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請回答1988》講述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的五家人溫暖的親情、友情和朦朧的愛情的故事。那是一個沒有網絡、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有的是暖暖的人情味以及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的友情。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晚餐時間,各家的媽媽在家門口叫自己的孩子來吃飯,把自家好吃的菜送到另外幾家,孩子們在各家之間穿梭著送菜,偶然碰到一起感嘆,“送來送去這么費事,還不如一起吃算了。”家里只有兩人的崔澤父子,晚餐餐桌上只有一鍋湯和米飯,陸續添加了德善家的生菜、蘿卜泡菜、善宇家的咖喱、正煥家的烤肉,變成了一桌子豐盛的晚餐。
劇中的八十年代的美食,現在看來依然十分美味,德善家媽媽的一大海碗的蘿卜泡菜,五個好友每次聚會時的煮拉面,朋友們常聚的炒年糕小店,財大氣粗的正煥家的烤肉,珍珠吃的比臉還大的冰淇淋,比身體還高的火腿腸,每次聚會都會買的炸雞,這種整只的炸雞在八十年代可是很流行的美味呢。
? ? 穿著也是很有八十年代的風情,媽媽們的卷曲的燙發,高中女生們的妹妹頭,這種頭型,我和好朋友從小學一直留到高中。德善的腳登褲,牛仔外套,雪白的運動鞋。那時的家中都兩到三個孩子,兄弟、姐妹間互換衣服是常事,劇中有一個情節,德善穿了姐姐的牛仔外套美美得上學了,外出旅游的姐姐回來取衣服,找這件外套,媽媽給教導主任的鄰居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兒子,叫二姐德善回家,德善一路飛奔,把衣服送回家。姐姐在家中的小霸王地位以及牛仔外套在那個時代可是很時髦的衣物呢。
? 雙門洞的街上住著五戶人家,現在看來都是寬敞的獨門小院呢,只有德善家住的是正煥家的樓下的半地下室。那是因為爸爸在銀行給別人做擔保的問題,每個月有一半的工資用來還賬。
? ? 媽媽們做飯用的是煤爐,只有正煥家用的是煤氣灶,德善爸爸每晚發泄情緒的方法就是把每家門口的煤渣踩碎,每天早上都會有早起的爸爸打掃街道,有時是東龍爸爸、有時是崔澤爸爸。
家里有小小的彩色電視,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晚飯,看跨年演唱會可是小時候的美好回憶呢。香港電影風迷東南亞,孩子們喜歡的《倩女幽魂》、《英雄本色》,德善的兩個閨蜜外號一個叫張曼玉、另一個叫王祖賢。
單位發的月歷,每日撕一張。大家圍在一起唱歌跳舞的卡帶式錄音機,德善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的WALKMAN,因為家里經濟狀況,她想在舞蹈比賽拿到一等獎,獎品是WALKMAN。為此手腳不協調的德善一直拼命練習,但因為好友摔斷了腿而化為泡影,最后還是他的好朋友,正煥、東龍、善宇挺身而出,一場帥氣的霹靂舞,最后實現了心愿。
德善的心愿的達成總是的非常曲折和困難。她入選88年奧運會的舉牌小姐,是高中生中最小的一個,整整一夏天努力訓練,曬黑很多,卻因為“馬達加斯加”這個國家不參加奧運會而化為泡影,最終異外替補出場,心愿達成。
阿澤家是朋友們最常聚會的場所,在那里一起吃漢堡、喝牛奶看港劇,過生日、切蛋糕,偷喝茅臺,醉得一塌糊涂躺在地板上,東龍會放一個屁把大家臭得夠嗆。
那時家中有自行車表示經濟很很不錯了,劇中一幕正煥爸教正煥媽騎自行車,這已經是那個年代大人們表達恩愛的極限了。
如果有一輛汽車則是富豪級了,正煥家就有一輛,全家人坐車去吃炸豬排可是盛大的事了,只有在過生日時才會有,而上大學的寶拉就借到了一輛,外冷內熱的寶拉用車把善英送回鄉下看生病的老人。而圍棋大師崔澤得到的獎品也是一輛車,但是他只會開不會停,每次停車都會用很久。
濃濃的人情味的八零年代,讓我好像回到了自己小學時候,樓上樓下一群小朋友,到這家蹭個飯,在那家睡個午覺,別人家的飯怎么這么好吃啊,多么令人回憶的童年時光,那人情味濃濃的八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