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

文/王寧子

省戲曲研究院晚上要來鎮上演出了,海報一出,整個小鎮頓時沸騰了。人們爭相告知,生怕錯過這個好機會,那喜悅的心情不亞于過年。 男人早早下地,使出渾身的勁揮舞著鋤頭,心里想著早點干完,不能錯過今晚的好戲。女人早早地做好晚飯,抱著孩子站在路邊眺望,希望男人快點回來。

吃完飯,女人也來不及收拾碗筷,取出柜中那件最愛穿的白底紅花的上衣,在鏡子前打扮著。男人罵罵咧咧多嫌女人婆婆媽媽,女人則不屑地撇了撇嘴。三個娃今晚也不像往日那樣早早入睡,而是仰著小臉哀求著:讓我們也去吧,我們一定聽話!經不起三個娃死纏硬磨,無奈,兩口子只好拖家帶口全家上。

一家人喜滋滋地來到鎮中心的戲樓外,那兒早已站滿了四村八鄰前來看戲的人們。再看那個熱鬧,有賣瓜子的,賣柿子皮的,還有那爆米花的也來湊熱鬧。最小的三兒吵著鬧著要吃柿子皮,倆女子也跟著起哄,男人手伸進口袋摸索了很久,摸出幾張毛票,數了數錢,看了看孩子,大聲吼道:就這一塊錢,你們是想看戲,還是想吃柿子皮?嗯,咋忘了來時咋說的?孩子們被鎮住了,一時間,鴉雀無聲。女人這時摸摸孩子的頭,無奈地說:乖娃,不吃那東西,那可臟了!我們看戲去,臺上有大花臉呢,美滴很呢!說罷抱起碎的,兩女子也不敢再做聲,各自拽著母親的后衣襟,一走三回頭地跟著母親向售票處走去。

進了戲場,里面人頭攢動,就好象正月十五看社火那樣的場面,小孩子到處跑,大人們一邊追著,一邊大聲叫罵著:驢日的,再跑,就讓人販子把你抱了去!

年紀大的老人,手里拿著小板凳,嘴里叼著煙鍋,火星兒在快活的閃爍著!大媽大嬸們三三兩兩相互拉著家常,談論著東家長西家短。那些小青年在臺下,三個一堆五個一群,相互嬉笑著,一雙雙渴望的眼睛在人群中四處找尋著·····

隨著鑼鼓家什一陣叮叮咚咚地打開場,大幕徐徐拉開,戲開演了。

女人摟著兩女子,看的津津有味,男人摟著最小的心尖尖兒。三兒一邊看著一邊用手指著臺上的演員,問父親:那個穿花衣服的是誰?那個紅臉的又是誰?男人只顧著看戲,不耐煩地低吼:只看別問,給你說也是白說!三兒求助似的看了看母親,但她被劇情深深吸引住了,沒有理會兒子,無奈三兒只好做罷。

臺下最癡迷的莫過于懂戲的內行,每每到劇情精彩的唱腔,臺下必有忘我的跟隨著,小聲跟著臺上的演員一起唱。每每此時,忘我的唱腔定會惹怒周圍看戲的人,有的小聲嘟囔,若是這人繼續我行我素,定有人忍無可忍高吼:“唱錘子捏,還讓人看戲不,有本事臺上唱去!”膽小的聽到這話即刻住嘴,若是奉上脾氣暴躁不怕事的二桿子定會回敬:“叫喚錘子捏,吃的飯少管得事多!爺奏要唱,你有本事來來來,給你驢慫個膽,來把爺嘴縫上!”周圍想看戲的鄉黨此時定會好言相勸,兩邊各勸幾句按下火氣。若是兩邊都不松火,定會甩開膀子劍拔弩張。戲臺下因此引起小范圍的騷動,但絕不影響臺上的演員。

男人按捺不住好奇,站起來伸長脖子想看看究竟,不料卻擋住了后面觀眾的視線,后面的人不答應了:喔誰,人家看戲又不是看你,趕緊坐下!女人連忙撴住男人的袖子示意坐下,末了一句:把娃看好,看把你勞死咧!

