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情的經(jīng)過很簡單,一次普通的搬家讓我意識到生活的真諦。
當時到朋友那里去玩,知道她那邊的室友也剛搬走,正想把房子轉(zhuǎn)租出去,價格跟我原來的一模一樣,但條件更好,于是我決定搬過來。
自己的房子還有一個多月到期,這邊算來也差不多,于是我跟原室友說了這事,她的朋友剛好也想搬進來,于是讓我算算錢,我說也就一個月多了十多天,就算一個月吧,完事就興沖沖地搬過來。
這邊的房子也是還有一個月十多天到期,我想也能算作一個月吧,結(jié)果事情就玩大了。
朋友這邊的人計算費用不僅精算到天(哪個月三十天,哪個三十一天,算得門清),并且還把網(wǎng)費都計算出來了,最后算出來是比一千塊還多了317,我心想說大家雖然互相不認識,但彼此認識的人是共同的朋友,能不能便宜一點。
她表示了拒絕, 于是我退步說要不把零頭去了,她驚訝地說這零頭也太多了吧。
沒辦法,我悉數(shù)全部給了她,然后就把她拉黑了。
我那么大方,還有十天都沒有算到房租里,她這人這么小氣,連tm17塊零頭都嫌多,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不是說想別人怎么對我,我就怎樣對別人嗎,我確實這樣做了啊,為什么沒有受到同等的對待呢?
二、
自己有一套做人的準則,但是不能盲目套在別人身上用。
自己怎么對別人是個人的修養(yǎng),但別人怎么對你全靠心情,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結(jié)果常常是自欺欺人。
常有句話說,自己想別人怎么對自己,自己就要怎么對別人,很多人把這句話弄反了。
自己怎么對別人的,就要求別人也怎么對自己,這是一種流氓思想,因為你的這套準雖然存在于社會秩序中,但并不代表是人人都必須遵守的準則。
就像有的人覺得見義勇為是人性之善,但有的人又覺得這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
有人說就該為朋友兩肋插刀,有人就覺得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人說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身邊總有慷慨的窮人和吝嗇的富人。
..........
社會有一套主流的規(guī)則的秩序,其他游離在規(guī)則之外但是在法律道德之內(nèi)的各種個人做人原則,應(yīng)當是用來約束自己的標準,而不是以此綁架他人借口,就像朋友之間,要是有難的時候真有人幫你那是你運氣好,但別人不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你來我往中,沒有什么該不該,只有愿不愿意。
三、
搬家的事情讓我徹底明白了這個問題,我對那邊搬過來的人雖然態(tài)度如此,于是便把這樣的態(tài)度也用到了新搬家的地方,認為我大方你也應(yīng)該大方,結(jié)果事情遲遲得不到一個好的解決,自己也弄的很生氣。
但是細細想來,別人也是按正常的流程來辦事,沒有少算你,但是也沒有多算你,我自己嫌麻煩不愛計較細枝末節(jié),結(jié)果別人來算了,我就覺得是小氣摳門,這樣看來,自己好像也不是百分百地對。
但說實話,我當然是希望我怎么對別人,別人就怎么對我了,這也是很正常的一種心態(tài),別人要老是以我不喜歡的方式對我,那我為什么還要繼續(xù)交往下去呢。
這讓我想起了那些讓我討厭的人,女生討厭人起來是沒有任何邏輯和道理的,有時只是看一眼就覺得不爽,但這樣的事情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時間基本都是因為她身上有我的不喜歡的特質(zhì),或者換句話說,有跟我太不一樣的地方。
簡單地說,就是兩人都合不來,這時候再去要求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顯得太圣母了,我巴不得把自己作惡的畢生絕學都用在她身上,但我作為當事人的時候,卻祈求得到更好的待遇,真是玩雙標把自己都玩的迷糊了。
好吧,我知道錯了,但我也常常有個疑問,你說那些看起來很討厭的人為什么看起來還是有很多好朋友呢?
有沒有人也是這么想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