些時候我會對人有免費的服務,但是其他我沒有服務的人也給我資助啊!」

真工作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本份。

真工作只為了賺錢是不會快樂的。

昌哥: 所以說我們就像是在公司裡面,我們認真工作可能在服務客戶時,不是看我服務的客戶量,而是真心解決和滿足客戶的需求,不知不覺我們的收入就進來了。

為一個人服務,這個人會把你的服務跟更多的人介紹,不只是喜歡你的產品,更重要是喜歡你這個人。

個人會喜歡你,因為你是真心誠意的。你對人的愛、關心和體貼,并不是只想要對方的錢。你還關心他的生命、家庭、人際關系,這樣他才會感動。

昌哥: 真的是如此。就像我的線上平臺是要收費的,但就像老師說的,我雖然有收費,我付出的關心真的是超過那些費用了,我的學生們也都感受到了。

「我想在很多活動、讀書會,我有設定一定的參加費用,但是很重要的是我們不是靠這個發財致富,我們是酌收一定的收入,因為我們個人和家庭需要生活,也許有一些錢可以去擴展做更多的服務,但是我們不把賺錢當作首要的目標。..」

們更多的目標是給生命創造機會,然后對生命的服務。

「所以如果你的服務價值高過了你的收費,所有參加者會點滴在心頭。他們會覺得你用這麼少金錢的代價給予這麼大的服務,所以物超所值的情況他就會充滿感謝與喜悅。」

最后劉老師給大家的話:

生命要帶著相信,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常常是出自于不相信,因為不相信你的生命是美好的、不相信你的生命是值得的、不相信很多人會給你善意的回應,其實你越多的不相信,你只會讓你聽人生路越走越艱難。所以生命要從相信開始。


愛錢不會有錢

如何讓錢來愛你,才是關鍵!

「如何讓錢追著你 Part I」

來賓/劉仁州老師

文字整理/小V

#感謝昌哥線上學習平臺

?黃正昌(昌哥)老師的開場白?

很多人在打拼的人生階段,錢對他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對絕大部分的人,金錢好像是一直在追逐的重要目標之一。我們常常講「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可是現在大部分的人在賺錢這一塊都很吃力,所以...

想請老師給方向和建議!

劉老師:「我今年六十五歲了,我從三十一歲開始全時的為生命奉獻、全時工作- 沒有薪水的。我這樣過來三十多年了,我有一種很深的相信...」

只要你是有能力的,只要你的能力、人對社會是有貢獻的,那麼你的生活、你基本的需求,老天自然會照顧你。

「因為我是一個基督徒,所以我非常相信耶穌在聖經裡講的一段話...」

天上的飛鳥既不耕種,也不收成,但是天主還是給牠足夠的糧食。

野地的花朵,有些是早上開花,傍晚就凋謝了,但天主還是賜給它美麗的顏色。

「對天主來說,我們人的生命何其可貴,為什麼我們不相信上天會照顧我們的吃、穿、用,為什麼每天還要那麼汲汲營營?這麼樣的憂心我們會不會有足夠的吃穿用呢?

所以這是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我就有一個這樣的信念。而我的特質是...我會將這個信念在生活中試驗,並且去體驗,所以我可以跟各位保證,這三十多年的經驗不只在我個人身上、在我遇見很多人的身上,他們都驗證了這一個道理。

所以在我上課的當中,我們也經常討論到錢,怎麼樣才能有錢,所以我常常說...」

愛錢的人不一定有錢,你每天追蹤金錢,卻不一定會得到金錢。但是被錢所愛的人,錢愛你,那你一定會有錢。即使你不想要有錢,你沒有把賺錢當作你的目標,但是錢就會自動找上你。你做的事、你的生活,都會得到美好的供應。

??怎麼樣才能被錢喜歡呢?

你要知道錢的特質「錢喜歡被善用,錢是可以轉換價值跟意義。」

對錢要有一份愛心 、一份責任感。

??如何把錢用的有價值、有意義?

不使用在傷天害理的事情上。

不過度的囤積金錢(存款幾千萬、幾億)

??如何使用金錢?

錢,要流通。(能夠進來,也要出去)

對錢要有一種責任感,如果錢使用不當,我們要去檢討與承認。

把錢用在恰當的地方就有更多的錢進來。

??面對恐懼

好好的生活,不要害怕,即使你看不見目前的可能性,上天的作為是常常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

很多時候不要去期待金錢,也不要去期待變成一個有錢的人,但要去「相信金錢」。

任何你期待的人事物,代表著你內心其實是恐懼的,因為你沒有,所以充滿期待。

你的內在深層的恐懼越強烈,它就會莫名其妙的「你越覺得你沒有錢,你就會沒有錢。」

「如果你相信錢是你的好朋友,即使你身上剩下有限的錢,但是在該用的時候你就願意勇敢的把它用出去。很奇妙的你剛把錢用出去,錢就進來了。」

「我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例子和經驗,比如說我帶著師母和孩子全家一同去世界旅行了兩年,一開始我們只有臺幣五萬元,我們連第一階段的機票都不知道該怎麼買,但是當我們很真誠的去把我們的意願跟我們的朋友們表達,甚至願意把我們的身上的所有都擺上去時,很奇妙的這些願意支持我們的朋友就開始來了。這兩年我們得到八十多個人的捐助,我們回到臺灣看看我們剩下的錢,還是臺幣五萬元!