此時坐在遠遠的婆娘們被告知自己的男人惹事了,連忙從人群中擠過來,各自拉住自己的男人在他的脊背拍打幾下按火:“羞人咧,咱看戲來咧不是讓你打錘來咧!走走走,跟額坐那邊去?!眰z男人此時一邊裝著牛逼的樣子罵罵咧咧,但還是順勢和自家女人離開“硝煙戰場”。一切又恢復原狀,臺上依舊精彩,臺下依舊癡狂。

正當臺上的戲演得最精彩時,臺下的小青年們不知是那個慫滴眼一聲口號,臺下瞬間擠成一團。叫喊聲,哭鬧聲連成一片。臺上的戲也無法再繼續演下去。男人一邊抱起三兒,一邊大聲喊著:娃他媽,操心好孩子!倆女子嚇得大哭,但還是機靈地緊緊抱著母親的腿。

臺上這時出現了一幫維持秩序的,其中一人大聲喊著:鄉親們,不用擠,安靜安靜,只有好的秩序我們大家才能好好看戲!臺下的人們只管喊著,擠著,沒人理會。臺上的人看了實在沒法,只好拿出殺手锏,一人手持一根竹竿,毫不留情地向人群揮去。臺下頓時一陣叫罵聲,有罵娘的有被打著胡叫喚的。更有不幸被打破頭,一邊捂著血淋淋的傷口大聲叫罵一邊夾著馬扎子倉皇擠出人群,飛也似地逃出戲樓。

但很快,臺下秩序漸漸好起來,人們各自小心翼翼地找回自己的板凳,找回被擠掉的鞋子。男人一手護著三兒,一手揉了揉被打疼的頭,小聲地問女人:你還好吧,娃怎樣?女人嚅嚅地說:還好,放心吧!

臺上鑼鼓家什又一次開場,戲又開演了!人們忘卻了剛才的不快,又跟著臺上的演員小聲的哼唱著,有的用手在自己的腿上打著節拍,竟自陶醉在這歡樂之中!

每場大戲總免不了幾次這樣的“暴亂”,但無論臺上怎樣瘋狂揮舞竹竿,也趕不走臺下執著的戲迷。

隨著大幕一合,戲散場了。臺下喧鬧起來,有被竹竿打傷了的,這時,好像才有了出氣的機會,拾起腳下當板凳的磚塊,奮力地向臺上扔去,有叫好的,有責怪的。老人們則是安然地裝上一鍋煙,慢悠悠地提著板凳向外走去。人們一邊走,一邊談論著今晚的戲演的如何,絲毫看不出有什么不悅!

女人兩只胳膊夾著板凳,回頭叮嚀女子:跟著媽,小心點!倆女子依舊緊緊拽著母親的后衣襟,隨著人流緩緩向外走去。男人看著熟睡的兒子,親了親他那像紅蘋果似的小臉,愛憐地說:“大的親蛋蛋兒,戲完了,咱回家咧!”

四年前拍的照片

2018年5.25修改

戲曲研究院要來鎮上演出了,海報一出,整個小鎮頓時沸騰了。人們爭相告知,那喜悅的心情不亞于過年。

吃罷晌午飯,男人頂著艷陽下地,想早早干完隊上派的活兒,顧不上抽煙歇息,使出渾身的勁兒掄著鋤頭。要是平時,男人會趁著歇息的空兒抽完一鍋煙,站在田埂上扯開嗓子,撂幾句野腔驚飛幾只麻雀。每每此時,女人會笑話男人,沒有秦腔就活不成。男人說煙鍋提神秦腔解乏,沒有這兩樣東西干活沒有力氣。

惦記著看戲,女人麻利地做好晚飯,抱著娃焦急地站在門樓下眺望,遠遠聽到男人和鄉鄰插科打諢的嬉鬧聲,趕緊回家舀飯。吃完飯,女人來不及收拾碗筷,男人也顧不上抽煙消食,三個娃聽說要去看戲,興高采烈地蹦著笑著。

天麻麻黑,戲場外早已擠滿了四村八堡前來看戲的人們,幾個小販在燭光下兜售著商品。三兒吵著要吃瓜子,倆女子也跟著鬧著。男人從口袋摸出幾張毛票,手指湊到嘴邊蘸了唾液,仔細數了數,厲聲道:票還沒買,還想不想看戲?!嗯?!娃們被鎮住了,誰也不敢再鬧。女人抱起三兒,在他臉上親了一口:額娃乖,咱看戲走,臺上有大花臉,美滴很呢!

