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所提供的自由連接模式、信息共享模式和移動互聯網所導致的資源碎片化現象,已經深入人心了。這里,我們不再做過多論述,而用它們作為一個基礎,來討論后面的問題。
2017年是個很神奇的年份。配合這個年份所對應的另一數字1990,我們來算一算。沒錯,年紀最長的90后們在現在已經27歲了。90后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對于互聯網生活的理解以及依賴,是70,80后不容易想象和度量的。而在25-27歲這個年紀的90后精英里面,有一部分人,在讀博士。另外在1995年出生的同學們,馬上要開始讀碩士了!九零后最末幾年的小伙伴們,已經上大學啦!(為什么我們要提這一部分人,且往后面看)
現在來看看當下博士生的待遇,一個正常博士生的待遇,不吹不黑,在學校和導師手里拿到的補助一共大概是2000-4000每月。這個數字當然還不含住宿費。大家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這個收入和城市基層服務人員的收入差不多。對于一個碩士生的待遇,更不用說了,拿到了大概是博士生的一半。本科生嘛,對于本科生,學校好像不給錢。。。。
那么作為90后的互聯網一代,他們能不能忍得住這個狀態?這個收入能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我相信一部分人能忍得住,我也更有理由相信一部分人忍不住!相對于80后的學長們愿意做兼職家教或英文教師來補貼生活,90后們的網絡原住民優勢將給予他們新的視角。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硬件設施已經足夠給這些90后的同學們提供他們需要的資源以及平臺!他們將作為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的高質量碎片資源出現在社會上。而這部分資源的挖掘成本非常低。因為對于一個博士、碩士或者本科生來說,他們自身的時間彈性,自由度,都非常的高。另一個,這一部分人的最大特點,是自己的學歷背景。
網絡上當然有很多聲音在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現在大學給我們提供的知識以及技能與社會脫節。這句話說得有道理,但未免也太偏頗。我有理由相信,讀大學、讀碩士和讀博士的人不一定是他們年齡層次里最精英的一批人;但我也很確信,他們同樣也是有水平有態度有才華的一群人。在這里我們將其定義為,內容精英。
我們在國家統計局拿到了這樣一個數字,2016年在校研究生人數:200.4萬人。而2016年在校大學生人數:2599.1萬人!這個數量的內容精英,配合他們本身的互聯網原住民屬性、以及他們自身的自由時間的數額及現實收入問題等等。大家應該已經從以上幾個條件得出一個結果了吧?
當然,還有一些聲音在說,互聯網產物很多,比如,他們可以做微商,可以做靠臉吃飯的網紅。沒錯,是可以。但現在這一片市場已經血雨腥風,拼成一片紅海了。打開你自己的朋友圈,隨處可見的微商廣告已經讓你痛不欲生了吧?很多小伙伴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只要你發產品,對不起,點開右上角,“不看他的朋友圈”。
相反,在這個越來越注重的內容的時代。很多產品已經開始選擇內容為王這條路。說起內容,得提一下現在隨處可見的心靈雞湯文字,已經實實在在的把一部分網民惡心到了。“別跟我講道理,我也不傻,大道理誰都懂。”這樣的聲音已經逐漸積累成了山呼海嘯。
而那些真正走心的,有品質有高度有深度有態度的文化產品,已經越來越被認可。這些產品恰恰是90后一代高學歷在校生的拿手菜,不是么?他們之中一定會有一部分人涉足這個領域,并且走的很高很遠。而他們付出的成本,天然的低,并且他們做的事情,符合他們的興趣。
如果您認為我上述內容還符合邏輯,有點道理。那么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種內容網紅的存在模式。
首先,我們給出一個結論,他們將不會單打獨斗的出現,而是幾個興趣相投的人,輔助一兩個有對聽覺視覺效果產品比較感興趣且動手能力又強的人,組成一個5-10人的小團體。以一種共生的模式出現。
為什么是這樣一個模式?
首先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所提供的硬件條件、渠道條件和信息條件來考慮,這些人相互一定能夠遇到!這種天然的興趣認同,認知認同,年齡認同會將這些人聚集在一起。
接著,聚在一起干什么?當然會有一部分人就是聚在一起,享受生活;但一定還會有一些人,聚在一起搞一些事情,一些有意義有想法的事情。而且這部分人的比例會逐漸升高。因為現在的90后是很有抱負的一代。從已經從業的90后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這一點,他們對于加班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反感,他們堅決不是單純的享樂的一代,他們愿意為了自己的夢想奉獻自己的青春!
這樣的一群人如果能聚在一起做,并且可以做興趣相投的事、可以不投資太多成本做事、可以賺眼球賺社會認同甚至還可以賺錢的話。這樣的事情,你如果是他們,你會不會做?
而這個時代會畫畫會音樂、有一些藝術天分并且接受過一定程度的相關培訓的同學們,對比于70、80后,數量相當的多。這還要感謝中國式父母的天下父母心。
這個時代的碩士生天然具備這種能力,甚至這個比例特別符合這個5-10模型所給出的結論。這就已經足夠具備做一個優秀自媒體的人力資源條件了。而現在的硬件平臺,還少嗎?簡書,喜馬拉雅,荔枝FM,微信公眾號,興趣部落,Mono,各種直播APP。。。。。。
對于他們的產品:內容產品。這些高學歷90后們的眼光、角度、專業程度以及態度,我本人是十分看好的。而他們產品的領域范圍將非常的廣泛,你能想到的他們一定會做,比如經濟學,比如歷史,比如心理學。而且我相信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領域,讓你掉一地下巴的內容也會出現。
說到這里,我不知道你認同多少,反對多少。
我只想說,2017年,就是90后“內容網紅”的本命年!不信,我們就過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