很多人會說「劉老師,這是因為這是你,這是特例!」但是我要告訴你,我不是只發生這麼一次,其實非常多次。然後我也告訴你,不是只有發生在我跟師母身上會有這樣的奇蹟,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奇蹟。

??關鍵就是在:你相信嗎?」


看見自己,才是有希望的生命!

生命交流會~與劉仁州老師有約

時間: 20.1.2019 / 3.30~5.30pm

地點: 芙蓉AKASHA 學習型社群

文/陳曉虹,梁月英

劉老師很喜歡聆聽生命故事,為何聽了十多個小時卻不會感覺疲累?

當你在做一件事情,你的心會感動,身體就不疲憊。如果我所談論的東西,只是用腦,只會思考,而沒有用心去感受,就會覺得很疲累。

如果我的心經常活在感動裡,感動於別人的改變,變化,我就會活得很好。

AKASHA提供了一個溫馨,友善又安全的空間,讓一群有願意學習的人集合在一起,這裡有我們共同的語言,讓生命敞開。相反不願意學習的人會逃走。

如果學習會造成別人(尤其身邊最親的人)有壓力,表示學習方向錯了。學習不是要讓我看清楚別人,而是要看見自己。

什麼樣的生命是有希望的生命?

就是能夠看見自己,能夠自我覺察~就是有希望的生命。

每個人就是一面鏡子~能夠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

可是有些人照鏡子,不願意承認那就是自己。若想要看見自己,首先就是要有這個意願。認識自己的這條路是很漫長的。

認識自己,認識真實的自己,認識完整的自己。

認識自己的2大區塊:

(1)

生命讓我感到痛苦(Pain) 和 羞愧(Shame)是妨礙我接受自己的絆腳石。這讓我不想去面對,談論和承認它。

我可以站在痛苦和羞愧上面,讓自己看得更遠,心更寬廣。

要如何克服它?

要靠生命真實的體驗~當生命能夠碰撞時,這不是傷害而是最真實的表達。要去認識,去面對,去接受它(痛苦和羞愧感), 不要讓它變成生命中黑暗的一面。如果害怕談論生命中的痛苦和羞愧感,它就會變成你的主人。相反的,如果去面對它談論它,這些經驗就會變成我的資產,別人的聆聽能夠給自己力量。

在談論痛苦和羞愧感時的那一剎那,情緒的釋放,就會讓自己感動、讓自己活得更好。

生命的敞開需要一個溫馨,友善與安全的場地,如AKASHA。

(2)

如何認識真實的自己 和 不知道的自己?

在生活上最容易讓自己生氣的人,無論做事說話很容易讓自己生氣的人,就可以看見或認識不知

道的自己。投射~看見自己內在所不知道的某一部份。

問問自己:我怎麼了!為何會如此生氣?

我會如此生氣是因為我生命裡隱藏了童年的傷痛!

生命中隱藏著的3大情緒:

憤怒,

恐懼,和

悲傷

不要阻擋情緒,看見了就要去處理。要往童年時探索,要以尊重,允許,接納的態度來陪伴這些情緒。給個安全、有善、溫馨的空間。

對自己說:沒關係,慢慢來,你可以悲傷,可以哭。

處理情緒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Q&A:

從上天的角度來看自己,不要活在父母的眼光裡,而要超越父母的眼光。

每個生命就是獨特而美好的,這是生命的本質,把它活出來!

如果我的生命沒有被愛,被足夠的關愛,我不可能活到現在。

要認識自己,回頭去尋找過去被愛的證據,而每當想起時,我就會感受愛,就會感恩。當我懂得感恩時,上天就會幫我,上天會用祂奇妙的方式愛你及保護你。

每個人只要活著就有貢獻,活著的生命就會被上天使用,幾時被使用我們不知道。需照顧自己的生命。處在平和、穩定狀態的人,別人就被你吸引。要珍惜自己的存在,要照顧自己的狀態,要呈現/找回自己生命穩定平和的狀態,否則就要求助。

痛苦是因為過去有不當的對待所產生的結果。上天會給你痛苦,因為將來你要承受更大的任務。別人的問題,讓別人去面對,做法想法,決定是你自己,每個生命都有改變的時候。


父母生下孩子,有各種理由,也有各種心情。

孩子,有被期待也有不被期待,但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所喜悅的!

