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時分,大洋彼岸傳來的脈沖電流和無聲電波,給大洋這頭兒帶來了嗩吶、鑼鼓和鞭炮禮花的效果。
民間莊家老吳,黯然地刪掉朋友圈里開到5的賠率,盯著一條條魚貫而來、滿懷惡意的微信消息,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銀行卡。
糧油攤點的黃老板興奮地點開朋友圈,翻出《我染黃毛爆粗口泡大妞,但我會是個好總統》,以飛快的手速轉發到攤主們的微信群,心里樂滋滋的,今天又搶了個好風頭。
民工小王打開《XX時報》的公號,點開那條推送《川普當選,是否意味極右勢力抬頭》,屏蔽掉留在村里的窮伙伴,輕輕按下轉發,舒了一口氣,搬起一摞十塊紅磚,走上腳手架,腳步,輕松了很多。
理財顧問小才看著朋友圈里的幾家歡喜、幾家愁,狂喜地點開藏在角落里那只數額不大的股。
資深媒體人老豐卻顯得悶悶不樂,他翻了一下朋友圈,什么也沒發,什么也沒轉。雖然之前的調子不是他定的,他感覺到一種久違的打臉的感覺:說好的理性的選民,怎么說變就變了呢?
投行的小吳被朋友圈一張圖片刷屏了,他完成轉發的動作,倔強地抿了抿嘴,卻靈活地開動著腦筋:為什么又是Peter Thiel ?怎樣才能擁有不受觀點干擾的反潮流的大腦?
資深段子手、意見領袖老張在機場冷靜地撥通助理的號碼:“抓緊時間發!發川普獲勝那篇啊,檢查好了,千萬別發錯,千萬別發錯!”
做內容的小鐘沒有時間吃飯,他按照老板的指示,用最快的速度,排出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的推送,檢查了兩遍,發了出來,然而他仍然沒有時間去樓下的食堂,他必須和實習運營們開會,研究明天該如何繼續發酵這個超級熱點的長尾。
做微商代購的胡姐還在編織著“川普上臺十大利好”的微信,絞盡腦汁。
做留學顧問的小吳不情愿地轉發著機構攤派的帖子《川普當選對留學黨有何影響》。
外企白領小李盯著電腦,吃著外賣的盒飯,她發的帖子有她自己的風格,她轉了一張圖片,寫著——“美國首任司法部長曾說川普永遠不可能在她有生之年當選總統,她昨天去送了。”就是這樣的低調小眾。
大學生小柳是追星族,她哈哈笑著轉了男友朋友圈的圖片——幸虧我們不像美國那樣選,否則我們的主席會是李易峰、吳亦凡,口怕——
小柳看完,給男友小孟發了,“十年之前,我們是朋友”。男友小孟心里一驚,很快把手機收起來,把頭繼續扎進那本陳文登的《考研高等數學復習指南》。
臨近退休的孟爸爸最關心的是他上大學的兒子,現在他覺得有必要給兒子發一些什么有用的東西了,他挑了好久,在朋友圈里挑了一條《川普為什么能贏?看看這五個小故事》,輕輕地發過去,放下了心,端起了辦公桌上快要涼的茶。
傍晚時分,上燈了。
大洋彼岸的戲落下了幕,臺上撕打的兩個小丑下了臺,像往常一樣吃著同一個鍋里的豐盛晚餐。
大洋這頭,看客們也漸漸散去,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從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排出兩個鋼镚:“一碗黃酒,一碟茴香豆。”
?
所有圖片來自網絡,來源見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