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分享人,大博老師,男,28歲,機構四星級專業志愿者,從2014年4月11日開始,每周五上午固定時間他們團隊會到機構,為孩子們上一節美術課。
Q:大博老師,在到機構做志愿者以前您有過做志愿者服務經歷嗎?為什么選擇到我們機構做專業志愿者呢?
A:沒有。2014年自閉癥日活動,在藍頂美術館和孩子們相遇,經過接觸覺得他們很單純,就是一群可愛的孩子。以前我也帶過育兒美術培訓班,對兒童的心理和育兒美術學有些接觸,覺得可以嘗試一下。
Q:您還記得第一次到機構做志愿者的情景嗎?當時地感受是?
A:記憶挺深刻的,剛進門有孩子情緒發作,發出的聲音有些奇怪,是以前沒有聽過和經歷過的。不過,我這個人膽子比較大,也沒有覺得什么,聽老師們的話,不過多去關注,他們一會兒就好啦!
Q:看每一堂課都有不同的主題,你們對孩子們的課程有什么系列地規劃嗎?
A:我們設計課程,從最初的點線面入手,到后期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基本的三種顏色進行著色,是一個漸進地過程。我們相信,顏色和情緒宣泄有一定地關系,所以,每一次的主題,我們會和節日以及孩子們學習的進度進行安排,但重點還是讓孩子們色彩地選擇。
Q:孩子們這些年地學習,有什么進步嗎?怎么看孩子們的作品?
A:美術課是情緒宣泄的重要途徑,也是對美的一種詮釋,我希望我的課堂讓他們快樂。三年多來,孩子們的畫都是從心靈感覺出發的,自然真實自己的流露。
Q:在志愿服務中,你遇到過什么挑戰嗎?你是如何解決的呢?
A:從上課方面而言,剛開始要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跟上孩子們的節奏是有些困難的。不過,后來慢慢的調整心態就好了,不把自己當老師,在課堂中向朋友一樣,把自己會的一些繪畫知識,分享給他們,這樣就好了很多。
個人方面的挑戰,應該就是距離了吧,我們家到機構,需要坐兩個多小時的公交,不過想想不能“爽約”,多半也是能掙扎著起來的。
Q:孩子們會課后會聯系你嗎?有沒有遇到過不太適時宜的電話呢?
A:會聯系,孩子們特別熱情。遇到過一次,那次恰巧我重感冒,迷迷糊糊地睡到半夜孩子打電話來,問這周來上課不。后來,就服老師們給孩子們說了,聯系需要注意時間段,后來就好了。
Q:志愿服務中,有什么讓你難忘的記憶嗎?
A:多得很。比如前幾天,那天心情不太好,坐公交早到機構了半個多小時,一個人坐在位置上想著不開心的事等著上課,突然一個學員悄悄的來到我身邊,給了我一個橘子,心情突然明朗了,覺得特別的感動。
以前,職重一個上過我幾次課的學員,他工作后很久都沒有見面了。有一天我們逛街時遇見,他認出了我,主動的給我打招呼,還和媽媽一起陪我選衣服,覺得當老師的這份尊重和與學員之間的這種關系,讓人很感動。
Q:這么多年,幾乎每個周五都到,是什么讓你有了這樣的堅持?
A:我想他們,他們想我吧!我堅持做的事很少,外面的世界很浮躁,感覺能夠到這里給他們上一節課,很輕松和舒服。如果真的有事不能來,孩子們也會關切地問為什么不能來,這種感覺很好。
Q:你覺得什么是志愿者服務呢?
A:在自己有能力時,多做一點幫助別人的事。
Q:從志愿工作中你有什么收獲嗎?
A:我自己的進步,就是能堅持做一件事,我這個人比較懶,克服自己的惰性。孩子們帶給我的收獲更大,他們的畫面感和色彩搭配,對我自己的繪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志愿服務應該就是一種互相學習的過程吧!
Q:家人和朋友對您的志愿者服務怎么看?
A:因為我是沒有上班的,平時在家畫畫,屬于比較窮的那種,有時候出門的公交費都需要借。開始我爸爸稍微有些反對說“自己都養不活了,還要去做志愿者”。不過后來,因為志愿者服務,間接的和妻子結緣了,老爸也就沒有意見了。
朋友們一直都很支持的,覺得我能夠堅持一件事不錯,也很有意義。
Q:對即將加入機構志愿者團隊的其他志愿者,您有什么要和他們分享的嗎?
A:當你選擇融入他們時,千萬不要退縮和隨意放棄,不要突然地消失,孩子們會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