沒有不好敎的孩子,只有不會敎的父母。

孩子是一面鏡子,要讓父母看見自己。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父母,生命一定會成長。父母的生命成長了,父母就更懂得如何相愛和如何愛孩子,孩子自然乖巧懂事善體人意!拿孩子沒辦法就是拿自己沒辦法,對孩子叫罵就是在打自己的耳光!

孩子也是上天派來,給父母「指路」的。人的一生不是只是讀書考試、工作賺錢,人還有一顆心靈,心靈是與天地神靈相通的,每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撫養孩子、陪伴孩子的過程,常常讓父母看清了自己也看懂了自己。孩子的困難和需求,原來就是父母學習成長的方向。

孩子也是給父母第二個童年,陪伴孩子常常是弭平童年傷痛的黃金機會,但是不能用「愛孩子」替代自己的生命「需要被愛」;而是,藉著孩子,體會每個為人父母者心中的內在小孩,學會呵護寶貝自己的內在小孩,學習對待自己的內在小孩耐心加溫柔。如此必可以給孩子更健康更滋潤的真愛,而不是有毒的或是過度的!

父母們,看著孩子,感受內在小孩,體會上天美意,人生將更加完美豐富充實!祝福您,也祝福您家的孩子!


情緒的路徑與理解

#演說者:劉仁州老師

#文字整理:小V

只要你了解情緒所謂何來,以後碰到相同的情形,情緒就不會那麼大。

?例子: 如果晚上睡覺你聽到有人在開你的窗戶,你會不會有情緒?會緊張、會害怕都是正常的。然後這個聲音一直延續整個晚上,你都無法睡覺,隔天天亮你開門出去一探究竟,原來是有一個樹枝斷了,但還沒有完全掉下來,剛好就吊在窗戶邊,風一吹就會有那樣的聲音。所以你一看你就明白了,回到房間你再聽到那個聲音,請問昨天晚上的害怕還在嗎?我想不會了。

我們一定要先擁有情緒:情緒是我們的,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所以即使發生了一些事情,某一些人冒犯了你,然後你有情緒。

但要很清楚「這個情緒是來自你,不是別人給你的。」

所以 ‘要擁有自己的情緒’。

然後很重要的是,這個情緒有眼前的因素,也有以前的因素。

眼前的可能是對方說了甚麼話觸怒了你、也有可能這個情緒來自於你的小時候、也有可能是你父母的情緒

因為小孩容易接收父母的情緒,所以要去了解曾經發生過甚麼事情,使得自己今天有這個情緒。

今天發生的情緒是一個很好的線索,所以要去問...

?像這個人或這個事情我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我過去有沒有曾經發生類似的情況?

你可能去找到的不是只有單一一個事件,可能五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是你的小時候的事件。

那你要找到一個最早的一個事件,然後去看見當時的自己。

?那是一個甚麼樣的事件?

?當時你幾歲?

?當時的你是一個甚麼樣的狀態??

?然後去跟自己做一些交流支持與愛護.

每一個情緒都代表某一個內在很需要被看見,然後被擁抱,被呵護,被愛.

所以你透過每一次的情緒,就去愛那個時期的自己。

你會發現,以後相同的事情,你不會有強烈的情緒。



2018.12.16劉仁州老師演講? 宇宏筆記

愛就是耐心跟溫柔

當孩子犯錯時,了解孩子的感覺是什么,事情一發生不會馬上指責孩子造成的傷害,而會以孩子的感覺為主。

讓孩子找到生命的穩定與平靜,找到那一份有耐心與溫柔的愛。

不要存心改變他人(人生美好,人際關系良好的關鍵。)

?不要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說某某某你過兩天不是要考試了嗎?怎么還在這里?

很重要的是了解與被了解,我了解我的孩子,

兒子你不是要考試了嗎?,你對你的考試,你打算怎么辦?

