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水
原創發表于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簡水
產品設計完成后,PRD文檔、交互設計稿和產品原型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就要到開發環節了。
但是,想要讓開發接受產品需求沒有那么容易,因為開發和測試人手不夠,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
大的互聯網公司的開發和測試好幾萬人,為啥還一直喊著缺人?
其實真的是人手不夠。
公司看起來人多,但是分攤到各個業務線,再到具體的業務組,就沒剩下幾個人了。
業界公認的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的比例是1:5。
你可以看看自己對口的開發人員有幾個?產品經理再考慮一下自己身上背的KPI,就知道人員永遠都是短缺的。
各個團隊負責人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求簡歷,招人!
1 產品需求管理
產品是要做滴,開發團隊的接收能力也是有限滴。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引入產品需求管理的流程。
產品需求管理,說穿了,就是推遲甚至砍掉一部分產品需求,而且是合理合法通過規范化的手段進行操作。
盡管這些產品需求已經通過了可行性評估和立項階段,當時大家討論認為是要做的產品,但還是有可能被砍掉。
1.1 產品需求會,一般是1-2周時間開一次。時間太短的話,開發人員手上的活還沒有結束;時間太長,產品需求積壓太嚴重。需求會上,主要確定哪些產品需求要做?哪些產品需求需要推遲?哪些產品需求要砍掉?這個一般也叫PK會,產品經理需要陳述產品定位,說明產品價值,為自己的產品代言。只有在PK中勝出,開發才能接受產品需求。
1.2 產品需求管理流程。這個主要是跟蹤產品需求的進度,明確需求的狀態,以及在狀態變更時發郵件同步給相關的干系人。一般是一個公司內部的線上管理工具。如果沒有專門的工具,使用excel表格維護,群發郵件也可以應付。
1.3 產品需求變更。是指項目開發或測試過程中,發生的需求變更的情況。這種情況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引起。如:產品方案的邏輯或功能有問題;遇到技術難題無法解決;或競爭對手推出了新功能。需求變更是項目延期的一個很大風險,應盡量避免主觀原因的需求變更,天馬行空款的產品經理要記得控制自己要創造的欲望。
2 項目管理
2.1 PM vs PD,項目 vs 產品。PM是項目經理,PD是產品經理,兩者關心的內容不同。PM只對項目負責,監督項目資源和項目目標的完成情況。PD關心產品開發是否按照設計不折不扣的執行,以及遇到問題怎么對產品進行微調。項目和產品是多對多的關系,一個項目可能包含多個產品,一個完整的產品也可以分多個項目完成。
2.2 項目kickoff。經過產品需求會,開發同意接收這個產品需求后,還需要進行產品需求評審、技術方案的評審以及測試用例評審。產品需求評審,由產品經理召集,主要向開發、測試人員把需求講清楚。技術方案評審會,由項目開發負責人召集,介紹技術方案,評估所需資源,并給出具體的時間計劃。技術方案通過評審后,項目正式kickoff。產品經理此時就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產品下一個迭代的設計中了。
2.3 項目跟蹤和管理。很多產品經理同時兼任了項目經理的責任,而且是同時管理多個項目。因此需要查看項目進度是否正常,是否遇到了問題?技術人員每天會同步項目進度信息,但建議產品經理還是要多主動詢問,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項目管理的工具,建議采用線上工具,這樣大家都可是看到實時統一的信息。
3 敏捷開發
互聯網產品的需求一開始并不明朗,需要經常的依據用戶使用情況進行調整,敏捷開發可以加快開發進度,及時滿足用戶需求。
敏捷開發的不足:
產品不穩定。產品更新升級頻率太高,代碼只要調整都會有風險,對產品的穩定性有一定影響。另外,開發和測試人員的工作壓力大,流程簡化后,容易出現問題。
產品后期升級維護存在問題。敏捷開發的文檔不完善,導致文檔與產品實際情況不符的情況時有發生。在團隊人員頻繁流動的今天,這給產品升級和后續開發帶來了很大麻煩,經常出現換一撥開發人員就要重構一次產品代碼的情況。
敏捷開發的一些原則:
團隊要坐在一起,面對面的溝通效率永遠都是最高的。如有必要,就找個會議室封閉開發。
晨會。每天早上團隊所有成員開站會,溝通項目進度、完成情況、遇到的問題以及今天的工作計劃。晨會的內容需要記錄下來,發布到在線項目管理工具中,方便團隊成員和干系人隨時查閱。
有問題隨時討論。對討論的問題一定要有結論、負責人和解決期限。
下班前再開一次站會,同步今天的進展情況。沒有完成的同事,還有時間加班趕一下。
產品開發的同時,產品經理和設計師要開始后續版本的設計工作,一般需要領先1-2個版本。
對于產品的線上問題,最好采用值班形式輪流負責。否則在后期會占用核心開發人員的大量時間,影響產品進度。
在產品穩定期,產品需求不多的時候,開發人員要抓緊時間進行系統改造,打好技術基礎以迎接下一輪的用戶需求爆發。
4 測試
產品測試主要是對功能和可用性的測試,目的是為了檢驗最后做出來的產品是否滿足之前產品設計的要求,另外就是檢驗產品是否有明顯的缺陷和錯誤。
測試環節主要包含測試用例的設計和評審,bug管理和用戶測試部分相關的內容。
測試是保證產品質量、維護產品良好口碑的最后一個環節,產品經理一定要對這個環節足夠重視。
4.1 測試用例:可以用思維導圖+文檔的方式,思維導圖保證覆蓋面,文檔記錄測試案例。測試用例設計完成后,需要組織評審會議。產品經理一定要參加測試用例評審會,認真核對用例和具體的測試方案。
4.2 bug管理:使用在線工具進行管理,測試人員在這里提交bug,并同步給開發人員、產品經理、設計師等團隊人員。有些bug需要產品經理確認是否為設計缺陷?
4.3 用戶測試:有內測、公測、beta版本、A/B test等多種形式。
5 一句話總結
5.1 產品需求管理
- 產品需求會:PK勝出的需求才能活下來。
- 需求管理流程:不做這個需求,真的不是我的責任。
- 產品需求變更:能不變,最好別變。
5.2 項目管理
- PM vs PD:PD也要干PM的活。
- 項目kickoff:需求終于有人接了。
- 項目管理:你不盯著,資源就會被調走了。
5.3 敏捷開發
- 敏捷開發:催的急,不敏捷不行呀。
5.4 測試
- 測試用例:一定要面面俱到。
- bug管理:有bug?程序員說:不可能!
- 用戶測試:一定要找小白用戶測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