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

兒時的年味

不知不覺時間的腳步已踏入臘月的門檻人,越長大越思憶過往的人情世故。然而,兒時的年味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扉,流入心底,又似一杯醇香的美酒讓人回味悠長。

小時候每到臘八這天母親邊給我煮臘八粥邊給我們講:“過一個臘八長(chang)一咯卜卜”意思是過了臘八就是年。年的倒計時是我們小孩子掰著手指迫不及待的數(shù)來的。

記得很清晰,在臘月的期間人們都開始籌備過年的一切事物。墻上的畫、日歷被我搶先撕下,父親把墻粉刷的白白的。我也幫助父親打掃院子、劈柴火、燎豬頭豬腳。父親還要拉四五袋小麥還有幾十斤栗子裝在馬車上到離鄉(xiāng)附件的面粉加工廠加工成面粉。農(nóng)村嘛都是自家種的莊稼生產(chǎn)出來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吃著安全還又省錢。

母親是最最忙最最辛苦的,用雪白的面粉做各式各樣好吃的茶食。首先和(huo)很多面粉做各種面點的準(zhǔn)備工作——兌堿、兌小蘇打、加糖、還有植物油,母親說:“再加上雞蛋和蜂蜜那味道就別提了。”這些工作差不多搞了一上午,面都和好了,也等著醒好了一切就緒。母親先蒸了兩鍋饅頭,滿屋子的水蒸汽幾乎圣伸手不見五指,湊得近近的看熱騰騰的白饅頭像開了花似的出籠了,聞到清香的清蒸味。母親叫我和姐姐幫忙搓麻花、盤馓子、捏油糕、搟油餅,當(dāng)然這些動作都是母親一直教我們學(xué)會的,盤搓出來的麻花馓子也丑。一家人忙忙碌碌一切都按統(tǒng)籌計劃進行著…

炸油鍋也是很有講究的,母親說炸這些東西的時候不要亂說話外人也最好不要進來,要不鍋里滾燙的油會溢出來而且油煙又大。炸麻花、炸油餅、馓子、油糕依次進行。我看見母親事先把炸熟的油糕和油餅?zāi)猛霐[放在外面的窗臺上說是有講究的。我就是咯燒火“丫頭”

嘍!母親還再三囑咐我要掌握火候不能大也不能太小。就這樣色香味俱全的油炸食品出爐了,弄的滿院飄香。雖然各家做的樣式基本差不多但成色味道大小卻略有不同,當(dāng)然這和制作的手藝和所放的佐料也有關(guān)系

母親還要洗那么多的被套、護里、衣服、床單,我還是燒火“丫頭”這次還要負責(zé)晾干的事。看看現(xiàn)在用洗衣機洗還那么還挺累人的想想母親那會兒為了我們有多勞累啊。

擦玻璃這個艱巨的任務(wù)不用說也是我和姐姐的,里里外外也得兩天才能干完,必須擦的干干凈凈亮亮堂堂的,母親說這樣屋里陽光滿滿在屋里就可以嗮太陽暖暖的。

那時候家里的春聯(lián)都是父親寫的,父親把買回來的紅紙用一根長長的縫紉線每兩大張紅紙折疊起來裁成一幅一幅的并把每一副每一副的再折疊。父親說如果寫七個字的對聯(lián)就折四折,如果寫九個字就疊五折就好了,如此一來寫字時就有參照的格子了。此時的我感覺就像咯書童一樣伺候父親的筆墨,幫助壓對聯(lián)的最上角好鋪展紅紙,把寫好的一幅幅對聯(lián)輕輕的擺放在地上桌子上炕上滿屋子紅紅的對聯(lián),父親快寫完了自己也要寫兩下下,哈哈!父親就另外給我弄張紙要我寫,簡直是胡寫亂畫把毛筆桿子抓的全是黑黑的手指抓在鼻子上鼻子也黑了父親看著我直笑我也傻傻的在那笑。

年的倒計時僅剩下八九咯小時了,家家都要到自家的墳上給祖先們燒紙錢,早飯后,父親是老大便領(lǐng)著他的兄弟們大家都各自拿著麻紙、冥幣、香表、鞭炮,還端著過去那會兒木制作的長條盤,油漆油的深紅色的。里面裝的祭祖的好吃的:油餅、油糕、饅頭、熟肉、茶水。到了墳地,先都由“老”到“小”挨著進行,都跪下在地上畫個圓圈把紙錢放好,嘴上都念念有詞:“祖先們過年了給您們燒點紙錢在那邊好好過年,也保佑我們的子孫平安健康”的話語。當(dāng)然是按長輩稱呼說的嘛。燒完紙錢大家都恭恭敬敬磕上三個頭起來放鞭炮,意味著祖先們也開始過年了。

回來還要打掃衛(wèi)生,掃院子、意味著除去邪惡或不好的東西在新的一年里,啥都干干凈凈、順順當(dāng)當(dāng)。庭院的衛(wèi)生都搞好啦,一家人都要打理個人衛(wèi)生,洗澡,理發(fā),小時候都是父親給我理頭發(fā),那時候用的還是手工推子或者是銷發(fā)器就是按上刀片的那種理發(fā)工具。父親說有錢沒錢剃咯光頭過年,哈哈!這句話猶如昨天在我耳畔響起。