有些控制是明顯的控制→罵與責備。

有些是不明顯的控制,隱晦性的→考試到了給予好處,有條件的對他好。

按照他人如其所是的去尊重他。

不要想改變別人,而是盡力的去了解他,反而他會想改變。

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的打罵,孩子需要的是你的教導。

打罵孩子跟內在關系有關,內在有一個容易生氣的小孩。

1.對自己有耐心跟溫柔的愛。

2.對自己生命的尊重:不要一天到晚都想要改變自己,越想改就越改不了,而是要去了解,為什么我是一個這么容易生氣的人?,跟什么有關?原來是跟過去的事件有關,有一個不定時炸彈,只要有一個情況發生我就會進入一個戰斗的狀態,于是我看見了,我了解了。

如果你真心愛你的孩子,請愛你的伴侶。

如果你不愛你的伴侶,你的孩子內心就會分裂,

孩子就會去尋找另外一半。

在尊重里面,用不同來替代對錯。

在兩個人不同的時候要愿意表達自己的感覺跟需要,同時要能夠去尊重跟關心對方的感覺跟需求。

夫妻之間為什么要結婚? 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彼此相愛。

當彼此相愛的時候,不只要關心自己,也要去關心對方的感覺跟需要,兩個人就自然的會有那一份耐心跟溫柔。

堅持己見、自以為是就會失去愛,夫妻經常在爭論對錯當中,就會越走越遠,不要太在意對錯。

溝通里面除了勇敢的表達,更重要的是愿意聽對方說話,聽話是要聽出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很多時候會有批評,但我們怎么樣去聽出他內在的需要。

美滿人生:了解對方,表達自己,整合彼此,有錯要心平氣和的接納。

常常以說謊欺騙的方式過生活,表面上是成人內心是小孩。

當你覺得別人對你做什么事都是應該的,那你就是對你自己生命不負責任。

不被尊重的人就會感覺自己被當工具使用。

不要改變但相信改變。

只要你很本分的做人你認真的做事,那你的命運就會改變。

當你對自己越來越了解,越來越接納,你的生命就會越來越好。

當你對他人有接納跟尊重,一段時間他自然會改變。當你對一個人了解的越深入越接納,改變自然發生。

被父母照顧太少,渴望被看見,希望被媽媽重視,關心媽媽快樂不快樂,但是會忽略自己。

學習看見自己,照顧自己,成為自己的愛心父母,快樂的人就會變成一個有吸引力的人。

當對方做出一個平常沒有做的事情,要被認為是愛。

講一次是關心,講兩次是操心,講三次是焦慮,講四次是焦慮癥發作要看醫生。

我講的話有沒有用,由他自己來驗證,

我不能替他決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由他自己決定。

錯了沒關系,錯了對方會知道。

不能自己不變卻要對方改變。

是誰的想法誰就要去負責。

可以適時請求幫忙,而不是指使別人。

誰心中有垃圾誰就要負責處理。

你看見他的好,他就會越來越好,肯定、讚美讚歎多做。

你的快樂不是要別人來照顧,你的幸福快樂的鑰匙要由自己掌管,如果你的心情不好,要照顧自己,要為自己做些什么來讓自己的心情舒服一點。

當你的狀態不好,情緒來了,這個時候不要見人,這個時候要獨處,要跟自己相處。

當你恢復了喜悅快樂就可以再去外面。

對自己要有警覺性,不要帶著情緒去教小孩。

有情緒的時候處理情緒,沒有情緒的時候才處理問題。

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人在沖突下本來就有情緒,這是自然的,但是要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小學四年級是成長的分水嶺(9~10歲),一個小孩到18歲要獨立。

小學四年級以前是依賴父母(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小孩從9~18歲父母不能管太多(不可以要求小孩要聽話)。

如果要求這個小孩子會叛逆。

聽話的不一定是好孩子,不聽話的不一定是壞孩子。

孩子的行為對不對,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判斷對不對。

可以犯錯,可以失敗,不要大驚小怪,教出好孩子的方法。


看著劉老師這篇文字

我哭了

完全是一個內心充滿愛

的父親宣誓與獨白

而令人動容的是幾十年來堅持的實踐性

如今。孩子都有了孩子了

【劉老師的話】小心守著我們的承諾

文/劉仁州

刊於1993.08.10 民生報

孩子,你們已經十歲和八歲了。

曉蕓出生時,爸媽因不願妥協陋習—送紅包,媽媽產後大約有一個月不能下床走路,但我們很高興付出這個代價,換得面對你時,那一種乾淨的感覺。

靜哲出生,歪腳又歪脖子,連續三個月天天上醫院矯治。四歲在澳洲一次車禍,額頭腫得像座小山,哭聲中媽媽送你去醫院,而我必須留下處理車禍現場。心裡不住的禱告:孩子是神的,按神的意願來成長!

