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會激戰正酣,除卻精彩的賽事,也不時有不和諧的聲音發出。對于勝負結果的重視常常超越競技本身的意義,奧運精神在功利主義面前往往退居次席。禁藥、謾罵、黑幕,為了名次,各種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本屆傅園慧的出現,讓人們用一種獨特的方式體會到了奧運的意義。今天推薦幾部電影,或許在影像里,我們才能找到競技體育久違的精神與魅力。
超越種族
《光榮之路》(2006)
導演: 詹姆斯·加特納
主演: 喬什·盧卡斯 /韋斯·布朗 / 德里克·盧克
劇情:1965年是馬丁·路德·金與黑豹黨、披頭士與越戰、白人在籃球領域統治天下的時代。
此時的德克薩斯州正處于種族問題敏感的時期,唐·哈金斯是一名年輕氣盛,思想開明的白人籃球教練,他被分配到西德州聯隊,接手了一個爛攤子。雖然提供的待遇不高——一家人只能暫住男生宿舍,董事會的資助也不足以招攬高水平運動員,但由于將要執教的是一支NCAA(美國大學聯盟錦標賽)第一賽區的球隊,哈金斯還是承接下來并馬上同助手展開范圍廣泛的定位在黑人選手上的球員搜尋。
教練組陸續找到了七位天賦優異的黑人球員,這些球員性格迥異,各有所長。在經歷了一次熱血對決之后,黑白球員很快打成一片,投入到哈金斯教練嚴酷的訓練中去。球員偶爾的違規行為跟籃球理念的區別讓教練與球員們逐漸成長著……
終于迎來了賽季開始的時刻。德州西部隊一路凱歌,面對種族主義者的暴力威脅、部分輿論的輕視,哈金斯教練和他的黑人球員們一路披荊斬棘,打入了決賽,開始了屬于他們的一段光榮之路。
簡評: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它還成功的將歷史問題和社會意識形態移植到電影故事的方方面面,讓影片有一種超越劇情的堅韌力量。和落后的現實相比,競技體育已經超越了種族的界限。
跨越階級
《冠軍之旅:48年奧運》(2012)
導演:大衛·布萊爾
主演:馬特·史密斯/薩姆·霍爾
劇情:1948的倫敦奧運會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一屆運動會,在奧運會前的六周,船廠工人之子伯特和高學歷知識分子迪奇被臨時組成一個男子雙人劃艇小組。
由于賽項原因,單人劃艇潛力股伯特不得不去頂替迪奇受傷的搭檔,而兩人的初次訓練結果也讓人非常泄氣。
這兩位來自不同階級,背景完全不同的比賽搭檔,他們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在奧運會上奪得了屬于他們的金牌。
簡評:這部電影是英國BBC電視臺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向全世界觀眾重點推薦的一部原創電視電影,根據伯特·布什內爾和迪奇·博內爾兩位倫敦奧運冠軍得主的真實故事改編。影片制作精良,是一部集運動、勵志和熱血于一體的真人傳記片。
追逐夢想
《奔騰年代》(2003)
導演:加里-羅斯
主演:托比·馬奎爾/杰夫·布里吉斯/克里斯·庫柏
劇情:本片的幾個主人公都是掙扎在30時代的小人物。
查爾斯?霍華德原本是個成功的商人,但中年喪子的不幸粉碎了他的家庭;
瑞德?波拉德的夢想是做個一流的騎師,無奈迫于生計,只得在地下拳賽中和人搏斗;
湯姆?史密斯是個善于相馬和馴馬的伯樂,卻苦于無人賞識,郁郁不得志;
老馬“海餅干”個頭矮小,腿還不太靈便,被人當作殘次品棄之一旁。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生活失意的人和馬組成了一個奇特的小組,開始了一段傳奇的旅程。
他們最終在賽場上憑借堅韌和勝利大放異彩。
簡評: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美式主旋律賽馬電影,一個屬于特殊時代的傳奇故事,人與馬,還有永遠執著的夢想,他們彼此救贖。海餅干那種勇往直前、永不言敗的精神鼓舞了經濟大蕭條時期無數恐慌落魄的美國人。
挑戰自我
《烈火戰車》(1981)
導演:休·赫德森
主演:本·克勞斯/伊安·查里森/伊安·霍姆
