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巧,既指機敏靈巧、機智巧妙,也指狡黠和機謀詭詐。
取巧,既指用巧妙的手段謀求私利或躲避困難,也指以狡猾的手段避免繁難或謀得利益。
無論機巧還是取巧,都關系到一個“巧”字。
個廬作品 ?貓眼看人??134×50cm ??2013年
機變,是指隨機應變、機智靈活。
權變,是指靈活應付隨時變化的情況。
機變、權變,字眼是 “變”。
無論是機巧、取巧,還是機變、權變,如果能從中取“巧”應“變”,就是“巧變”。巧變的事例竊以為似乎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關羽“溫酒斬華雄”最為典型。
個廬作品 ?好奇易專注難 二者兼得可成事?100×21cm 2012年
東漢末年能打能殺號稱呂布之下第一人的華雄,史籍上沒有記載有多厲害,但他那時已是董卓手下的一個都督(漢末三國時形成的軍事職稱,其后發展成為地方軍事長官,明以后成為中央軍事長官,相當于軍區司令或是相當于現代的方面軍司令)。
斬殺華雄的關羽呢?其時僅僅是跟隨劉備的一個馬弓手(騎在馬上的弓箭手,是一個縣令手下小官官職的名稱,相當于后來的捕頭)。斬華雄之前,關羽曾與劉備、張飛三人聯手,在虎牢關大戰呂布一人而打成平手。由此可見,關羽和呂布相比,武藝實力是有很大差別的。這樣,即便是與呂布之下第一人的華雄相比,也應該有著很大的差異。
個廬作品 ?萌寵憨態堪可憐?134×68cm??2017年
作為公認的呂布之下第一人的華雄,茲時已在汜水關抵擋了袁、孫、曹等十八路諸侯聯軍的進攻,偷襲孫堅營寨,大敗孫堅軍,斬了孫堅的大將祖茂。后來又連斬袁紹部下俞涉、潘鳳兩員大將,其風頭之勁讓諸侯聯軍司令們都慌了神。這時名不見經傳的馬弓手關羽自告奮勇出戰華雄,并且在曹操為他斟酒助威時很自信的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接著“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個廬作品 ?看在眼里 想在心頭?134×34.5cm?2013年
這就是溫酒斬華雄!
關羽真的是那么厲害么?No,no,no,不是他厲害,而是他懂得巧變。
因為——
1,?????關羽知道華雄的厲害,但華雄卻不知道關羽是何許人也,更不會知道僅僅是馬弓手的關羽曾經有何武功戰績。
2,?????關羽知道他一出馬,華雄必然會因不認識他而納悶,必然會心存疑慮,必然會按照騎士時代必須的的江湖規矩連連問他,“來者何人?”“來將通名!”
3,? ? ?關羽知道這些“知道”后,自然不會理睬華雄的騎士詢問以及江湖規矩,而是趁著馬快,在自己的“知道”與華雄的“納悶”和“疑慮”的時間差中,一刀斬了這個倒霉鬼的腦袋。
個廬作品 ?避鼠神貓 50×40cm?2013年
結果——
講究騎士風度和江湖規矩的華雄至死都不知道來者姓甚名誰,是從哪里鉆出來的驍勇大將,在納悶和疑慮之中還沒回過神來就稀里糊涂的被斬首于關羽那巧變的青龍偃月刀下。
巧變如何?呵呵,諸事可為,還可殺勁敵……
個廬作品 ?夜色蒼茫 鼠輩難逃 68.5×46cm?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