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是從小學到大的道理,卻至今尚未得到鞏固。恰似春花愛上秋葉,年年相知不相遇,盡知君意美,未可期。
我們活在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社會,也活在一個刀槍劍戟十八般武藝的社會,遇到一個善意的人是福,遇到溝是命。我們會在冬日午后,遇到一個在門前曬太陽的老大爺,他不厭煩你來回穿梭的陰影,抱以慵懶的目光,也會有帶孫女的大媽,午夜回眸,聲震四鄰,一個字,就能點亮一棟樓的聲控燈。一樣米有百樣人,人們有自己的世界,在里面洗了睡了醒了尿了的過著,世界碰撞,擦出交往的火花與鮮花,時光燦爛,各種交往法如過江之鯽,或聲如洪鐘,氣勢并著情感如長河直下,或語疊陽關,層次漸深,堂堂正正如大軍開拔,或溫婉如玉,細細密密如雨落瓊宵,and ?so on。
歸根揭底,語言是自立行走的文字,需要行文步字,結構井然,優秀而嚴謹。
人際交往需要巨額智商,方法是小,換位思考也只是一個形式,核心是其中顫抖放電的腦細胞。交流,以境界評說,語帶一關是基礎,心意相通是高手,事故圓滑必得有經歷與打磨。一點點思考,加上智商便讓打磨變成經歷,靈機一動,便如魚得水、群猴攬月,如果心中少了那幾個波折,就平添一番磨難。郭德綱說,干咱這一行,天分最重要,傻的不行,教不會。所以,心直口快不是借口,惜字如金實非上策,問題總是存在的。語言表達確實是魅力十足,愛好者眾,參差不齊,想提高有方法卻也有門檻,玩兒不了不強求,任誰說話也不能一直像說相聲一樣,生活沒那么花,實在的話創造了世界的基座,方言拼接了一整段歡樂。無力之際,做自己就好。
尊重是交流里融化流淌的東西,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兩人交往中有六個單位,你,我,其中有四個衍生單位,你眼中的我,我眼中的你,我眼中的我,你眼中的你。人們不斷的進行定位,不斷地改變,而尊重讓這些行為變得意義非常。我們在社交地位中改變著衍生單位,互相影響,或升天,或伏地,或觀望,由鏡像的改變返回本體。或許,是應該由內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