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長時間以來,不知為何,都沒有看電影的心情,看電影絕對是需要心情的,要能閉上嘴巴,才能安靜的進入到電影的悲歡離合里去。下午送完女兒回來,又洗了衣服,有點累了。臺燈的光影下坐在了電腦前,頭腦中忽然映出了看《肖》的念頭,就看吧!
??? 看完了,想寫點什么,我應該看得很認真吧,一氣呵成的看完了,躺的姿勢一直沒變,現在脖子有點酸了。
??? 冰冷的監獄,殘酷的折磨,漫漫的監禁,這些都應當是寒冷的,但是這個電影給我的感覺卻挺溫暖。最后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結局讓人覺得有點啞然失笑。不過想起我之前信奉的一句話:只要結局是好的,故事就一定是好故事。
?????電影著筆較重的讓我印象深刻的關鍵詞是希望和自由。他充滿希望的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原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一個無期徒刑的人的希望所迸發的力量讓人感到一種震撼。對自由,我想身體的自由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心靈的自由,就像安迪所說:我們的身體在高墻之內,但是我們還有心。
?????信念的力量,的確很偉大,但是首先要有信念,要有信念的方向。安迪的信念就是自由,所以他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友誼的力量,安迪和瑞德的友誼,和獄友的友誼,也是影片的溫暖的來源。啤酒,閱讀,向上的力量讓朋友靠近安迪,直至自由的沙灘上。
?????我感到印象很深還有那個老布的死去,這位在監獄里面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一旦離開監獄竟然沒有半分的欣喜,而是選擇了死亡。自由,現實的社會,對他而言,竟然似沒有圍墻的監獄,比有圍墻的監獄還要可怕。半夜驚醒,因為恐懼而睡不著。沒有人引導,沒有同類,無法適應這陌生的世界。人的適應性真的是驚人,不管是怎么惡劣的環境大概都能適應,當一個人在一個環境中習慣,再要改變,哪怕是去一個更優越的環境,但還是要戰勝自我,但是真正能戰勝自我的人似乎并不多。所以很多人很多人寧愿在習慣中不滿抱怨委屈憤懣,也不愿走出這個無形的“肖申克”。
????圣經是其中一個很戲劇性的道具。信仰,經常聽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沒有主,沒有安拉,沒有釋迦牟尼。現在大家的信仰似乎和監獄長一樣——錢,無可厚非,如果錢能讓人幸福的話!我信仰什么?讓我信仰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