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周
這周是女兒參加中訓營回來的第一周,作為媽媽,這也是微笑周作業。從女兒回來后,關系一直是在穩步推進,早晨一起跑步,上午學習,晚上去上興趣班,無論是背詩還是古文,她都做到了配合完成。對手機的支配也控制的很好,表面上一切都很和諧,作為青春期的孩子,她已經做的非常棒了!作為我來說,卻有著一絲淡淡的失落,女兒有話不愿直說,有些事直到你發現她才說。這也是讓我感到郁悶的地方。 要想事情變好,我自己必須先變好!當我感到有情緒的時候,就暫時離開讓自己生氣的房間,去別的屋安靜下來,等情緒平靜了再去處理事件。這樣處理過后,沒有了針鋒相對的爭吵,也保持住了關系。這是我在這周收獲最大的一點體會。和朋友聊聊天,看看群里姐妹發的笑話,看看喜劇電影,日子就像是在一片寬闊的湖面投下的石子,蕩起幾圈漣漪又恢復平靜。
這周,最可喜的是孩子父親的變化。早出晚歸,接送孩子,沒有一句怨言。幫忙做家務,陪孩子,讓家庭的溫度一下子提升了好多倍。早晨,因為是周末,貪睡了半個多小時,他起床后,我索要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一旁的孩子看到后開心的笑了起來。然后我們去跑步,他去上班。從春節前到現在,家庭一直保持著積極地融洽的氣氛。希望在以后的每一天,我們都能相處愉快。共同把家庭經營成愛的港灣,滋養孩子心田的幸福家庭!
昨晚聽了樊登老師的(用事實說話)的解讀,非常感動。越是無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無知!越是愚蠢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愚蠢!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學會用事實說話都非常重要。三明治式的溝通不是真正的溝通,把責任推給別人,給建議,指手畫腳。這些做法都于事無補。在對話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如果你一進入房間,談話就沉默。給孩子建議,孩子就沉默,過度自信,斥責對方。這些特點都是自身太硬的表現,我們要的是對話而不是對抗!講出事實的部分,我們能夠做什么?這才是重要的。
如果我們在心中“假定”對方是惡人,是壞蛋,只要一談話,就會暴露。帶著有色眼睛看對方來溝通,溝通一定會失敗。對方很容易從我們的口氣中知道自己不受喜歡,這種感覺直接會把溝通帶入絕境。所以,在談話之間,先假定對方都是“好人”,當我們被傾聽,就會放下防備。
同一件事情,由于感知差異,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生活中百分之十的煩惱都是由于你百分之九十的反應帶來的。避免出現認知失調的唯一方法就是多讀書,多學習,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即使感受痛苦也要勇敢的改變自己!這很難,也是唯一的方法。
在溝通時,不翻舊賬,不帶感情評判,聚焦事實,在紙上畫圖,把事實和解讀分別來看到事實和解讀。做到換位思考,說出這句話“我知道結果會使你感到意外,但我想這不是你期待的。”理解對方的感受,準備好換位思考的能力,對方就會感覺好!
回報善良。當你對對方產生刻板印象,談話無法進行。根據互惠原則”做出選擇。設定有效目標,啟用時間距離,想想“六個月之后原則”半年之后我們期待和對方達到一種什么樣的關系。人生走上坡路都要面對復雜的談話,面對復雜談話。我們唯有好好去學,努力實踐,掌控談話技巧,承認對方的權利,尊重對方,才能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越學,越感覺到自己知道的太少。越學,越知道生活處處都是修行和考驗。希望自己在生活的大考場中和自己,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和家人,孩子好好相處!和工作,同事,領導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