特別是我和姐姐高興的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和母親一針一線親手為我們縫制的家做鞋,穿在腳上特別舒服,暖和還省錢,唯有母親還是穿著舊衣服不停地忙忙這干干那,說是穿上新衣服會弄臟的。明天去拜年再穿吧。

哦,那個年代大人小孩穿新衣服唯有過年時才顯得比較正式像是奢侈品似的。畢竟不像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無論過年還是平時,只要自己喜歡的款式隨時都可以買來穿。很快到了除夕之夜,年的序幕已經(jīng)拉開,過年的主題曲——吃年夜飯,也許各地地區(qū)稍有不同,而我們家到現(xiàn)在都是吃米飯燉魚加幾樣可口的涼拌蔬菜。這吃魚表示“年年有余”嘛!這很好。一家人開開心心,吃著簡單的年夜飯,卻享受著幸福般的快樂,別提有多好啦。

吃罷年夜飯,馬上進入人們常說的“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模式了,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放著自家種的葵花籽、水果,還有買來的花生米。父親高高興興地摸著我的腦袋說“吃啥呀!”我說吃的人肚子撐的。父親哈哈的笑。母親唯有這時才難得閑下來和我們一起開開心心坐下享受這份快樂。看春晚,看電視劇,還有那時候頗受人們喜愛的《濟公》、《西游記》成了人們飯后的閑聊話題。十二點的鐘聲敲打著我的無眠。“年”到了,人們趕緊點燃堆在院子中央早已準(zhǔn)備好的麥草,這是“接財神”儀式,老早老早的人留下的傳統(tǒng)儀式,意味著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萬事興旺。各家的煙花爆竹聲聲響起,辭舊迎新好一番熱鬧的情景,整個村莊彌漫著煙花火藥的味道,把年夜村托的異常熱鬧。

難忘的年夜總是過的很快。天剛麻麻亮,便開始了拜年的節(jié)奏,這個就是像我們那會兒的娃娃們更高興嘍!有紅包掙啦。先是父母去爺爺奶奶家;當(dāng)然還有我們那六位叔父們帶著叔嬸們。爺爺奶奶正式的坐在正堂長輩們都雙膝跪下拜年磕頭。等大人們都拜完了就輪到我和姐姐還有其他叔父的孩子,高興的跪下:“爺爺奶奶過年好!”三個響頭磕的速度還蠻快的。是想急著拿毛錢吧!哈哈!爺爺奶奶總是笑呵呵的,還一邊掏著衣兜說:“毛毛錢,毛毛錢。”幾個孩子爭先恐后地搶著。那時候壓歲錢也不多,毛毛錢分分幣拿著都特別高興啦。給爺爺奶奶拜完,還要挨個兒給叔嬸們拜年。這樣一整個上午。回到家和姐姐偷偷清點各自的收獲,數(shù)數(shù)多少毛錢多少顆糖塊兒紅棗之類的。

孩子們一會兒都不閑著,一群小孩兒放鞭炮,玩摔炮一個一個的點著放,我記得還把鞭炮放在一個透明的塑料桶里放,聲音悶悶,炮煙裝滿了塑料桶。到晚上和父親一起掛燈籠了,點燈籠就是這樣過年七天樂而樂此不疲。對于娃娃們來說,那是一年天天樂,傻傻的,天真的很。那是我們成長的歡聲笑語。

現(xiàn)在,父母也先后離我們而去,曾經(jīng)每逢過年跟著父母忙忙碌碌學(xué)會了很多上學(xué)時在校園里學(xué)不到的東西,為我今后的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畫面歷歷在目,兒時的歲月我是快樂的。

我也成了孩子父親的人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物質(zhì)的豐富,過年的方式也在改變,而年的味道也不像從前了,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捉迷藏、撞拐拐、貼春聯(lián)、點燈籠、放鞭炮都是很有趣很開心的事情,足以讓我們這一代為人父,為父母的人回味悠長,也隨著政策的改變,搞環(huán)保不讓人燃放花炮,拜年僅僅是微信問候,壓歲錢只是微信紅包支付,馬云的集五福好不容易集齊了才領(lǐng)壹塊捌毛肆分錢,哈哈!春晚的小品也沒有那個年代的好看,電視劇也沒有那時候演的劇情有意義。因此身邊的很多人說過年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人情味也不像從前那么濃了,即使過年期間走親訪友吃著山珍海味還都抱著手機刷流量,自然也就失去了兒時那個團團圓圓的一桌子粗茶淡飯的歡聲笑語;相互關(guān)心問候拉家常的氛圍了。反而多的是聚在一起那個你攀我比的各自心思,這樣團聚的心態(tài)真是讓人感覺好不舒服,這樣的年味也許讓人感到一些壓抑。

兒時的年味我就說這么多了,我衷心的祝福在我生命遇到的每一位人:愿幸福伴你左右快樂與您同行!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羽西X簡書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http://www.lxweimin.com/p/ee05f7eff678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