當然,神繼續把你們交在我倆手中。但我們不能把你們視為財產擁有。而是心裡明白,神藉我們的相愛而生下你們,我們只能幫助你們成長,而不能決定和控制成長的尺寸和方向。

今天,我要和你們立約,其實是我要對你們承諾:在你們小小心靈中,爸爸似乎偉大的不得了。但我要告訴你們,爸爸也常有軟弱無能、自私自大、低潮消沉、無理取鬧和明知故犯的時候。雖然我是願意不斷的去面對和改進,但也深知一直到死為止,恐怕還是有很多缺點改不了。

孩子,我要跟你們立的約就是:不管我的缺點如何在片刻間掌控我的心志,我絕對不會以傷害你們來代替面對自己的錯誤。看到你們偶爾的犯錯,我也絕不會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和尊嚴,而處罰你們。

我不會放棄做父親要管教你們的責任。我也不會害怕看到你們因面對錯誤和處罰而傷心哭泣。我只求永遠與你們有一個共識,成長需要錯誤。而負責任的人生就是從學習面對錯誤開始。而爸爸、媽媽就是示範和報導你們以何種態度面對錯誤的人。

孩子,要信守這個約是很難的。我常要被提醒:我不一定完全都是對的,恐怕沒有你們的幫助,我是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父親。


臉書上讀到這一段話,覺得很好:

"求助,是一種必要時的智慧。很多時候不是他人或神不協助,更多時候是我們「堅持自己來」的念頭使我們看不見幫助的力量。從來不是那力量不在。"


在苦難中,看見愛。

為自己的生命尋找愛的證據,因為我相信:沒有愛,我們活不到今天現在!

心中充滿了愛,我們才能去愛和服務!

要成為愛的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 劉仁州

劉仁州老師志工內訓整理的資料

l? ? ? ? 生命的傷口也是生命的窗口,不在于遭遇生命,而在于怎么看待。歸咎于命運,跟上天的盟約。傷害我們的人也是被老天利用的。

l? ? ? ? 父母要接受孩子是有問題的,找回自己生命的穩定和平靜,是幫助別人最好的途徑。悲傷時因為自己,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用孩子生命問題去逃避自己的問題。

l? ? ? ? 生命的河流要由上而下,如果生命逆流,下一代就會亂流。到這個年紀還不愿意去傷害父母,你到死都不會了解自己。你不是把他們放父母,而是當子女,在照顧他們,其實是蔑視他們。

l? ? 你想擁有一個好名聲就會損失錢,要想守住錢就要有足夠的勇氣做壞人。

l? ? ? ? 不會愛自己的人是不會得到別人的愛的。最愚蠢的人就是不相信自己而去相信別人。但你沒有辦法像成人一樣照顧自己的時候,別怪別人把自己當肉一樣蠶食。

l? ? ? ? 世界上有各種人,你會遇到這種人,是你的問題。每個人心里都有非常好非常壞的人,你把他逼出來了。

l? ? ? ? 不要向別人討好,要活得可愛,值得被愛,把生命以外的東西都看淡,不要氣憤要接受。

l? ? ? ? 老公說:你自己都沒成長好,還想去幫助別人。? 要問:你老公看到了什么?想要看到什么?有什么差距?

l? ? ? ? 受害者也是加害者。一個拼命壓抑自己的人也是一個拼命放縱自己的人。

l? ? ? ? 鉆石和狗屎不會在一起。誰都愿意做鉆石,扒開身邊那個狗屎下面露出鉆石:)

l? ? ? ? 不要懷抱受害者情節——到處尋找加害者

l? ? ? ? 要尊重、尊敬、佩服老公

l? ? ? ? 一般會跟自己相反的人結婚,相互學習。

l? ? ? ? 男人面對兒子的時候等于面對他的爸爸。媽媽橫在中間,缺了父子關系(只有夫妻、母子)

l? ? ? ? 兒子過于體貼媽媽,代替了老公照顧媽媽。兒子的成熟不是用來對媽媽的,是面對自己人生的。父母依賴孩子是沒辦法做自己。

l? ? ? ? 夫妻吵架有2個原因:對孩子的照顧、教育;錢(工作)

l? ? ? ? 有了孩子,女人注意力從家庭轉移到孩子身上,男人為了家庭地位,拼命工作賺錢,把注意力從家庭轉移到工作上,夫妻生命開始走向不同的方向。

l? ? ? ? 親密關系的課題(兩個自我關系的互動,在身體上、情感上、心靈上):每個人跟自己有個親密關系

l? ? ? ? 一個人生活的痛苦從現實和理想間差距來,你的成長過程傷害越重,理想化的色彩越大。會有不符合實際的理想。

l? ? ? ? 先生跟兒子有壓力,想逃離。你會不會給他們壓力?會。可不可以不給?做不到。為什么他們要活在你的標準下。對他們有莫名其妙的高標準,他們不知道你要什么?你只要你要的,沒看見對方。老公希望讓他自由,做他想要做的。你覺得如果他愛我,要按我的要求做。雙方努力目標不一致。? 但對方沒有壓力時,跟愿意兼顧雙方的目標。

