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大自然的一切皆是生機勃勃,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無不競時而發。這個季節,在潮汕,亭臺樓閣之旁,江邊水榭,房前屋后,園中籬外,山林原野,無不有木棉嬌麗的身影,擎天矗立,高高托舉如火炬一般紅艷碩大的花朵,一樹樹的紅焰綻放,似一片片的火海,美得讓人窒息,讓人沉醉。
在中國,大自然里的一切生物,都有其妙用,可做菜的,不能做菜的,也可拿來做藥用的,或秀色可觀賞的,或秀色也可餐的。我記得看過一期《老廣的味道》的美食紀錄片,里面說到木棉花和薏米、豬骨煲湯,有祛濕療效。后來我上網查找資料,知道木棉全身是寶,木棉除了觀賞價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藥用價值。將曬干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湯,可以解毒清熱驅寒去濕;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功效,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泄瀉、痢疾等有顯著療效。木棉根還具有有收斂止血、散結止痛功效,主治慢性胃炎、胃潰瘍、赤痢、瘰疬、產后浮腫等病癥。果實里的木棉可用來做棉衣、棉被、枕墊,由于華南地區不產棉花,木棉棉絮無疑是極好的替代品,唐代詩人李琮就有“衣裁木上棉”之句。木棉的木質松軟,可制作包裝箱板、火柴梗、木舟、桶盆等,還是造紙的原料。可見,木棉對于廣東人的重要性,無怪乎,廣東人把它稱為“英雄樹”。
某個春日下午,我去接小孩放學回家,小孩一看到我,就對我說:“媽媽,媽媽,我今天在操場上撿到兩朵木棉花,我把它放在書包里,今晚我們回家煲湯。”我樂呵呵地笑了,小小孩兒也知道木棉花可以煲湯,我問他,“你怎么知道它可以煲湯的?”他說:“我們班里好多同學都知道,好多人都撿了木棉花,有一位同學還撿了十幾朵花呢。我們今晚用木棉煲湯,好不好?”看來木棉花可以食用,已經深入到小吃貨們的心里。我忍著笑,說:“好,回家看看家里有那些食物可以和它一起煲湯的。”一邊說著,一邊心里盤算著,木棉花可以和那些東西搭配煲湯的,回家上網查找資料,木棉花煲湯有如下做法:
1、木棉花陳皮粥
食材:新鮮的木棉花30 克,陳皮10 克,粳米100 克,蜂蜜適量。
做法:木棉花和陳皮洗凈,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凈,加水和木棉花陳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蜂蜜,稍煮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止血。
2、木棉花鯽魚湯
食材:鯽魚一尾約250克、新鮮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筍尖30克;
做法:將鯽魚去鰓和內臟、洗凈,瀝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凈、控水;蘑菇、竹筍尖切片;等鍋中油熱時,先放入生姜、蔥白煸出香氣,再把鯽魚放入鍋中煎透,加水,并放入蘑菇、竹筍、木棉花瓣、黃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后以味精、鹽調味盛盤。
功效:健脾養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3、苦瓜木棉花牛肉湯
材料:苦瓜500克、木棉花50克、牛肉450克、生姜3片。
做法:苦瓜洗凈,切開去瓤,切片;木棉花洗凈,浸泡;牛肉洗凈,切片狀。在瓦煲里加入清水和姜片煮沸,放入苦瓜、木棉花,轉中火煲45分鐘,加入牛肉滾至熟,下鹽調味便可。
功效:有利尿祛濕、明目解毒之效。
4、木棉花薏米豬骨湯
材料:木棉花50克、薏米20克、扁豆30克、豬骨500克、陳皮1角、蜜棗2粒、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凈,豬骨斬塊氽水撈起,把適量的水倒入瓦煲,煮開后放以上材料煲2小時左右,下鹽調味。
功效:可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5、淮山木棉花湯(2~3人份量)
食材:薏米30克;扁豆30克;芡實30克;淮山(干)30克(新鮮淮山需250克);木棉花(新鮮)3朵。
煲湯,則加豬骨頭250克;煲粥,則加大米100克。
做法:將所有的材料洗干凈后放瓦煲(如煲粥可放進電飯煲),加上適量的水。煮開后,煲湯需2個小時;煲粥的話,大米煮爛即可食用。
功效:有祛濕健脾的作用。
以上是上網收集到煲湯的幾種做法,當然不止這些,近來,看到一位潮汕阿姨收集木棉花煲湯有二十幾種方法,這真是要把木棉花,物盡其用,妙用無窮了。
木棉花雖好,可也有食用禁忌,由于木棉花偏寒,因此體質弱、腸胃不好、經常拉肚子的人慎食木棉花。
在貴州的傣族人家,每年的春天,他們還把木棉花做成涼拌菜,他們把木棉花瓣去掉,只取花蕊的部分來做涼拌,我想花蕊有花蜜,應該味道不錯的。他們還把木棉花和豬肉一起燉煮,也是一道美味。我想,聰明的人如果多多開拓思路,或許能把木棉花妙用無窮,做出不止一桌的、美味的木棉花宴席出來,我們拭目以待吧。
在中國老百姓的食譜里,吃花的習俗早已有之。春天百花盛開,秀色可賞,秀色也可餐;桃花美艷,可制桃花酥;木棉美哉,也可煲湯。春日,請你尋覓片刻余暇,與我陌上賞花,緩緩行走之余,不學林黛玉,輕蹙峨眉,吟唱葬花吟的憂傷,讓我們憐取落花,兜落衣襟,盈滿花香攜手歸來,讓落花還能有造化,就算不能煲湯,也能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大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