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表
許多婊子都會嫉妒身邊清純的女孩子,嫉妒他們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的關愛,不用像她們一樣去事事和別人爭搶就可以得到她們即便爭搶也得不到的東西。每個人的好運都是有限的,且這個限量往往是固定的相對于某種類型而言,你的好運用完了,或者說浪費在太多不那么重要的事上了,所以遇到真正值得爭搶的東西時,你只剩嫉妒生氣的分。其次,你們的占有欲太強,加之心理暗示認識,讓你們強化了自己的“可憐”地位,其實從概率上你未必可憐,甚至是幸運兒,只是長久的占有欲養成的貪婪本性使得你的主觀意識認為自己很可憐。
一站式服務
一站式服務是很難存在的,除非你支付一大筆錢,或者你足夠一般,一般到像街邊的路燈。
過年準則
親人聚在一起,交流著,忙活著,一起度過節日。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立場的不同必然導致交流會具有兩面性。乍一看,真的是很煩人很麻煩的事,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這也是個不錯的機會。fatuous的人特點是說的話就是他思考的全部;如果說出口的話僅僅是思考的一部分,那么你就漸漸脫離了他們的行列(當然這只是必要不充分條件)。所以,在有許多人的地方,思考并有選擇的交流便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機會。
今年過年也許我不會僅僅和小孩子混在一起,因為我想成熟起來,就要改變自己交流的環境。顯然,我已經不能把自己當成孩子了,理由很顯然。有需要對家庭做出屬于我的貢獻或分擔一些責任。這決定了我三方面的決定:第一,經濟方面:我將停止拿大人的紅包。雖然,我還沒有經濟獨立,但至少我做出正確的姿態,這樣也減少可能帶來的非議;其次,我將盡力履行我的責任,幫大人分擔家務;最后,我將在第二次考試后到年前這段時間,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兼職工作;第二,交流方面:勤思考,深思辨,戒好勝,止說教,爭啟發,以自我完善為交流最終目的,不嘗試說服別人,不已外界的認同作為自己行為的依據;第三,時刻不能放松學習和思辨。
別人給你的建議大多有他們自己的考慮,這種考慮出于其自己無法割舍的立場。說明白點,交流無非是立場和價值觀在某一具體事件的投射下的影像交集。但是過年聚會,不同于其他的聚會,這種聚會的大前提和背景氣氛是喜慶的,誰也不希望談話變成辯論般,將對手逼入你死我活的地步,在預見這種情景發生前的幾秒鐘,即使最愚蠢的人也會收住自己的嘴。所以,充分揣測他們的意圖,在心中給予充分的思考以期得出成長性的領悟,并在原則問題上給予充分的思考并在口頭上給予必要的,有理有節的,適度的回應/回擊,將會是完美的。想想都令人激動不已。
抱怨的指示作用
一套系統,除非完全針對你而設計,否則肯定有不適合你,不能滿足你的地方,這是必然的。當然程度上有大小之分,而且這種大小之分直接決定了你的抱怨是否值得一提。但無論如何,不合適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抱怨可以看作是主體對客體不足認識的一個充分條件;換句話,如果你對一件事贊嘆有佳,批評不足,那很有可能你對其認識還停留在表象水平。
與其看,不如自己去玩
人們為什么會花時間看一群人玩無聊的游戲?因為人們覺得玩很罪惡,看別人玩可能不至于那么罪惡。結果耽誤了時間,壓力不但沒有得到釋放,欲望反而被撩撥的夠嗆。總之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有了適得其反的勢頭。還不如自己去瘋去玩。
如果你不敢,那么你就是那類人。凡事看別人,議論別人,你的人生就是別人的觀眾。
凡是殺不死你的困難都只會讓你更強大
我喲更大的理想和抱負要實現,我不能被GRE困住,相反,我一定要戰勝它,并讓自己在戰勝GRE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大——我總是可以從困難的任務中獲得力量。
我就是想問問那些批評繼續上學的上班族們
好像讀書比工作輕松很多似的?!
好像你們上班就給父母減了多大壓力似的?!
使命感
如果真把自己當作歷史長河中傳遞星火的載體,一個浩瀚隊伍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員,那這個人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嫉妒心發作,變得昌達許多。
雜草理論。。。
虛榮最要不得
這世界上最愚蠢的錯誤就是年輕的時候沒有犯錯,裝13,然后發現老了老了,該學會的,該有的經驗都沒有,歸根結底就是虛榮在作祟。
wait and hope
給自己一個機會,即使別人不給。
永遠不要害怕放棄好的去爭取最好的!
怕麻煩,地獄做到穿
生活是一個足以暴露所有問題的舞臺,而人們有太多的理由去忽視問題背后的原因,然而只有正視問題,明確原因,不斷修正,才能擺脫問題和其帶來的糾纏于煩惱。這其中首要的問題便是人往往不愿意這么去做,因為他們隱隱感覺到這樣比較不麻煩。
我認識到,我得不到愛是有深刻原因的,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不成熟,太不成熟了。
往往最累人的事,最值得去做,因為這樣可以讓你看見你之前看不見或不想看見的,也是成長的契機。
縱申
在系統里,玩得轉,需要黯熟系統規則;用你指定的武功,打敗你,讓你心服口服;
在實戰中,往往要跳出敵人的圈套,不拘一格,方可撕扯出漏洞,敏銳發現,一擊斃命。
批判性思維
本質在于思考不被束縛,而思考不被束縛的主要特征便是獨立思考,這源于對束縛的掙脫的意識和技巧,成于實踐,終于健康的懷疑主義。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更多時候向強權低頭,不是認同強權,而是不得已;認同命運安排,不等同于認命;妥協只是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