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的四天里抽了一天去香港一日游,因為幾年前去過,這次去目標比較明確,沒走什么景點,就買了想買的,吃了想吃的,逛了想逛的,算是順利成行。這篇應該也不算游記,主要想說點需要注意的事情,算是出行攻略吧,少圖預警,字有點多比較啰嗦。
需要準備些什么?
1.港澳通行證及簽注
現在的通行證都是卡式的,辦起來很方便,具體的步驟和需要的材料出入境網站上都寫得很清楚。當年我辦的時候還是本式的,也導致了這次簽注不能自助完成。卡式通行證在出入境中心大廳里的自助簽注機上就能辦好,錢塞進去,當場就能出來。本式的是要自己在自助機上申請,然后窗口繳費,等一個小時取。因為我的通行證有效期不滿一年了,只能申請3個月一次或兩次,不能申請一年。
2.電話卡
需要網絡的話,隨身wifi和電話卡都是可以的,比較推薦電話卡,第一是因為便宜,一日才10元左右包郵,三日20元左右,五日28元左右,可以郵寄或者自取,自取都是在深圳,廣州是沒有的。需要注意的是要買中國移動的,信號會比聯通的好點。隨身wifi雖然體積也不大,但是帶著還是比較麻煩,如果不帶包出門還沒地方放,又怕會沒電,租的話也要10幾塊一天了,還要付押金。我們買的一日電話卡還是挺方便的,直接換上卡就可以用,除了無限流量還有60分鐘的通話。
3.八達通
我們因為就一天,所以沒用八達通,本來是想充值的,因為八達通坐地鐵會有點優惠,可是好像要50還是100起充,用不到那么多所以還是直接買票了。從廣州到了香港,這地鐵票價還真是有點不適應,從尖沙咀到銅鑼灣竟然要10幾塊,在上一篇廣州篇忘記說了,廣州地鐵比上海便宜,廣州出行真的是首選地鐵。
4.港幣!!!
在13年電子支付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去香港并沒有覺得不方便,可是這次去真的太太太不便了,原本想著不能支付寶微信,至少還能刷卡,所以就想著原先剩的一些港幣只要夠交通費就行了,沒有再另外換錢。臨出發前才得知小熊餅干只收港幣,可是已經來不及預約銀行換錢了,就想著去香港再換。紅磡站的匯率實在不太好,才0.93,還好我們換的不多損失不大,其實尖沙咀、銅鑼灣這些商圈換錢的地方還挺多,而且可以支付寶轉賬,不需要人民幣,很方便。本來我們怕時間不夠不高興去找,后來到了商圈才發現還是有蠻多店的。印象中香港只有路邊小店不能刷卡啊,可是我們這次吃了大眾點評排名靠前的池記茶餐廳也不能刷卡,當時身上的港幣已經不夠了,還是找的隔壁桌好心人換的港幣,支付寶轉給人家的。屈臣氏、萬寧、sasa這些連鎖店是可以支付寶的。整體上還是不便捷,電子支付慣了,就連掏卡刷也覺得麻煩。所以在香港,多換點港幣還是不會錯的。
如何到香港?
直飛
不是廣東省的話最方便的應該還是直接飛機直達香港。
珠海出發
本來還想去珠海玩的,所以有查過從珠海去香港的方法,可以從珠海直接坐船,船票價格200不到點,或者過關去澳門玩,再從澳門坐船去香港,淘寶上可以提前買船票,從珠海走的話都是需要坐船。
深圳出發
從深圳去香港應該是在廣東區域最方便的一個走法,幾年前從深圳機場走過一次,從羅湖走過一次。從其他城市飛到深圳又不想在深圳停留的話可以直接在機場坐中港通巴士,班次很多,平均十來分鐘就有一班,香港下車點的話基本尖沙咀、旺角、銅鑼灣等熱門地點都有。有些班次是直達,有些是只停哪幾站,買票的時候問清楚,淘寶可訂票。中港通巴士是在深圳灣過關的,人其實也挺多的但是比羅湖好多了,到了關口需要拿行李下車自行過關,過好關再上巴士,可能和原來那輛車不是同一輛。深圳段和香港段大巴行駛時間加起來大概一個多小時,通關看人多不多,半小時還是要的,所以從機場到香港2小時是最起碼的。
羅湖口岸是中國目前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陸路口岸之一,不明思議人肯定是多,做好排隊一兩個小時的心理準備,也是因為這邊真的方便,地鐵能到,城際列車也能到。現在卡式通行證應該可以自助通關,這樣還是很快的。本式的就沒辦法,只能排隊。過了關以后,就可以直接坐地鐵到市區了,大概40多分鐘,40多塊。地鐵末班車11點多,通關最晚12點,當天來回的話,排除過關排隊的因素,從羅湖走還是蠻優選的,其實只要避開高峰過關就好。
廣州出發
從廣州到香港,我們當時真的想了好多鐘方法,有坐城際列車到深圳再過關,有直接粵港直通巴士,有廣九直通車。最后還是選了廣九直通車,雖然價格是其中最高的,但是考慮到時間成本,還是最佳選擇。其實我們廣州住的酒店邊上就是粵港直通巴士,只是我們到了酒店才知道,當時已經定好火車票了,不然巴士的性價比應該也挺高,票價單程八九十元,全程3小時。火車是單程票面價177元,淘寶代購費一張票5元,全程2小時,從廣州東站到紅磡站。我們定的是最早班出發,最晚班回來。
因為從酒店到東站還需要時間所以總體花費時間比大巴快不了多少,不過火車通關真的很快很快,基本不排隊,整個過程就幾分鐘。火車是綠皮車,本來還以為是高鐵呢,其實200公里不到的距離,和上海到杭州差不多,我們這高鐵1小時不用就能到,票價才70多,所以對比下,廣九直通車2小時,177元,性價比真的好低啊。很快廣深港高鐵要通了,看了下新聞,價格更貴了,而且是從廣州南站出發的,廣州南可是離市區挺遠的,離長隆倒是挺近,雖然48分鐘就可以到香港,可是再加上廣州南回市區的時間,好像并不怎么劃算,票價卻要214元,廣州東可是能算市區的。這筆帳大家可是要好好算算。
這次香港行都干了啥?