l? ? ? ? 到底父親怎么啦,他在拿你跟他小時候做比較。你跟他的連接在希望他是你想要的爸爸。學習把你爸爸但小男孩,將心比心,進入他的生命去體會他。

l? ? ? ? 所有的兒女都要背叛自己的父母才能成長。兒女為了活命要踹開父母成為真正的自己。

l? ? ? ? 你如果永遠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永遠不知道界限在哪里,沒法信任自己的感覺。

l? ? ? ? 孤獨不是因為一個人,是無法面對一個人孤獨。

l? ? ? ? 生命成長從看見自己的美好開始。以你為榮,有你真好。小孩都喜歡外在的肯定,成人要自我肯定。

l? ? ? ? 最痛是因為傷害我們最愛的人或被最愛的人傷害。

l? ? ? ? 多認識一個生命,生命會多一份力量

l? ? ? ? 不要從頭腦出發,要從心出發,去問女兒:的感覺是什么?需要是什么?顯現出來希望看見女兒的感覺和需要。引導她去重視她自己。


當家長的往往會認為孩子有問題,想解決孩子的問題,處理小孩不是最重要的,了解才是最重要。孩子的問題是要回看自己,先學習溫柔耐心對待自己也就能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溫柔!


上課學員的摘記

劉老師讀書會 - 今天的金句

情緒過度的反應,絕對跟個人生命的歷史有關。

個人的生命狀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生命狀態不好,做越多的事情、就錯越多的事情、就傷害越多人。

狀態是會產生變化的,但是如果失去了平和和穩定,內心有焦躁、不安、恐懼,這時候要有認知,要停止對外工作,要願意且有能力「對內工作」。找回自己的平穩。

不要有任何的等待、期待別人會給你平和和穩定,這是你自己的責任。

小孩有很多狀況,你覺得你必須花很多時間處理他,但當下你的狀態是不好的,卻被你先把小孩放在優先順序,把自己的狀態放在一旁,這時候你很容易被激怒。(可以請另一個人先陪伴孩子,你之後再回過頭來處理孩子的問題。)

生活少破壞就是建設。

你照顧好自己,就不太會期待對方對你好。如果你狀態不好,就會期待對方一定要順著你。

有時候受害者其實是加害者,加害者其實受害很久了。

沒有過去的事情,它就有在回來的可能性,可能它會用不同的形式回來,所以該處理的還是要去處理。

如果早年的事件,有很受傷的事件,它會被潛藏的很好,直到未來某年某月某一個事件再次觸發它。

對於往生者,生命的逝去是逝去了,但是過去的事件卻會一直存在,也會持續影響周遭的人,所以除了去面對、去處理,別無他法。

覺察很重要,但是表達也很重要。表達是需要勇氣,需要面對後果的。如果要讓自己的日子過的滿意、輕鬆、自在,很多時候對自己有更多的覺察,跟人之間有更多的表達,是重要的,而表達是需要練習的。

不要期待挖出對方的想法,他會說就會說,不說也不一定永遠都不說,尊重對方的時間。

一個人結了婚,為什麼要學習?因為有「愛」,感覺到被「愛」,所以想要付出「愛」。

結婚是因為愛而結婚,但為什麼結婚後的愛會淡化、變質?因為還是男女朋友的面前時,你壓抑了你被影響的過去,結婚後,從小被父母影響的感覺又會回來。

有時候滑手機不交流也是一種避免接觸。

在生活中如何感覺是被愛?很多時候不只是事情有人分擔。他的生命有被尊重、被接受、被了解,那他就會感到被愛,也願意付出愛。

當你羞辱別人,就是向大家說明「我不需要被尊重」。

我重視我的感覺,但我不以我的感覺為對錯。

每一個生命都該被無條件的對待,如果我們的原生家庭沒有辦法這樣對我們,我們長大後,不要再討要,因為你小時候他們給不了你,你長大了,他們更不可能給你。你要學著給予你自己好的對待。儘管很難,但要學習。

一個很好的母親,在小孩很小的時候也是戰戰兢兢的,每天都在練習當一個母親,十幾二十年後,母親成為很有力量的母親。學習加練習就會讓生命越來越好。



在商業週刊上看見這一段話,是韓國一位職業三十年的心理醫生談"焦慮":

通常罹患憂鬱癥的患者,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一點也不好奇自己的未來",正因沒有明確活著的理由才不會有欲望,因為沒有欲望所以也不會焦慮,但往往這種時候腦中就會開始浮現自殺的念頭。

因此我認為,人類的欲望其實是一種力量,賦予自己不斷生存下去的動力;感到焦慮時,與其將那種訊號推開,不如好好傾聽自己的心聲,因為焦慮不安是心中發出想要成長的訊號,也是目前有在認真過生活的證明。