初夏的夜晚涼風習習,戲場內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戲樓在燈光的映襯下猶如節日般喜慶。娃們興奮地跑著鬧著,總有調皮的被大人揪著耳朵拽回座位;老漢們早早占好位置,叼著煙鍋,火星兒在人群中快活的閃爍著;大媽大嬸們擠在一起,眉飛色舞地拉著家常;姑娘們站在戲樓下,笑盈盈地招呼著同伴;小青年三個一堆個一群,相互嬉笑著,一雙雙渴望的眼睛在人群中四處找尋;幾個調皮的頑童,從戲樓圍墻的豁口處一躍而下,快速融入人群,引來戴著紅袖章的壯漢一陣笑罵。

男人坐在人群中,遇見熟人總會站起來大聲打招呼,女人見不得男人這樣,撴了撴他的袖子低聲道:看把你漲死了,不就是看個戲嘛?!兩個女子興高采烈地站著凳子上東張西望,三兒一遍又一遍問媽媽,大花臉咋還不出來,女人被問的不耐煩,將三兒丟進男人的懷里:去去去,讓你大帶你去看大花臉!

男人架著三兒從戲臺下擠出來,長噓了一口氣。后臺處,圍滿了看熱鬧的大人娃娃,一個個抻長脖子好奇地向里面張望。后臺上,有描眉畫臉的,有整裝收拾布景的,也有裝束好的旁若無人地吊著嗓子。戲臺兩邊文武場面的伴奏人員,試音調弦各自忙碌著,有幾個淘氣的頑童躍上臺想一看究竟,被執勤人一聲怒吼轟了下去。頑童一臉不悅,一邊跑一邊齊聲喊著那人的綽號。頓時,哄笑聲淹沒了那人的的笑罵聲。

到點了,激昂的開場鑼鼓敲了一遍又一遍,在悠揚的秦腔曲牌下,大幕徐徐拉開,戲開演了。臺上上演經典的秦腔劇目《周仁回府》。三兒在男人的懷里邊看邊用手指著臺上的演員,扭頭問男人:大,臺上咋么大花臉?男人只顧著看戲,無暇顧及三兒。三兒失望急了,從男人懷里掙脫下來,霸道地撥開兩個姐姐,撲進女人懷里告狀,女人扭頭狠狠地剜了男人一眼,然后摟著三兒,指著臺上的演員為他講解。

常言說唱戲是瘋子,看戲是瓜子。臺下最癡迷的莫過于懂戲的內行。演員唱的動情,觀眾會被帶進劇情,臺上笑臺下也笑,臺上哭臺下也會抹淚。每到膾炙人口的唱段,臺下的哼唱聲此起彼伏。有人不滿嘟囔:包唱咧!覺得自己失態的趕緊賠笑。但臺下總有人我行我素,那自我陶醉的哼唱聲激怒眾人:唱錘子捏,還讓人看戲不,有本事臺上唱去!那哼唱者也不松火,站起來指著對方:叫喚錘子呢,你買票進來額不是翻墻進來的!額奏要唱,你有本事來!來!來!給你慫個膽,來把爺的嘴縫上!話音未落那邊已經眼中噴火??磻虻挠^眾你一言我一語好言相勸,兩邊各勸幾句按下火氣。若是兩邊都是二桿子,戲臺下劍拔弩張,但絲毫不影響臺上的角兒。

坐在遠處的婆娘被告知自己的男人惹事了,急忙從人群中擠過來,拉住自己的男人在他的脊背拍打幾下笑罵道:羞先人咧,咱看戲來咧不是讓你打架來咧!兩個男人自知理虧,但還是牛逼轟轟地隨著自己的女人離開“戰場”。

一切又恢復了原樣,臺上的精彩繼續。小鎮是遠近聞名的戲窩子,面對臺下懂戲的內行,演員們絲毫不敢馬虎。不愧是省劇團,演員們扮相俊俏唱腔優美,將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臺下的觀眾無可挑剔。他們為周仁夫妻的義舉而鼓掌,為嚴年的奸詐而憤憤。就連三兒也看出了名堂,指著臺上的嚴年連聲叫著“他是個大壞蛋”。

臺上精彩紛呈,而這一切,與臺下的小青年無關。他們在臺下轉悠著,借著昏暗的燈光找尋著。逢見心儀的姑娘,打幾聲刺耳的口哨,撿幾塊胡基蛋兒,揚手向目標飛去。胡基蛋兒落下,惹怒被擊中的觀眾,招來一陣陣謾罵。使壞的小青年并不還口,隨手又抓起兩把胡基蛋兒,奮力拋向人群,所到之處,驚叫聲一片。被激怒的觀眾站起身,朝著襲擊的方向叫罵著揮舞著拳頭。愣頭青們也不是省油的燈,嚎叫著向臺中間擠去。瞬間,人潮如決堤的洪水,臺下亂作一團,慘叫聲哭喊聲連成一片。男人一邊抱起三兒,一邊向女人喊著:不得了了,趕緊把娃操心好!倆女子嚇得大哭,緊緊地抱住媽媽的大腿。女人在瘋狂的人群中被擠的披頭散發,她不顧一切地摟著孩子,帶著哭腔喊道:不要擠了,不要擠了,我這有碎娃!但誰也不會聽到女人的哀求,大家各自惦記著親人,在擁擠的人潮中流中掙扎。女人放棄嚎叫,用盡力氣頂住一撥又一撥人潮,像老母雞一樣護著兩個孩子。

