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以穆斯林為背景,以葬禮起篇,以葬禮收尾,以月為情寄以相思,以玉為線寄以信仰,縱橫交錯間,一部滄桑人世錄躍然紙上。
太多的人說這是一部悲劇,在我看來卻不盡然。誠然,該作品中的每個人物,每個角色都有不能釋懷的恨,不能言說的痛。命運也跌宕起伏,在競爭較量間,由貧而致富,由富而轉貧。在相遇相錯間,愛恨混雜,悲喜交加。可是,這何嘗不是人生的常態?
關于梁亦清
他身懷絕技,卻甘于寂寞,真愛玉也善琢玉,他將他一生的光陰都奉獻在了水凳兒上,玉沫染白了他的頭發,他卻以鮮血染紅了他最珍愛的作品。他為玉而生,也因玉而死,雖然死不瞑目,但死于鐘愛的事業,也不算憾事。
關于韓子奇
他臨危擔大任,以其果敢智慧拯救了師父的奇珍齋,也作為“玉王”名揚四海,傳播了文明,成就了自己。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在玉器行業叱咤風云的人物,在感情上卻令世人唏噓不已。與梁家一雙女兒的愛恨糾葛成了他一生都無法安寧的所在。而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既不是時代,也不是教規,而是自己的無知懦弱與畏首畏尾。縱然當時為情勢所迫,也不該將感情草草地賦予君璧,這一舉不僅將自己陷入桎梏,也為日后的感情糾葛埋下了隱患,在不懂愛的年齡做出承諾賦予愛,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
關于君璧
對于她,大多數人最深的印象可能就是她的冷漠與苛刻,不錯,她表現出來的確實是這樣的一種形象,可是,于通讀作品后我才發現,她實在太過可憐。幼年喪父,在最需要關愛的年齡里就目睹了家庭的破敗和世態的炎涼,而面對年幼的妹妹和柔弱的母親,她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就立刻為這個家的未來而打算了。之后,雖然與她的奇哥哥結婚,卻連一個穆斯林最普通的婚禮都沒有辦,對于一個女人來說,這始終是一個無法彌補的缺憾。而之后,于戰亂中獨守博雅宅數年迎接回來的卻是早已變心的愛人。她付出了所有的柔情與愛意,卻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他的愛情,而更為可悲的是,奪走這一切的人,竟然是自己看著長大,當做女兒來養的親妹妹。她苛刻冷漠,是因為受的苦實在太多;他棒打鴛鴦,是因為對兒子愛的太深。可惜,這個角色塑造的帶有相當程度的反面性,以至于太多人只看到了她的猙獰,而忽略了她的苦楚。
關于冰玉
她比君璧幸運的多,雖從小喪父失母,卻在姐姐的庇護下得以順利成長,而之后又在姐姐姐夫的幫助下讀了大學。而高傲任性如她,卻置親情與人倫不顧,在姐姐苦守博雅宅時與姐夫私定終身。或許有人覺得,在那樣的亂世中,誰會知道大洋彼岸的博雅宅是否仍然屹立不倒,博雅宅中的君璧是否幸存未亡。可是,事實是在他們互生情愫,私定終身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遠在故鄉的親人,沒有想到她們母子熬過的日日夜夜和望眼欲穿的等待。或許會有愧疚,可是恐怕早已被彼此的溫柔融化了。
關于天星
起初覺得他是一個極其淡漠之人,而越往下讀卻越發覺得他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看似木訥,卻心懷深情,看似自我,卻知道顧全大局。因為至親的欺騙,他失去了深愛的人,他憤怒,抓狂,失魂落魄,可是之后仍然把所有委屈都咽在了自己肚子里,不曾對任何人吐露分毫,面對所有人,仍然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七尺男兒的擔當,這遠比他父親強百倍。
關于楚雁潮
這是一個充滿書生氣息的角色,他有理想,有追求,卻因為家庭背景的緣故而苦苦掙扎不得志。作為教師,他傳道授業解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好的師者。作為愛人,柔弱如他,卻也敢在那個年代沖破禮教的束縛去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內心,向自己的愛人表達心意。算得上是一個好的愛人。但整體看來,他卻沒有太過于鮮明的性格。只像是這一幕大劇的一個陪襯。
關于新月
有人覺得這一角色過于虛假,作者將她塑造的太過于完美,可是我覺得正是由于新月的存在,才讓整部作品有了一絲明媚的感覺。對于這個角色的塑造方式,不應太過苛責,在那樣一個壓抑的年代里,確實需要這樣一個角色讓人們看到人性的美好。雖然她還沒有來得及享受那個年齡應該享受的太多美好,雖然她的未來只是一場美好的虛空憧憬,可是與其他人比起來,她還是幸福的。雖缺失了母愛,卻也得到了父愛,兄長之愛,以及最為純潔的愛情,這樣的愛情,有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覓得。而遺憾的是,在她閉眼之前都沒有見到自己的生母,沒有等到自己的愛人。
新月的死將整個故事推向高潮,而沒有了這個明媚的姑娘,余文便更充滿了悲劇色彩。歷史風云變幻,博雅宅改名易主,幾十年浮沉,時代將整個劇本又還原成了最初的模樣。
遙想當年破落時,智斗商人重振齋,怎一個大快人心。而今家道中落無人問,千金散盡終成煙,怎一個悲苦凄涼。
一本書,以亂世為背景,道出了一個家族的起落浮沉,幾代人的愛恨糾葛,在這里,無論在別人眼里多么卑微或光鮮的角色,都有著自己的幸福體悟與執著追求,與而這一切的背后卻也都有說不盡的苦,道不完的悲。而無論貧富,無論貴賤,此一生都是苦樂參半的。既然人世悲苦逃不掉,何不于悲中求安,在苦中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