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閑的時候聽李鳴老師的錄音,就當作治療了。
上課的時候,老師允許錄音,不過不同意傳閱和散播。只是給我們復習用。
網上好多李鳴老師的語錄,頗為有趣,轉來給大家看看。
●? 心理治療理論的本質,實際上既是:如何看待人性。
●? 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比研究人本身更能激發人的興趣了。
●? 精神分析治療就是使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診斷即是尋找潛意識的癥結。
●? 人的定義是:具有意識的,有理性的,有道德良知的生物。如此推論,我們及我們周圍的許多人就很難成其為人。
●? 語言是為了交流,而人們說話總是在設置障礙。來訪者說什么就治療什么總是錯的。來訪者是來迷惑你的,說的都是假話,他越痛苦就把它埋得越深,防御就是扭曲。
●? 從來訪者與咨詢師的互動關系可以比較準確地了解來訪者。
●? 精神分析可以從不可改變的因素、心理發育、防御機制、情感、認同、關系模式、自尊、病態信念等八條途徑入手
●? 要讓來訪者產生不協調,引導他看到自己的不協調。而人總不愿意自己的錯誤被別人發現。
●? 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于早期互動的失敗。
●? 中立就是說廢話,而一說廢話來訪者就會投射。
●? 心理治療是背后有理論支撐的言談舉止。好的問題背后一定有理論假設。
●? 腦子里沒有的東西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內部成像左右我們的視線。世界毫無意義,我們賦予其意義。
●? 設置是為打破而設置的。打破的原因比設置更重要,一打破機會就來了。
●? 精神分析就是使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一到意識層面就會有療愈效果。
●? 凡是忌諱的東西就是常想的東西。
●? 人是體驗的總和,是過程不是目標,路上才是人生。注重過程就是生活,注重結果就是等死,因為死亡是最終結果
●? 找對象首先要使內部成像清晰起來。內部成像不清晰,要么找不到,要么全都是;內部成像太清晰則找不到對象,因為本來就沒有。一般人都是找一個有點相似的,修修補補將就。
●? 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沖突中消耗殆盡。在安全中孩子就能探索。足夠的寬容,允許不良;足夠的堅定,糾正不良。
●? 青春期的孩子要把自己和父母或父母所期待的形象區別開來,知道自己是誰。
●? 成人想留住青春,這本身就是一種幼稚。青春有什么好?青春全是沖突和麻煩。
●? 愛是超越自我的局限性,冒險與另一人發生親密關系,自我認同和他人的認同融合一體,這其中有自我犧牲,是一種永遠抑制內在分裂的互相獻身。沒有自我就不敢愛,“我拿什么愛你?”
●? 越高智商的人防御越強,理論上父母越聰明孩子越笨。農民的孩子更有自主性。
●? 按感情辦事就是按童年期的感覺辦事。越重大的決定越感情沖動、退行。我們都生活在我們的童年,以后再也無法改變。
●? 完美的男人,在男性中有女性的氣質。
●? 我們渴求永生、依恃和有序,但世界是一團亂麻,上帝死了,生活無常。生命是不公平的,痛苦和死亡不可避免,無論與別人多么親近,我們必須孤獨地面對人生。
●? 當面臨重大事件(死亡、金錢、性)時,我們就會做自己了。當生命剩下最后的時光,當你處在生存的邊緣,當你有震撼體驗時,你就會開始轉向內心尋找意義了。
●? 人們紛紛試圖用緩解社會性孤獨(alone)的方法來緩解存在性孤獨(lonely),而只有思想的充盈才能使我們可能忍受存在性孤獨。
●? 當人們無所事事時常會感到存在的空虛。通過做實事、感受價值和承受痛苦可以幫助當事人發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陷入痛苦常能催人深思,處理困境能促人尋找自我,超越自我,從而發現和體驗生活意義。歸根結底,這是一種對自身以外的存在的投情。只有在創造,在愛,在工作中,才能體驗意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