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 讀書筆記
1.有個猜想: 其它物質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在緯度低的地方生活的人,更大概率比在緯度高的人長壽。
這里面主要的機制是,低緯度地區,白天的時間長度相對恒定,變化不大,而且氣溫相對高一些,人們有更多機會在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接受日曬,一方面導致大腦分泌更多 serotonin, 對穩定情緒非常有好處 ; 另一方面白天分泌 serotonin 多了,晚上天黑以后也會自然分泌更多 melatonin, 更容易入睡,睡眠質量高。 另外日曬對于體內分泌維他命 D, 提高骨密度,非常有幫助,只是要注意不要長時間直接暴曬 (涂防曬霜) ,否則會增加皮膚癌風險。
現代都市人的最大問題時,長時間在缺乏陽光照射的室內工作,因此 serotonin 嚴重缺乏,情緒不佳,晚上又睡不好,如果再加上暴飲暴食,就會加劇肥胖和體內荷爾蒙分泌不平衡,然后陷入這個坑里出不來。而這一切,都來自于缺乏日曬下的長時間戶外活動。
也許對于憂郁癥和肥胖的有效治療方法是,到北緯二十五度以南的地方,在某個菠蘿,咖啡或其它經濟作物的莊園里,每天在太陽底下義務勞動兩小時,藥到病除。
2.也許明后兩年,視頻紅利應該還有,工業品網商應該抓緊做,甚至說的極端一點,把所有的推廣全部停下來,只做視頻和直播,也不失為一種上上之策。
為何要強調到極端?因為視頻和直播這兩種推廣戰術,從見效周期看,目前是各種推廣渠道里最快的,而且它們一直在建立信任度。做信任,是視頻和直播最厲害的招數,應該沒有比它們更厲害的了。
天天做視頻推廣,天天在建立個人IP和網絡信任,三年必在個人的網絡品牌上小有成就,至少生意應該不錯,一個人的工業品年銷售應該達到一千萬吧。
工業品就是“一個人的戰爭”,做到年銷售一千萬,按照“不做窮人生意”的標準,稅后收入應該在200萬左右。
3.人在同一個環境呆久了,會把那里的所有行為規范,還有各種現象甚至毛病,當作理所當然,甚至必須接受的。
只有定期不斷更換到一個差別很大的環境,才能發現原來環境的毛病,局限性和問題癥結所在。當然同時也能發現原來環境的某種獨特的優點。
4.有不少調查發現,戶外活動時間多的人群,近視眼發病率明顯比普通人低。眼科學家解釋,說是多出來日曬的時間,陽光會通過眼睛刺激大腦(所以要少戴墨鏡),催生人體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會抑制"眼軸"變長,因此保護視力。另外絕大多數人戶外活動的時間很短,根本不到可以引發白內障的風險。
5.“選擇和什么樣的人交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們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對生活的態度,以及看世界的角度。”
現在越來越贊同“最好的風水是人”這個觀點,身邊的人不對,會影響自己所有的運勢。?
6.美國不是美國人的美國!美國是全球精英的美國。
上海也不是上海普通人的上海,上海的普通人生活的很悲催,就是螻蟻而已,螺絲釘模式。上海是全中國精英群體的經營。
第二部分? ? 日記
今天在寫CW報告,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數據及細節,問主管他說隨便了,別寫太復雜,簡單羅列一下就好。
我說這是年終報告,哪能敷衍了事,再說我寫得好你也有面子啊,別人只認得你而不會在乎這是誰寫的。
科室小妹接著說姐這句話好像我上次也有聽到。是的,上次寫上半年報告時我寫了8頁紙,主管也強烈反對,說寫太多領導是沒有時間看的。
這不,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半年的時間又過去了。
我不知道人到了一定年紀,因為精力跟不上了,對工作就是另種不上心的態度,上班就看抖音上的美女或者阿貓阿狗度日,另一邊卻叫嚷著說自己不會打字跟不上時代。
對于這種姿態,我也覺得有點無奈,不過我內心還是持包容的態度,他是元老級的人物,有放縱的資本。而且我對他凡事還是持尊重的態度,這是職場規則。
在科室里,我也算一個老人了。如果50歲退休的話,也就5、6年的時間。但對待工作,我還是盡量保持認真對待,盡善盡美。對待年輕人,也盡量保持謙和。
畢竟,我們每天和同事相處的時間比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還長,創造一個友好的辦公環境,能夠保持好心情并促進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