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芒耀的油畫世界》連載18】
【回顧(十一)分配武漢】
徐芒耀在武漢市衛生防疫站宣傳科的工作內容,是繪制衛生宣傳畫,接受衛生宣傳方面所需的一切繪畫任務。
在工作上,徐芒耀相信自己不會有什么問題,肯定能做得出彩。但對于自己的專業發展,徐芒耀卻有所憂慮,因為對于一個美院附中的畢業生來說,四年的學習,基本上是學了一些基礎知識,無論是素描、色彩,還是水彩或者水粉,涉及的都是繪畫基礎。若要想繼續提高,就不能安于現狀,而需要在繪畫技法上進行深入的自學與研究。
考慮到造型藝術的根本是造型能力,徐芒耀依舊按照啟蒙老師早時為他所制訂的方案,即素描繼續,不要停,改連環畫臨摹為連環畫創作。
通過多年不間斷的速寫與素描練習,1973年,徐芒耀開始創作連環畫。先后給出版社創作了二十三套作品,盡管篇幅長短不一,但全部發表了,創作連環畫成為徐芒耀自修的主課。
期間,徐芒耀對油畫的練習也從未間斷,盡管在美院附中并沒有真正進行油畫的專業訓練。但對徐芒耀來說,他學習美術就是為了能畫油畫。而宣傳畫的創作,并不需要用油畫的形式來表現。這讓一心想畫油畫的徐芒耀有些煩惱。
怎么辦?當時,徐芒耀在繪畫作品數次發表與參展之后,在當地已小有名氣,甚至一些文藝團體有調人之意,但是單位不愿意放人。徐芒耀借這個機會,向領導提出專業不對口,謊稱在美術學院附中專攻油畫,防疫站的工作學非所用,以不愿意放棄專業為由提出調離。誰知這一招卻給徐芒耀創造了畫油畫的良好條件。領導答應從今以后宣傳畫就讓他用油畫材料來畫。
徐芒耀試畫了幾幅宣傳油畫,得到領導首肯后,開始用油畫來畫宣傳畫。這樣一來油畫工具和材料,可以不間斷地供他使用,從此徐芒耀開始了畫油畫的練習。
只要工作一完成,徐芒耀便趕到一群油畫愛好者的聚集地,一同面對模特寫生。愛好者中有電影院美工、工廠工人、中學美術教師及文化館美術干部。有時會有人將自己搜集到的蘇聯雜志上刊登的油畫拿出來,供大家作畫間隙欣賞、討論。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時間也過得很快,但徐芒耀發現相比自己的畫畫水平,進步的卻很緩慢。為此,徐芒耀也少不了一些煩惱和迷茫,但也苦于沒有更好的辦法。
遠學大師,近學一些專業前輩。徐芒耀在一些他們的油畫作品中發現,每個人的油畫都有所不同,可以看成是不同的解讀或者是理解。有的畫得很真實、逼真,給人的感覺能力很強。有的畫得是一種感覺,感覺像,不一定畫得完全一樣,但是會讓你感覺畫的就是這個東西,而且很生動。
徐芒耀覺得應盡力把真實的物象完全一模一樣地搬到畫面上,在認識和理解物象的同時,轉而提取對象的氣質與精神,讓人看了你的畫,能感受到自己所尋找的那種感覺。這就是所謂的創作,是一種提煉和升華。齊白石也說過,繪畫之妙就在于似與不似之間。當然,你要是畫得完全不像,那就說明你功夫沒到家。
這種感覺,在徐芒耀看到畫報上介紹國外油畫大師的油畫作品時,感受很深。
他們用最精準的筆觸,把最能表現形象特征的東西提煉出來,由此獲得最好的視覺效果。徐芒耀認為這才是一種高超的寫實的手法,知道如何抓住最主要的東西,用最簡練、最概括的筆觸來表現,最后給人的感覺就是真實的。
徐芒耀在自學畫油畫的那段時間里,也一直在追求技法的提高與理解的深刻,不僅要追求畫得準,而且要重視感覺,比如金屬的感覺,人的眼神的感覺,有些東西深入刻畫,有些則削弱對比,對這個度的把握,讓徐芒耀樂此不疲。
【誠邀繼續關注《徐芒耀的油畫世界》連載19】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