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你為我梳妝......”最先聽到的是《驢得水》這首主題曲,覺得很好聽,歌詞簡單,風格貼合女主的性格特點,簡單純凈,渴望自由,大膽直白,卻也有現實的無奈,怪月色太撩人,吉他太凄涼,我只想要美麗的衣裳,為你,對鏡貼花黃。
—1- ? ?校長的“做大事不拘小節”
大學教授帶著自己的職業理想,帶著三個身上都有污點的老師和自己的女兒在西北偏遠缺水地區支教,為了生計,謊報一頭驢為第五個老師,還是一個英語老師。雖然生活貧困卻也自得其樂。
一封特派員要來視察的電報打破了原本沒有什么漏洞的謊言。首先慌亂的就是校長,他讓大家大半夜去周邊村子尋找長得像老師的人。后來讓前來修校鈴銅匠假扮。第二天有驚無險的瞞過了特派員,卻因銅匠不配合照相,讓事情節外生枝,一曼的一句讓我睡服他,解決問題的同時,帶來了新的矛盾。在這件事情當中,校長默許了一曼的做法,再次印證了他的口頭禪:做大事不拘小節。做人底線突破了。
不管是銅匠離開時校長說的那句:“有教無類”,還是開始要捐款給學生發獎金,并且拿到美國人資助的三萬法幣的時候,校長首先是改造了學校,為學生發獎金,這些舉動說明了他其實一直都在為自己所謂的教育夢想付諸努力。只是一切越來越變味。后來剪一曼的頭發,包括殺驢而不吃驢肉,讓女兒幫助自己撒謊騙人,到自己被綁,女兒差點被玷污,這些都塑造了一個心存善念,卻為了私欲放棄知識分子的尊嚴,一再突破做人的底線的偽教育家形象。三民小學的未來讓人堪憂。
—2— ? ?裴魁山
這個人物從開始就是一個勢利眼,唯自己的利益馬首是瞻,開始大家商量捐工資發學生獎金,他就不同意,到后來為了自己的六千法幣,選擇諂媚銅匠,臭罵張一曼,討好特派員,拿走一萬美金的賀禮,這些舉動跟他在羅斯先生面前說起世界文學歷史的滔滔不絕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諷刺意味明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卻為了現實的一點蠅營小利,表現出丑惡的嘴臉。
張一曼在美麗寧靜的山坡上唱著情歌,裴魁山看著這個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女孩,他說:我喜歡你。在這一刻,我差點以為裴魁山真的動情了,那動聽的歌聲,那漫天飄舞的蒜皮的浪漫,本以為故事就要走向愛情方向。
張一曼睡服銅匠的事情,讓裴魁山露出了自己本來的面目。
事實證明男人,特別是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拯救失足婦女,一句我知道你不是那樣的人,否定了別人感動了自己,真的覺得自己就是偉大的救世主,其實也不過是做了幾乎所有男人都會做的事情:拉良家婦女下水,勸失足婦女從良,順便排解自己在這個貧困地區,特別沒有更多女人選擇的寂寞。
—3— ? ?周鐵男
一身板正的藍布中山裝,身材高挑消瘦。個性格耿直、脾氣火爆的老師,在鄉村學校里顯得鶴立雞群,講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話。喜歡校長的女兒,陪她打球,陪她跳舞;對校長遵從;對張一曼袒護,不忍心真的罵她,扇她;敢于和特派員頂嘴,耍橫。
這一切從特派員警衛的那一槍開始就變了。他問孫佳你知道子彈擦過臉的感覺嗎,別人有槍。一個耿直的大男孩,蛻變成特派員的走狗,眼看著一曼要被強奸也不出聲,后來看著自己喜歡的女孩要被逼嫁給別人,他有失落,卻并沒有做什么阻止這一切。人性面對強權,不堪一擊。
—4— ? ?張一曼
這部劇的靈魂人物,矛盾體的結合,追求自由,卻也屈服現實。
她愛美麗,一身旗袍,開衩超高,燙著卷發,不漂亮,卻也風情萬種。三民小學的會計,會說幾句英語,歌唱的不錯,喜歡采花。
她不想有人管她,渴望自由,想睡誰就睡,想跳舞就跳舞。
第一次為了大家去勾引銅匠,問題解決了;
第二次為了大家向銅匠老婆承認,問題又解決了;
第三次又為了大家忍受銅匠的羞辱,問題解決了。
一個那么愛美麗的女人,忍受別人剪掉自己的頭發。一群所謂的志同道合的戰士,關鍵時刻總是推出她來,心疼。
后來,她瘋了,再也不能給大家解決問題了,所有矛盾爆發,謊言藏不住了。
一槍結束了這一切。一個超越時代,超越世人價值觀的人,特別是女人,她無法遵從自己內心而活,注定香消玉殞。
—5— ? ?銅匠
當地銅匠,會打銅鎖,一口當地方言,原本是個虎頭虎腦的單純小伙,經過張一曼事情后他性格大變,成了一個追名逐利且為報復不擇手段的人。
被一曼羞辱之后,他開始報復,先是讓大家開除張一曼,后來是讓大家辱罵,再后來是剪掉一曼的頭發。殘忍至極,說好的淳樸耿直的boy哪去了?
對現在生活不滿,長期忍受老婆的壓榨,想要逃離現在的生活,所以一有機會就露出了丑惡的面目,和大家一起瞞騙羅斯先生。人性從單純到黑暗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變化之快,猝不及防。
—6— ? ?孫佳
孫校長的女兒,單純,善良,未經世事。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校長的教育還是不錯的,至少他的女兒還是好的。現實中我們往往教會了孩子是非對錯,關鍵時候卻是自己突破了底線。
她對待一頭驢就像一個人一樣,喜歡它,保護它,悼念它,只是最終還是沒有逃脫現實的殘酷,驢被殺了,她幫助父親以及大家瞞騙羅斯先生,差點自己被玷污。
她和一曼兩個女人是全劇的正義之光,到最后卻也被人性的陰暗面熄滅。
—7— ? ?特派員,秘書
教育部特派專員。目不識丁、自稱曾留學英國的教育官員,聽了鐵匠幾句方言后就稱贊他讀莎士比亞讀得好。后來才知道,他才是蛀蟲,十萬變三萬,威逼利誘幾位老師和銅匠。
秘書,和特派員狼狽為奸,助紂為虐。卻也有知識分子的情懷,救了一曼免被強奸。整部劇中存在感比較弱的一個人,也許就是為了救一曼,給整部劇的負能量中添加一點中和色彩,和周鐵男形成對比。
《驢得水》用一個簡單的故事開端,挖掘出人性黑暗面,最后也并沒有大團圓,給人希望。人物性格前后變化大,面對個人利益,原形畢露的,對比,諷刺的手法也是作者想要給觀眾展現的血淋淋的現實。愛情,親情,友情在個人利益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