劇情:1919年,英國在剛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勝利,人們慢慢走出戰爭的陰影,懷著對生活美好的希望積極的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劍橋大學凱斯學院的開學禮上迎來一名叫亞伯拉罕(本·克勞斯 Ben Cross 飾)的猶太學生。他擅長跑步,參加劍橋的環校挑戰賽后一戰成名。然而猶太人的身份讓他飽受種族偏見之苦,因此他一心想贏得奧運會百米賽跑的金牌,以此來對抗種族偏見。另外一位短跑健將是來自蘇格拉高地的艾利克里德(伊安·查里森 Ian Charleson 飾),他極具跑步天賦,而他本人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認為自己的天賦來自上帝,他是為上帝而跑。
在1923年的全國性運動會上,兩名青年狹路相逢,艾利克里德最終贏得冠軍。亞伯拉罕則請來了職業教練指導自己,備戰奧運。
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來臨,艾利克里德卻得知百米資格賽在星期天舉行,作為一名基督徒,他嚴格遵守著“安息日不得工作”的教義,最后他決定退出百米賽。另一方面,亞伯拉罕不僅要面對強大的美國名將,更要面對自己的內心。
簡評:每個人都努力追求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生活,有著自己的信仰目標和紳士般的行為準則。即使他們一開始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但人生閱歷就會讓他們活明白,變得豁達,懂得人生最強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電影的勵志和熱血不僅僅來自運動場上勝利后觀眾的歡樂,更在于他們日常的艱苦訓練,為了理想,努力戰勝并克服一切,他們完全陶醉于那些背后的汗水和淚水之中。
超越競技
《極速風流》(2013)
導演:朗·霍華德
主演:丹尼爾·布魯赫/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劇情:一直以來,尼基和詹姆斯都是針鋒相對的死對頭。
尼基認真嚴肅,對賽車的職業十分尊重,詹姆斯喜歡鋌而走險,將賽車作為自己尋花問柳的籌碼,雖然兩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但他們之間的較量卻從未停止過。
為了改變自己不夠成熟的性格,詹姆斯和偶然遇見的名模蘇西結婚了。
尼基亦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摯愛并且加入了法拉利車隊。而此時生活已經走上了下坡路的詹姆斯則加入了麥克拉倫車隊,一對冤家再次站在了人生的戰場之上。
一次比賽中,天降大雨,尼基出了車禍身受重傷,詹姆斯因此奪得了冠軍。
可是,尼基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在極短的時間內,盡管受到了眾人的制止,但他毅然地回到了賽場上。
尼基像個瘋狗一樣,和詹姆斯展開了一段相愛相殺的競爭。
短評:《極速風流》根據上個世紀70年代奧地利賽車手尼基·勞達和英國賽車手詹姆斯·亨特的真實事件改編,既有對決,也有英雄惜英雄。像片中說的,越速度越危險,越接近死亡也越讓人興奮。尼基·勞達和詹姆斯·亨特不僅將競技體育的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二人之間的瑜亮情結也傳為F1歷史上的一段佳話。片子燃爆了,強烈推薦。
力與美的統一
《奧林匹亞》(1938)
導演:萊妮·里芬斯塔爾
本片是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紀錄片,也是第一部關于夏季奧運會的紀錄片,影片由《民族的節日》和《美的節日》兩部分構成。
這部奧運電影被認為是一部納粹唯美主義的登峰造極之作,也因此多次被西方知識界批判,但這部電影里那有如英雄史詩般恢弘氣勢,絕對是影史上的經典。
影片在極力展示運動與男性軀體之美,形式美學上已經達到了理想主義的巔峰。
影片的形式美學也得到了評論界一致的稱贊,在純粹美學的意義上無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