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一名學霸,不是一天到晚埋在書堆的學習成癮的少年。但是圖書館的確有許多好玩的事情。
書,當然是最佳伴侶了,最喜歡就是逛書架,看著一排排的書,隨機地憑著自己的興趣抽出一本,翻了翻目錄,有時不對胃口,那么然后又強迫性地將那本書原樣安置回書架上。如此反復,腦中的思緒跟隨著書涌動,進行著有趣的對話。
待在圖書館,也是一件頗有趣味的事情。有人說,待在圖書館不是死命地學習,比如趕作業,寫論文之類的,就是刷手機,蹭網看視頻。
我就找到一點點樂趣。
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當你在圖書館某一處特定的位置待了一段時間以后,會很明顯的發現,圖書館總有那么幾個人是很眼熟的,而且他們的位置也是八九不離十,相對固定的。
突然間,你就會注意到那么一個人,幾次下來,雖然生性內斂的你從來都沒有勇氣上演偶像劇的爛俗情節,但就算對方不認識自己,只要有他/她在,仿佛就有了期待,連呼吸的空氣都是美妙的。
說實話,一個人學習總是會有點無聊,很少有人會有很強的意志力吧。
大多數人往往會在圖書館的一樓,二樓處待著。而我偏愛往高處走,圖書館的四樓,五樓便是我的常去之處。每次一坐下位置,總會習慣性地看看那個他常坐的位置。
通常他來的都比我要早,心里總會有些心安,
哎呀,他也在。
有時候沒看見他,許是臨時有事,便會心里稍稍的失落一下,
哎呀,他不在。
我們從不說話,只是偶爾時也在想,混跡在圖書館五樓一段時間,他會不會也覺得我臉熟?
于是我就特別偏愛往五樓跑,學習的時候還能有期待,會不會遇見他,刻意為之的舉動,為了制造一次又一次的偶遇。
這不是喜歡,只是找到了一個可以讓你去圖書館泡著的借口,這種主觀上的意愿,卻并未分散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
至今為止,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只是很感謝,他在我堅持不下去,在我幾乎要放棄,在我偶爾時想要偷懶的時候,成為一個我在乎的人。
這也許是信仰。
我想,每件事都可以有一個期待的借口,一種信仰的力量會讓本身變得更有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