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的周圍,有許多20歲剛出頭就結婚的女孩子,她們大多是初中或是高中畢業,連一個一般的技術學校都沒有讀就離開學校去社會打拼了。在外辛苦打拼幾年,遇到一個可以給自己溫暖的人就回老家結婚了。
我有一個很親近的姐姐,比我大兩歲。她很會打扮自己,很漂亮,能說會道,工作能力也很強,可以說是那種很精致的女生。
從十幾歲就就獨自一人在外打拼,沒有父母的幫助,僅靠自己的能力和不是很優質的交際圈,在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小窩,一個不是很精彩的小天地。
生活雖然很苦,但是見識卻是比在小鄉村寬廣了許多。
在我要高考的那一年,姐姐結婚了,老公很帥,脾氣很好而且也有上進心。兩人在南京租房子有個自己的小家,雖小但是很溫暖,各自也都有自己的工作。
次年懷了寶寶,然后回老家安心養胎,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寶寶。現在已經兩年沒有工作了,每天就待在家里看寶寶,也不會怎么打扮自己了,每天接觸的人都是一些對我們來說是奶奶級別的人,聽他們說一些家庭里短的事情。
02
經常處在這樣的環境里,姐姐的思維觀點有很大的改變。朋友圈常常是一些杞人憂天、消極的觀點,每天陷在惆悵的思緒中。
明明年紀和我們差不多大,但是思想卻被迫比我們成熟許多,偶爾還會對我用“孩子”這樣的稱呼,雖然一個稱呼沒有什么,但是卻有種我們年紀相差甚遠的感覺。
明明才20剛出頭的年紀,努力奮斗,辛苦打拼,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生活水平,讓自己在青春的尾巴上能夠再精彩一把才是這個年紀應該要做的事情,但是一些家長里短,柴米油鹽的問題就已經占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
寶寶剛出生,孩子離不開母親,但是在家就算很忙也不應該忘記投資自己。寶寶和家庭很重要,但是不應該是你生活的全部,你需要在空余時間去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做到與社會不脫節,才不會到以后工作的時候太困難。
03
20幾歲的年齡,有自己的小家庭固然重要,但是姐姐那種為了家庭而忘記投資自己的方式我不敢茍同。結婚本就是人生大事,在別人還在忙著尋找另一半時你已經解決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本應是欣喜愉悅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在家庭里短上,做起了全職太太,那么這種選擇是否真的夠理性?
我認識一個朋友的姐姐,生了寶寶后,為了不讓孩子缺少母愛而辭了工作,在家做寶媽。有時會帶著寶寶去菜市場買菜,有時間在家上網關注一下最近的新聞動態。后來經朋友介紹,做起了網上代理的工作,工資不高但是還是可以顧家的,而且也通過此工作認識了不少人,也有了些人脈關系。
有了家庭后,事業心可以不那么重,但是一要對自己的未來有個規劃。
你可以帶著寶寶和以前的朋友聚一聚,了解一下現在工作單位有什么變化;可以做一些適合寶媽的工作,認識一些自己朋友圈以外的人,保證自己的交際圈;再不濟,你可以看看書,提升自己的涵養和內在能力……這樣才不至于等以后工作時讓自己落后太多。
在自己的小家庭不允許自己有多么大的事業時候,家庭和事業只能有所取舍,但是天平不能完全偏向任何一方,只能分清孰輕孰重,把天平稍微傾斜在重的一方。
04
新時代的女生都會很獨立,對愛情不將就但是抱有期待,把“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作為準則,自己物質生活可以依靠自己得到提升,認為屬于自己的事業永遠不會背叛你。
也確實如此。
在《陸垚知馬俐》這部影片中,在馬俐充滿暗示性的提問“你為什么不追我”的時候,陸垚是這樣回答的:
在學校里荷爾蒙聚集,你是校花女神,我肯定追不到。但是出了社會,我是男人,我肯定要升值的,但你就不一樣了。等到三十歲的時候,咱倆就差不多了,我們就達到個平衡,那個時候,你要是還沒嫁,我可以給你托底。
呵,這句話是說——如果女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在不斷貶值,是嗎?
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甚至對女生充滿偏見,唯有自己的能力可以讓別人刮目相看。影片中,幾年后,陸垚還是一無所有的慫樣,昔日的校花女神馬俐成了時尚買手,外貌依然美的一塌糊涂,不僅沒有讓自己貶值,反而混的風生水起。
結婚后,自己生活的重心要移一移,但是年紀這么輕,也要為以后自己的生活和發展做考慮。自己的事業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成為自己的依靠,也可以成為自己生活和家庭的保障。
05
沒有上大學,沒有高學歷,早早進入婚姻的殿堂(也有可能是墳墓),這些都不是大問題,甚至可以成為你的優勢。你有家庭,人生大事已解決一件,就已經比別人先邁出了一段距離,你目標現在已經很明確了,可以有目標的投資自己并且為之努力。
20多歲,事業和家庭看似矛盾,但是只要掌握好“度”,還是可以處理的很好的。
在你不能把事業和家庭不能同時都可以經營的很出色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可以摸索尋找一個適合的“度”。女生可以在家做寶媽,但是一定不要忘記適當投資自己,讓自己的思想不會落后、與社會脫節,不然在家的這段工作事業空白期,會讓你再次踏入社會時變得很吃力。畢竟每年進入社會要工作的的人是如此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