1.小熊餅干
真的主要任務就是去買小熊餅干,小熊餅干的熱度好像是過去了,還是現在去香港的人少了,13年去美麗都大廈買的時候記得排隊都排到地鐵口了,這次都沒怎么排隊,也不限購,看到一個代購拿著兩個大行李箱來買。現在香港正宗的小熊餅干只有美麗都大廈和上環兩家店,山寨的比較多,大家要看清楚,小熊餅干的全名是珍妮曲奇聰明小熊,所以吃了這個餅干會變聰明嗎?內地的話天貓旗艦店和上海迪美購物中心的實體店都是官方的,只是這個價格也太貴了吧,是香港的兩倍。
小熊餅干號稱是全世界爆好吃的10大零食TOP3,個人是沒太大感覺,不過老媽知道我要去香港后就讓我一定要帶小熊餅干回來,真的是當年帶回那么多伴手禮,過了那么多年還記得小熊餅干那也是真愛。
小熊餅干只能用港幣現金。這次除了圓的經典款四味曲奇,還買了方盒的八味果仁曲奇,感覺味道更好吃,經典款吃多了會有點膩,方盒這款比較清爽更適合我的口味。
本來還想著要買一個澳門伴手禮的,鉅記餅家的杏仁片,特別喜歡吃,鉅記因為幾年前港劇《巨輪》大火。后來不知道怎么就給忘記了,好在這個淘寶代購價格沒有貴的離譜。
2.吃網紅店
一蘭拉面
日本拉面店,在日本當地就很火,除了日本亞洲的話應該就只有香港和臺灣開了店,所以想吃到一蘭,除了去日本就只能去香港或者臺灣,尖沙咀和銅鑼灣有分店。錯峰吃飯,大概就排了幾分鐘的隊,89港幣一碗面,隨便加個蛋就要超100,另外還收10%服務費,我只想說好貴。
那將近100元一碗的面到底值得嗎?湯是很濃郁,也是挺好吃,但是這個價格的話,我只能說可選擇的還有很多。
還有干包裝的即食拉面買,5包199港幣,看了下淘寶是200左右,價格差的不多。
Lady M
上海國金的Lady M大概要排個2,3個小時吧,聽說香港不需要排隊,所以肯定是要來拔草下的,號稱蛋糕界的“愛馬仕”,美國紐約起家的精品蛋糕店,主打千層蛋糕,從紐約火到新加坡,香港再到上海。在香港有四家分店,尖沙咀、銅鑼灣、中環和沙田。我們吃的是銅鑼灣那家,有點難找,在維多利亞公園對面,吃完還能去公園散步。
香港有個限定款海鹽焦糖千層是上海吃不到的,微咸,有可可和焦糖的味道。
玫瑰千層就是云南嘉華鮮花餅的味道嘛!
不過千層皮還是做得很薄,幾乎感受不到皮的存在,這點還是要點贊的,價格基本70多港幣一塊,和上海差不多,就是便宜個匯率,堂吃也要收10%服務費。還是那句話,這個價格的話我還是覺得有更多的選擇。
池記茶餐廳
照理說這家是當地老字號,連鎖店很多,也是香港美食攻略上都榜上有名的一家店,可是里面吃飯的人基本都是游客。味道不好不壞,不由想到大眾點評上的分數有點虛高啊。很多人說要排長隊,我們6點飯點去的運氣很好沒有排。香港好吃的茶餐廳那么多,這家完全比不上其他一些同樣有名的,翠華都比它家好吃。最關鍵的就是這家不能刷卡啊,只收現金。
3.逛商場
香港的商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多,不是周年慶的話,其實不管哪個商場里的品牌專柜價格都是一樣的,所以時間不充裕的話,逛一兩個品牌比較齊全的商場就夠了。個人最喜歡海港城和希慎廣場這兩個商場。從尖沙咀地鐵站出來可以穿過九龍公園,在公園里走走,然后一路走到海港邊,海港城品牌超級全,不管大牌小牌,可以一次性逛很多店,邊上就是維多利亞港還有天星碼頭。海港城還有平臺可以看江景。
希慎廣場因為有誠品書店、line friends、全港最大的蘋果零售店所以很鐘意,但是品牌不算多,樓層很高,十幾層,但每層面積不大。
地下層有精品超市和dfs,8-10樓三層都是誠品書店,雖然有足足三層但這還是去過的最小的誠品,和臺灣,蘇州的不能比,而且感覺香港和誠品整個都不大搭。
逛完銅鑼灣的商場可以去維多利亞公園逛逛,然后去江邊看對岸的風景。
Sasa、卓悅現在給我的感覺好山寨,亂亂的,不如屈臣氏和萬寧整潔干凈,屈臣氏和萬寧很敞亮,看上去舒服多了。
總的來說,因為匯率高了、定價問題等種種原因,香港現在價格不劃算,都沒有之后去的三亞免稅店便宜,不怎么好買,再加上不能哪里都用支付寶微信怎么都覺得不方便,怪不得去的人也少了。現在想來,大陸高鐵動車、電子支付的發達真是好幸福,上海地鐵也可以掃手機了,真的不需要帶錢包了。
下一站海南中轉站,part3海口,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