《給逆境中的妳》

陳文茜專欄

「謝謝你傷害了我,傷害本來就是人生常態,工作、愛情、親情、朋友。悄悄告訴你,那些因傷害帶來的痛苦,增加了每一個人的見識,讓我們成長。無形中它雕塑了我們的生命刻痕,當有一天我們可以微笑地看著這些刻痕且不覺得它痛時,我們已是不同的人了。」

2009年底,我在某種心境下,寫下了此段文字。它看似超脫,但其實只是做到了「解脫」,我並沒有從一場生活逆境中得到多大的智慧。

2010年底,一位朋友遭受所謂「不白之冤」;她是臺北市的前副市長,在大選之前,同時遭受黨外及黨內高層的鬥爭;後者尤其令她寒心。在此之前,她領著一筆不大不小的公俸,每日睡眠不足五小時,兢兢業業地盡責她的工作。她從高位跌下來了,辭職,而黨內高層及輿論仍未放過她,繼續「追殺」。

她每日夜裡電話中向我哭訴,憤恨不平,足不出戶,關閉自己。於是我請她至我的山中書房,告訴她這裡有幾輩子都讀不完的書與聽不完的音樂,有一張安靜的書桌;我告訴她坐下來,就是寧靜,並勸她:割掉纏緣吧。但她仍無法安靜,心仍不平。

於是我帶著她拜見星雲大師。大師聽完她的泣訴,沒有根據其中事理,多做議論;他教導了我們一門寶貴的功課:「逆境哲學」。

星雲法師幼時家境貧困,母親忍痛含淚把他送進廟裡,盼住持收養這個孩子,讓他可以存活下來。有日住持賞星雲幾顆豆子,對於一生未嚐美味食物的星雲,那是何等的恩賜。孩子跪恩師父,師父告誡:「你雖因貧窮來此,師父盼你此生弘揚佛法。」星雲當場答應了師父。

在揚州的寺廟待了一段時間,師父把年幼的星雲帶至南京交付給一名大和尚,並告訴星雲:「這裡才是你習佛的好地方。」師父才剛走後,大和尚即開始考問星雲:「你為何來此地?」星雲答:「我師父叫我來的。」一陣籐條鞭打,大和尚怒斥:「一個習佛的人沒有自己的歸心,師父叫你來,你就來嗎?」接著大和尚又問了第二回:「你為何來此地?」星雲想了一會兒,改口答:「我自己想來這裡習佛。」大和尚籐鞭地更大力,罵:「出家人,豈可說謊!」大和尚再三問:「你為何來此地?」星雲想第一題答案不對第二題也錯,於是沉口氣回:「我師父叫我來,我自己也想習佛,因此來了此地。」籐鞭垂落數十下,打地星雲痛不欲生,滾落滿地,大和尚斥:「如此幼小,竟如此滑頭!」

當日夜裡滿身是傷的星雲,想不透疼愛他的師父為何把他帶到如地獄般的大和尚這兒;想起媽媽告別時的眼淚,自己也忍不住放聲大哭。

突然之間,大和尚推門進來,星雲嚇地跪地上。大和尚與下午初見面時表情截然不同,滿臉慈祥。帶著傷藥,一方面為星雲塗傷,接著告訴星雲:「孩子,你下午說的,沒有一句話是錯的。」「我教你的這門功課叫逆境。什麼是逆境,就是生命無常;你遇到了困苦、災難、不平、劫殺、死亡…那都是命運;不因為你做對了什麼,就可以逃開;不因為你做錯了什麼,才受到懲罰。」「接受逆境,才能克服命運,克服它帶給你的痛苦。」

? ? 星雲大師的教誨,我至今難忘。誰只要能不遲不早地理解逆境哲學,逐漸對生活的冷酷與不幸坦然接受,誰就是「得道之人」。此生他註定不會痛苦於太多事,也不會過度在意太多人。所以遇見逆境不是不幸,相反的它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非常必要的;一個人在逆境中的體悟,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 ? 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成長的過程總會跌跌撞撞,我們可以痛,可以悲傷,可以大哭;但別耽溺悲傷太久。冷靜時候,不妨想想,這道傷痕,能為我留下什麼?

? ? 人生一路上我們聽說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只因我們太執著相信命運公平、也太執著自己得失;我們經常看到「生命無常」四字,卻從未真正體會其中的深奧道理。

? 人那麼有情,那麼肯定,那麼慷慨,卻又對命運那麼苛求。人的世界,最缺的是豁達;豁達地與命運相處。走過逆境,學習接受,不只是遺忘:就像走出了隧道,別懊惱或者悔恨。記得命運起伏由不得人,時光也不等人,時光很脆弱,它禁不起你來來回回的辜負。當妳遇見黑暗時,請坦然地一步又一步走出來,然後妳會看到光明。如果妳一直停留隧道之中,那麼逆境給妳的黑暗,便沒有休止符。但那不是命運對妳殘酷,而是妳選擇了殘酷;因為是妳,讓自己停留黑暗之中。

