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著渤哥的處女座和阿信的歌去看的電影,在看之前一直以為是純粹的搞笑片,看完發現影片大有寓意,在搞笑的表面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概括起來,我覺得本片在一定程度上討論了意識形態里的真(人性)與假(制度)。
先來說說影片的假。對于孤島,喜歡思考的朋友看完應該會聯想到小李子的禁閉島,故事大概講述了一位二戰后的士兵在經歷過殘酷的戰爭和妻兒慘死的痛苦后患了精神分裂癥,幻想自己是一名聯邦調查員和助手來禁閉島精神病犯監獄調查一樁失蹤案,實際上,他就是這所精神病犯監獄的重癥病人。他的主治醫師試著讓他透過扮演自己所設想的主角來逐步發現自己編造的故事的荒唐之處,并以此治愈他的精神疾病。本片也是借用精神分裂的視角,編造了一個看似荒誕,實則又反映現實的故事,而精神分裂者正是黃渤。
黃渤在劇中的名字叫“馬進”,不免讓人聯想到“范進中舉”中的“范進”。馬進在剛出海時發現自己中了5000萬,在船上欣喜若狂,作為一個負債嚴重,每天買彩票希望逆襲的社會底層人士,突如而來的驚喜讓他精神失常,這也就是為什么后來在島上想象出這么多瘋狂的人與事的基礎。
在他們剛到小島時,有位同行者躺在地上被蓋上了布,這時與其他人不在同一處,又突然出現的司機小王過來掀開布對其他人說;“他又沒死,為什么蓋上?”在經歷了巨浪,一艘小船上的人都幸存著,而且看著已經死的人卻沒死。島上有許多蜥蜴,且樹木翠綠,說明這是一個熱帶島嶼,而在這片海域卻有北極熊的尸體。島上擱淺的船是倒著的,但是里面的物品擺放除了桌椅都是正的。魚明明是在地面水中的卻在大雨中從天而落。馬進看到的救援大船放著煙花,是海上求救信號,卻把島上大部分人救走了,而且12天來一次,正好和法國精神病院12天對病人審查一次契合。生死錯亂,冷暖不知,正反顛倒,這只有在精神患者的世界中才是合理的。
在片尾的彩蛋中,精神病人穿的衣服和黃渤讓大家在島上穿的條紋服裝是一樣的,并且也在轉圈跳舞,所以島上的其他人其實都是馬進想象出來的,其實他是惟一的幸存者,他在沖出懸崖墜水前出現的一張張笑臉是他們死前的印象。而島上他的弟弟是他分裂出來的自己的黑暗面,兩人唱雙簧口型完全對得上,動作協調。
那么這位精神分裂者給我們勾勒出的島上世界正是一個文明的發展過程。剛開始是原始社會制度,人們以狩獵和采野經濟為主,有些則以漁業為主。原始社會的人類生產力水平很低,生產資料都是公有制的。所以盡管大家每天出去覓食很辛苦,但體力消耗大,仍然食不果腹。這時候的領導者小王完全是以其體力和捕食能力選出來的。在這一制度下,人們懶散不團結,果腹是每天愁勞的事。
接下里張總發現廢船則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開始,資本家張總掌握了船上的物資這一原始的資本便開始了他對一部分人的統治和剝削。他用紙牌建立了一套貨幣制度,又從背后操控著貨幣的流通,從剛開始只有兩副牌到后面的四個紅桃2,并且貨幣的價值也發生了變化,可以換到的東西一直在變化。看似合理的資本主義體系下資本家才是真正的背后獲利者。在這一階段,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一定追求,講究食物的好壞和衣著的優劣,有了很多生活工具,人類文明前進了一大步,但是人與人之間是赤裸裸的利益關系。馬進是其中成員時魚隨便吃,離開想自己逃生,折回后只有一頓惡揍。
馬進在彩票失效后重新振作起來建立的則是空想主義社會制度,一個類似于柏拉圖理念中的烏托邦。生產資料公有制,按需分配,教育興化,人人都看似是有素養禮儀的人。然而這樣的社會卻沒有危機意識,人們對現有的東西很滿足,甚至活在自己設想的美好中,不承認外面的世界,覺得后山的大船消息是假的,留在島上是最好的。
這樣的三個社會都是馬進精神錯亂中想象出來的,這些所謂的社會形態是馬進的錯亂的意識形態。個人覺得也暗含著本片對這些社會的定義,是不健康的、病態的。
影片用大量的時間和筆墨來刻畫島上世界的虛假,其實也為了反襯在這虛假中難能可貴的人性之真。這樣的真我想用我們常說的”真”“善”“美“來概括。
“真”就是要求人們要真誠待人,不要虛心假意,更不能存心不良。一方面反映在大家對親人的思念之真,在用自己的手機去換魚后又反過來又魚來換看一樣親人留下的聊天記錄、照片和視頻。即時是看似只在意利益的張總,為了保存女兒給自己唱歌的視頻也不惜用自己五個億的公司和大樓來換。另一方面折射在馬進對姍姍的情感之真,在女神隆重的表白儀式下,馬進感受到的是內心的惶恐和不安,而不是女神喜歡自己喜悅。因為他覺得這樣的感情似乎是自己騙來的,辜負了姍姍對自己的信任。反過來,也彰顯自己的情之濃、情之純。??“善”就是要求人們不但不要做有損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還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會的事,不計報酬,不計名利。反映在馬進最后對自己的同伴的態度上。雖然他很喜歡錢,但是在看到弟弟用不擇手段騙走張總五個億資產后憤慨萬千,也就是說他在潛意識中認為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其他人利益。并且最后即時自己“冰淇淋會化”,會失去現有的身份地位還是要把后山大船的事情告訴島上的人,拼進一切點燃棄船,讓島上人獲救。
“美”就是要求人們去做一個為能給他人帶來幸福的人。這也是電影正片最后的落腳點,姍姍沒有走,留下來等馬進,而馬進也最后變成了一個有擔當,能給姍姍她要的幸福的人。這時候看似愛情結尾的正片,實則是對人性中最最本真的情感的探索,是馬進對真正幸福的渴求促使他一步步成為一位能給別人帶來幸福,同時也成就了自己幸福的人,這也對主題進行了升華。
所以說,整個故事在描繪一個精神分裂患者眼中和旁觀的蜥蜴眼中虛假,又有點冷血的世界的同時,又極力探索著在這樣的世界中尚存的真情實感,對真善美的追求。個人認為這也引出了文章另一推進的線索——對姍姍的眷戀和追逐。從一開始在車上的獻唱,到小島上的送外套送魚,到放棄自己的私欲,用真誠相對。這一切無論是在島上這個虛假的世界還是在精神患者馬進的真實腦海中。可能正是這樣的眷戀,促使他有這么多的幻想。
最后我想談一談對男神阿信的一句歌詞的理解。“那三月綻放了誓言”是剛來到小島上想要劃小艇逃脫時許諾姍姍要開三層大游艇來接她。“在四月遺落了謊言”是看到北極熊后折回小島,在適應了小島環境又贏得眾人信任后,選擇了欺騙珊珊,把自己包裝成冰淇淋,“而五月我依然眷戀”最后依然選擇和姍姍真誠相待,用真心來打動她。三四五月正好是三個月,又與彩票時間90天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