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老師推薦投資讀物:馬爾基爾《漫步華爾街》和瑪麗·巴菲特《巴菲特方法》英譯《Buffettology》中信出版社2008出過《巴菲特法則》。
巴菲特的忠告:
不要玩那些危險的股票;不要在股市上做危險的事情;不要為了不切實際的回報而冒險;
段永平vivo創(chuàng)始人:不聽勸的人缺乏投資的智慧。智力、知識和智慧其實是兩回事;
巴菲特老爺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常識,常識有時候恰恰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東西。
巴菲特從來不畫K線,不相信什么股評,很少看《華爾街日報》,瑪麗在書中講到,巴菲特投資首先是依靠常識。他會經(jīng)常到百貨店逛逛、到街上看看、看看有多少人買東西,貨架上都有那家公司的商品,他對公司的判斷都是來自樸素的常識。
吳軍老師的一個朋友向巴菲特請教成功的道理,巴菲特回答是首先,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遠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遠不要用杠桿投資。
怎么理解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呢?巴菲特放棄了非常多的投資機會,原因是他看不懂那些行業(yè),但是這沒有妨礙他獲得超高的收益回報。我們今天很多人都是這樣子,他們看到別人掙錢很快,自己也心里犯癢,也要去嘗試,但又不肯下功夫?qū)W習(xí),這就是在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不做空股票。做空股票在中國是不被允許的(在中國大陸,你不能在沒有中石油股票的前提下,先賣掉它,等它價格下跌后,再買進平倉)。做空股票的危險在于,股票上漲在理論上講是沒有盡頭的,你一只股票的損失就可能達到無窮大,以至于全部的資產(chǎn)來平倉。第三,使用杠桿雖然在股票上漲時能放大收益,但下跌的時候也會損失很大。人們在掙了錢總是誤認為是自己的本事,然后欲望膨脹,在賠了錢就歸結(jié)于大盤形勢不好,而不是追究自己的過失。
吳軍老師的另一個朋友向巴菲特請教人生問題,關(guān)于人如何平衡進取和穩(wěn)妥?巴菲特的回答是人一生不要兩次富有。什么是兩次富有?你通過努力,創(chuàng)業(yè)成功,富有起來。接下來又去冒險失敗,失去了財富,但是又通過堅忍不拔的毅力,再次東山再起,創(chuàng)造輝煌,這就是兩次富有,兩次峰值之間有一個低谷。低谷對于人來說總是有的,但不是從富有變成窮光蛋,這不僅缺乏智慧,也讓人生活變得很糟糕。從最終結(jié)果來看可能錢并不少,但是從他的家庭生活、家人生活、他的心態(tài)都可能會不健康,不愉快。我們看到很多人,在事業(yè)上算是成功者,但生活上是失敗者,原因是他們因為自己的貪婪,經(jīng)歷了不必要的失敗,以至于本可以更多地分配給生活和家庭的時間都用于東山再起了。因此巴菲特地建議是少犯錯誤比多幾次成功更重要。
最后吳軍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對于一個工薪階層來講,投入到股市的那點錢,即便按照股市平均回報增值,一年有個十幾萬,也就如此。但是把時間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投入到最擅長的事情)不斷做出更大的貢獻,不斷被提升,每年的回報遠遠高于那十幾萬,或者創(chuàng)業(yè),可能成就更大。因此拓展巴菲特的觀點,對于大部分人來講,最好的投資是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因為這是我們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