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標題黨,這個典型雞湯文的標題,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點開。
說來慚愧,前一篇文章還信誓旦旦地說,一天更一篇,一周更三篇。時隔將近一個月,我總算又開始碼字了。我為什么終于又要碼字,和我今天寫的還真有點關系。
先說說我為什么“沉寂”了將近一個月。其實我一直都算是做事三分鐘熱度,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學習,純屬12年應試教育壓迫的產物。碼字,說實在的,如果不是真的有什么強烈的感情沖擊到我,我可能不會寫什么。因為從小到大,我從來不算是愛寫文章的人,我細膩,但我不文藝。正因為如此,我寫的每一篇字都是震撼到我的。
今天寫這篇文章,因為一個人,我想,她刺激到我了。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一個江南的女孩子。
我還是先說說我的性格吧,如果只用一句話,那就是不甘于現狀想成為God girl的拼命姑娘加時常犯懶的有點小壞的未成年女孩。
我有夢想,膽大包天的夢想。我有激情,可以灼傷我的激情。我有缺點,足以讓我只能做夢的缺點。我有壞心思,一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壞心思。我是未成年,未滿18,也可能永遠都滿不了18。
以上,足以讓這個人刺激到我。
真正的God girl
嗯,我佩服她。她是我的大學同學,來自浙江。(補充:我在上海某一985讀德語,現大一)刺激到我的是她已經被院系推薦成為我們班唯一一個大二就到瑞士某知名大學留學的學生。
看過我之前文章的讀者知道,出國留學是我的夢想。“夢想”這兩個字打出來以后感覺臉疼疼的。我到現在還難以企及的夢別人甚至提早一年實現了。我們學校小語種大多數是大三出國,占全班的一半左右吧。同年也有大二出國的,名額一個。這就說明了她的優秀。
直到看到老師發的通知,我才想起來入學前學姐的確給我們說過,大一下就有出國的機會了,那時的我沉浸在“高中學霸”的名號中,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出國了,向父母“炫耀”著,聲稱我要出國,我要公費出國,仿佛名單上就是我的名字了。但入學后老師大多說的是大三出國,我就忘了這件事。從沒想過機會在離我這么近的地方。
上學期的我干了什么?沉迷在高中“學霸”的名號無法自拔,懷著對未來的無比向往和對各位大神學長學姐的羨慕,以為自己是學習和學生工作可以兼顧的“人才”,一股腦參加了三個學生組織并努力的刷存在感。沉迷熬夜外賣與某寶,學習效率低下。計劃列了一個又一個,實施的寥寥無幾。
結果。專業課績點還行,以為學的不錯,但總是一到考試各種漏洞粗心就暴露,沒有超高分,算是高分吧,績點3.9。可我的其他科就慘淡了。尤其英語和計算機,這么“洋氣”的科目對我有點難度,思政一般,均績3.4。
然后說說申請留學的條件,不少,關鍵兩點,均績3.5以上,年滿18周歲。像我這么虛偽的人,一定以未成年為理由搪塞自己,我為啥不申請。避重就輕,有時候對我還挺有效的。
可我還是受不了啊。我的一個壞心思---強烈的嫉妒心出現了。嫉妒,絕對是我致命的缺點。于我而言排遣嫉妒的辦法就是寫日記,努力平復自己,著實有效。
我想了想,排除年齡,為什么還是是她不是我。
當我還在刷某寶追劇各種磨蹭的時候,她10:30就整理好了睡覺。
當我下午一放學早早在宿舍里享受的時候,她還在圖書館。
當我早上還在補作業的時候,她已經安然地坐在那里翻看一本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看的名作。
當我還在用及其乏味普通的話試圖解釋什么的時候,她已經可以隨意的引經據典(褒義)信手拈來,贏得大家的贊嘆。
當我還在糾結某一個千篇一律的學生工作的時候,她一個人改編的某著名話劇獲得了全校一等獎。
當我還在奮戰第一課單詞的時候,她已經在預習第四課并且在課上能說出各種大家都沒掌握的生詞。
當我周末12點還躺在漆黑一片的宿舍里叫外賣的時候,已經可以從朋友圈里窺探在外面明媚的陽光下她走過的足跡,或古跡,或小咖啡屋,或一句書摘,或一縷感悟。
怎么可以是我不是她?我沒有資格嫉妒她,這樣一個我無法挑剔近乎完美的女孩子。
大學生普遍的忙盲茫與她安然的氣質形成強烈的對比。她像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卻又比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熟。她獨有的安然的氣質讓她脫穎而出。
寫到這,似乎題目有了答案,是別人的成功刺激到你讓你真正努力。但如果我只寫到這,那這篇文章大家就真的沒必要看了。
因為這樣的人只是一個窺探別人生活的人,一個用別人的成功鞭策自己的人。這樣的人絕不配擁有最終的成功。
那我說上面那么多豈不是廢話?倒也不是,至少我分析了這個問題---為什么是她不是我,我要怎么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哪怕晚了一年。
追根究底,我不是真正的努力。“努力假象”可能只是我自我安慰的一個途徑。
不是所有的上課附和老師就是聽懂了,不是所有的筆記作業解決了就是學好了,不是所有的課內差不多就是完美了。也許,你的滿意只是別人的最低標準。上了大學的我們,都應該時刻告訴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是什么讓我真正努力?我想,我還會挺直腰板,說,是我的夢想讓我真正努力。她很棒,我也不是那么差。有夢想,才能褪去活著的表皮,去生活。
拼命的姑娘,運氣總不會太差。
我是God girl。第三篇文章,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