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休假歸隊,我在汽車站候車,身邊一位老阿姨一手拿著名片,一手拿著手機在那里艱難的輸著號碼,因為焦急,她的呼吸聲都有些急促。
我上前問她怎么了,阿姨說:“我想跟大巴司機打個電話,看能不能給我留個下鋪,可是我不會用這個手機輸號碼。”因為著急,阿姨的眼睛里閃動著淚花。
我趕緊接過手機說:“我來吧。”
阿姨湊過來一邊看著我輸號碼,一邊對我說:“我去看我女兒了,她給我買了這個手機,說是能視頻,可是我不會輸號碼。”
我笑笑算是安慰。
電話撥通了,我遞到她手上。
但只聽她語無倫次說了半天,對方好像還是不太明白。阿姨的聲音開始變高,呼吸又開始急促了。
我趕緊又把電話接過來,對司機說:“這邊有個阿姨買了你們這趟車的車票,可是她歲數大了行動不便,您看能不能給她預先留個下鋪。”
司機欣然應允!
掛了電話,我說:“司機答應給你留下鋪了。不用著急了,到點上車就行。”聽完,阿姨高興的接過手機,臉上掛滿了笑容說:“謝謝你啊小伙子,你說要不是遇到你我可怎么辦哪。這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
“沒什么。”我笑著說。
阿姨又接著說:“我女兒在四川當老師,平常工作忙,我尋思我在家沒事,我就去看看她,可這一路對我這個老太婆來說確實太費勁了。我告訴你,我都已經坐了20多個小時的車了。從這回我們家還得十幾個小時。”
聽著阿姨說話,我扭頭看了看她腳邊的行李,有著三個大布袋子,頓時心里一陣心酸。真不知道那20多個小時的車阿姨是怎么坐過來的,也不知道她背著這三個布袋子是怎樣從各個車站之間來回穿梭的。
“您真是辛苦了,阿姨。”我說。
阿姨嘿嘿一笑說:“不辛苦不辛苦。看孩子嘛,我女兒和我女婿都是老師,都是正式的,他們都很忙,我外孫上小學三年級了,學習可好了,可聰明可乖巧了……”,說著便要拿出外孫的照片給我看。與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在說起自己的孩子時,阿姨的語氣里自始至終都充滿了無比的驕傲。
阿姨要上車了,我把它的三個布袋子重新收拾了一下,精簡成兩個袋子,然后幫她提上車,把她安頓好我便下車了。
司機見我走出車門,便問阿姨:“你孩子不走?”
阿姨哈哈笑著說:“我要是有這么個孩子就好了!……”
阿姨的話,讓我不由的想起父親。
父親患病那幾年,因為要定期化療,治療周期較長,但由于我的工作性質,不能長時間的陪伴。父親也更是不愿一直耽誤我們兄弟幾個的工作,堅持要求自己去醫院。那時候父親的身體狀況還可以,這不是我最擔心的,我最擔心的是他獨自在外迷路了怎么辦?錢包丟了怎么辦?被壞人的欺負怎么辦?等等等等,總之一切我能想到的困難情況,我覺得都會出現。
每當父親獨自去醫院,我都會在心里祈禱他在遇到困難時,會有好心人伸出援手,不要讓他陷于焦急和慌亂之中。好在,世上還是好心人多,在那期間,父親的確得到過很多熱心人的幫助。
仔細一想,出門在外,我們在對別人的父母伸出援手時候,別人也在對給予我們的父母熱心的幫助,在一個個充滿善意的舉動背后,不知不覺的便完成了一次次孝心的交換,同時也匯聚成了一份份世間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