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洗盡鉛華,塵埃落定。
平凡是什么?是碌碌無為?是平平淡淡?
這本書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為背景,以孫玉厚一家為主要視角,講述了眾多平凡人自力更生,堅強生存下來的故事。
少平的出場,伴隨著饑餓與貧窮。在食堂里只敢在最后的時候去拿黑面饅頭的他,為了學費,為了尊嚴,為了生存,漸漸開始有了一番作為。
我不懂書中的貧窮。我不知道生活在黃土地上的少平一家,為了修一個能遮風擋雨的新窯,為了給讓少平和蘭香有學上,為了給少安找到媳婦,為了給老人治病,面對著那一片片田地時內心的洶涌與期待。糧食的收成,決定了一家人所有的幸福,可糧食的事,卻是天說了算,而他們早已習慣了天不肯多給的同情。那些富人們走訪的時候,有多少家人窮得連衣服都穿不上,更別說一頓飽飯。
我不懂書中那些人奮斗的精神。少平上高中讀書的勁頭,回家種田的精力,建窯燒磚的拼命,以及后來到外面去挖煤,再到礦山的從不放棄,從沒叫過一句苦,從沒喊過一聲累,他不是超人,瘦弱的肩膀也有壓垮的時候,也想放棄退縮之后一了百了,是什么支撐著他不斷向前永不退縮?
作者寫書下意識把少平塑造成了一個比較完美的人,他的經歷和他的內心中那些我們不曾擁有的精神,都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從這個點上看,少平的世界是不平凡的。因為他有自己內心的力量可以支撐自己闖過一切磨難。真正平凡的是我們。我們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煩惱,作業做不完會難受,被別人說了會傷心,但是又在小點的努力中期待著,期待著成功。
我們或許更像少安。肩負著未來養家糊口的重擔,也有自己的理想抱負,但在現實的面前,還是低下了頭妥協。遇到困難總會默默地跟自己說,加油,但是直到自己實在無法堅持下去后,默默地放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現實的壓迫下,往往沒有多少人能堅強地挺過來。
但話雖如此,我們現在的情況是這么好,他們不敢奢求的白面膜我們或許都會嫌棄。當他們在田地里冒著大太陽工作的時候,我們卻在家里無所事事,餓了有吃的,冷了有蓋的。都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自己卻是一直沒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鄉下人,自己種菜自己養動物,年夜飯的時候,桌上的鵝啊鴨啊都是自己捉的,菜也都是自己種的。我知道他們種菜辛苦,但當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卻驚訝地發現,還有那么一群人,想種地都沒有資本。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孫少安工作失利的時候。孫少安去河北買了很多做磚的機器,又聘請了專業的師傅??烧l知這個高薪聘來的師傅只會瞎干,一個月就把整個燒磚窯毀了。孫少安因為破產非常低落,但是被只有一面之緣的胡永和救起。孫少安向自己妻子的姐夫借了三千多塊錢孫玉厚也給了孫少安一千多塊錢。這樣他的事業又重新能運作起來了。他吸取了曾經的教訓,把以前的師傅又請了回來。不久后他又把鄉里一個更大的磚廠承包了。
當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就想,如果那個人是我,我可能會一蹶不振,更別提什么重新振作。我不止一次地想過,為什么總感覺那些人都這么有拼搏的精神呢?
或許是因為現在的我們并不需要拼搏,如果自己的財產被兜了還有自己的親人,根本不需要擔心。但他們就需要擔心?;蛘哒f,他們必須拼搏。如果他們不拼搏,不為了家庭努力工作掙錢,那他們家就垮掉了。他們是真正的將一家子的重擔都背在了肩上。
其實我漸漸發現了,雖然說是平凡的世界,但是其實他們都不是平凡的人。
像曾經我看過的《鋼鐵是如何煉成的》中,保爾其實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伤m然是平凡的,但是他可以在平凡的世界書寫不平凡的故事。而《平凡的世界》也是一樣。
在遙遠的黃土,有一群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中做著平凡的事。或許是在學校的食堂中盛一碗菜湯,或許是在家里和自己的愛人討論自己的工作,又或許是在田地里種著田。但是又或許,他們并不平凡,只是他們書寫的傳奇,我們看不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