? ? 逆境有時是人生最曼妙的風景,面對它最好方法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對待逆境妳只能淡定以對;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便是你能坦然面對逆境的另一個名字。

? ? 一輩子沒有遇見逆境的人,換一種說法,可能不是幸運;「所謂人生勝利組」的人,當他愈到生命盡頭,他會活得愈危險。一個人一生都是順境,他如何接受死亡?接受消逝?接受無我?多半他只能在晚年時,恐懼地活著。

? ? 其實所謂幸與不幸多半只是別人眼光和自己心中感受的交會,最終定位了你所謂的幸福位置。那種座標,像是導航系統的GPS,位子不過是一個點,幸或不幸,純粹是當事人的自我定義。從卡夫卡的角度看:我們一生不過是清醒地穿過夢境,每個人只不過是歲月的一個幽靈。如果我們順利的度過逆境,我們可以把幽靈變得更具象、更堅實:它是「虛空」狀態的盔甲,妳走地過,逆境便是妳生命中的禮物。

? ? 如果進化史讓我們學到什麼教訓,那就是生命是不會被侷限的。走過逆境的妳,心已是夏天。比春天、秋天、冬天更內斂,更深刻,更洗練,更心存感激。即使孤獨,也不為寂涼所困。樂於讓陽光曝曬,滿足於炎熱的炙烤,學會了看這個世界,一天一天變美。

? ? 現在每天早晨,我都再一次提醒自己,生命短暫而美好,沒時間糾結,沒時間計較。每個人每天都可能遇上煩心的事情,但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妳若不傷,歲月無恙。

? ? 此時所謂快樂,絕非名利或身份;就是信手拈來:給蔬菜,一點點眷戀;給窗戶,一點點盼望;給當季的食材,一點點溫柔;給平凡的日子,一點點點綴;給不起眼的陽臺,一點點花樣年華。

? ? 生命前方,本來是無盡的衰老,我們筆直地跌落進去,走向死亡,別無選擇。早一點體悟逆境哲學的人,把一切看在眼裡,藏在心裡,將來還能回憶時,尋返當時的記憶,沒有遺憾。

? ? 妳以為腳踩的地獄,其實是天堂的倒影;而我唇角的皺紋,其實是智慧的積累。

? ? 畢竟人生最終的逆境叫死亡,誰也逃不過。



十本生命成長的書,是我常用來作為生命讀書會的滋養書籍:

1. 家庭會傷人

2. 你愛自己嗎?----內在聯繫治療法

3. 學習愛自己

4. 愛是一種選擇----走出病態的互依癥

5. 心靈地圖

6.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7. 真愛的旅程

8. 家族系統排列精華----愛的根源回溯,找回生命的力量

9. 愛與和解

10. 愛、自由與療癒

健康的婚姻需要兩位長大成熟的個體。

個體的成熟是指有做自己的勇氣和能力,並能尊重和接受彼此間的差異性,有耐心和智慧地尋求彼此的了解和共同生活的和諧關係。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要能脫離父母強制性的控制和要求。有些父母沒有界線的觀念,對子女和其婚姻有許多不當的干預干擾,這不是父母的「錯」,而是身為成年兒女的考驗與挑戰。如何在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獨立自我的需求時,取得平衡,同時有耐心、有技巧地跟父母溝通,尋求理解、諒解。

健康的婚姻,需要兩個有能力「看見自己」的成熟男女。當有衝突、有情緒時,不要在對方的「錯與罪」上,大做文章,這個地方要輕描淡寫、點到為止就好;反而要在這個時候,檢視自己生命中的盲點和必需成長的方方面面,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不完美給關係帶來的傷害和痛苦,並向對方道歉;而對方帶給自己的傷害和痛苦,此時要當作自己深愛對方而願意支付的代價。如此,兩人會在生活不斷矛盾衝突當中,成長更成熟的自己和更適切關愛彼此的能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托馬斯戈登博士寫的「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這本書的作者托馬斯戈登博士曾於1997、199...
    zoewyc閱讀 308評論 0 0
  • 心痛是因為心動過,因為心動所以幸福過……微微一笑,迎接屬于自己最美好的明天。 微笑,陽光
    孫小佩閱讀 176評論 0 0
  • 手工DIY發卡 。 下午剛剛做的三個發卡,第一個,第二個好看,因為認真做的,第三個不好看,因為哄孩子呢?所以馬馬虎虎。
    非萌閱讀 334評論 5 3
  • 想念時的暖,是冬日里鐫刻的窗花,一碰就碎;想念時的痛,是倒映在水中的月,可望而不可求。你知道嗎?思念的深處,還...
    夢里花開不知數閱讀 589評論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