臺上,演員們被這一幕驚呆了,文武場面戛然而止,從幕后沖出一幫維持秩序的,其中一人大聲喊著:鄉親們,不用擠,安靜安靜,只有好的秩序大家才能好好看戲!臺下的人們只管喊著擠著,誰也不會理會。頓時,整個戲場人聲鼎沸,娘哭娃喊。面對失控的人群,執勤人如夢初醒,趕緊奔向后臺,出來時人手一根長長竹竿,一邊喊著一邊毫不留情地向人群揮去。長竿在人群頭頂上揮過來、掠過去,人群如風吹麥浪,臺下慘叫聲叫罵聲和哄笑聲四起。燈光下,一張張驚嚇的、壞笑的、幸災樂禍的臉盡情扭曲著,人人都如大海中一葉孤舟,被狂風巨浪卷進一個又一個漩渦。有不幸被打傷的,捂著頭倉皇擠出人群,飛也似地逃出戲樓。

盡管臺上有執勤者不長眼的竹竿,盡管臺下如戰場般危險,但執著的人們誰也不想錯過這場精神大餐。畢竟,那些都是難得一見的名角,為了看這場戲是狠心才來的,三毛錢一張戲票,得花多少力氣流多少汗水??!許是因為臺上的勸慰和人們看戲的急切心情,許是因為臺上臺下的都沒了力氣,漸漸地,臺下的潮水慢慢趨于平靜,吶喊聲小了叫罵聲小了,人們小心翼翼地摸索著,找板凳的找鞋子的,找到的興高采烈,找不到的索性光著腳,或隨手摸到一塊磚頭當板凳,或蹴著,或順地盤腿而坐只等著好戲再次登場。男人一手抱著三兒,一手揉了揉額頭的包,小聲地問女人:都好著?女人長噓了一聲:還好,放心吧!

臺上鑼鼓家什又一次響起,戲又開演了!人們忘了剛才的恐怖與不快,又跟著臺上的演員小聲的哼唱著,用手在腿上打著節拍,搖頭晃腦地陶醉著……

一場戲總免不了幾次這樣的“暴亂”,但癡迷的觀眾為了看戲,也是豁出去了。唯有戲完了,那些被打傷了的人,才有了出氣的機會,拾起腳下當板凳的磚塊,憤恨地向臺上扔去,有叫好的,也有責怪的。老漢們夾著板凳吧嗒吧嗒地抽著煙鍋,大媽大嬸們相互攙扶著,人們邊走邊議論著精彩的片段。三兒在男人懷里睡得香甜,女人叫醒兩個女子,跟在男人身后隨著緩緩的人流向戲場外移動。

時光如梭,一切恍如昨日。男人一夜間老了,那座戲樓還在,但再也沒有從前的場景。

時代變遷,隨著小鎮被納入新城區面臨拆遷,男人再也沒了扯野腔的地方。雖說每天隨身聽不離身,戲曲臺每天都能看到名家精彩的劇目,但男人總會隔三差五去南門口,和老哥們坐在斑駁的樹蔭下,抽著鍋煙諞著閑傳,不經意間話題就會回到從前,回到燈火通明的戲樓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時光像針尖上的水滴悄然而有節奏地流逝,驀然回首,才發覺那么多的日子早已過去,只留下一些片段珍藏在記憶里。 這兩天看...
    言莫邪閱讀 618評論 0 3
  • 我平時向來不喜看戲的,但盡管如此,兒時也去陪爺爺奶奶去過幾次,先不說目的是什么,但...
    已經離去閱讀 480評論 0 1
  • 今天和母親去三姨蘋果地里幫忙,累了,我坐在地頭休息,下面地的一對小姐弟溜達上來,看樣子是想上來玩。姐姐二年級,弟弟...
    大熊bear閱讀 462評論 0 1
  • 當我們交流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內涵和外延一致,不然就容易造成表達的不一致
    淄川DDM趙鑫閱讀 29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