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看了電影《七十七天》,不僅被絕美的無人區風景所震撼,也記住了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話:“很多人30歲就死了,而80歲才埋,我就是想讓自己覺得,我還活著。”
你還活著嗎?
是活的自由隨心,還是活的行尸走肉?
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或許該先問問自己,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有的人日復一日的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打游戲,薪資固定升遷渺茫安于現狀,年紀大了就回家結婚生子,然后兩個人再出來打工存錢養小孩。
有的人希望工作多掙點錢,努力奮斗往上爬,漸漸有一些回報,能把老人小孩接到身邊,過著平凡簡單的小日子,心滿意足的同時,繼續努力維持現有的狀態。
有的人對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很有規劃,本身資質不錯,又能野心勃勃的往前沖,假以時日便收獲相應財富與地位,命運的方向大概就是名利雙收。
不是要討論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嗎,怎么都從工作的角度來說事?
因為沒有工作提供財力的支持,我們沒法展開生活。
高曉松早就說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對,是“不止”,不是沒有和不要眼前的茍且。等你有了茍且之后,你才可以談詩和遠方。
若你非要和我說,沒錢也可以有幸福感,比如藏區那些有信仰的民眾。是的,我曾經和你有一樣的觀點,甚至和我姐辯駁貧窮和富裕兩種人不同的生活與不同的幸福感,我也是拿有信仰的藏民舉例,但各執己見,再辯駁下去也沒有意義。
后來我讀了《趁早》里關于金錢的看法,有些認同,后來又聽了加措活佛的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都可以和你分享。
《趁早》里的“滅絕組”在討論金錢的時候,也和大眾一樣,認為金錢買不到愛情,買不到時間,買不到健康這類看似比較抽象的東西,但其中一位就給出了非常具體的回答——
“一個女孩,她的生活質量、健康水平、教育程度、美容護膚都隨著金錢水漲船高了,是不是直接導致愛情競爭力也高了?”、“同一個地方,你坐火車要三天,我坐飛機只要一天,那算不算是變相的買到了時間呢?”、“如果親人生病,我有錢,可以請到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醫療資源,這又算不算是買到了健康呢?”我隨即啞口。
當然錢也不是萬能的,所以她們最后給出的結論是:錢是千足金,總歸還有那么一丁點是做不到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舍不得聽完,打算去買紙質書慢慢讀。它并不是一本心靈雞湯類的書籍,更多的它是給你內在的力量,教你如何去面對生命種的種種挫折與不幸,只有內心強大,你才不會被你貪念嗔的欲望所左右,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安然走完人生旅途。
就好像和彩兒在色達佛學院討論佛和信仰對人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這些信眾什么都沒有,也什么都不要,只為了來生能成佛,而甘愿每天吃些粗糙簡單的食物,不停的叩拜,他們也覺得很滿足,而我們居住在城市的人,又該如何將這樣的信仰,或者精神運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
回到我們開始的問題,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碌碌無為、簡單平凡、名利雙收、還是無欲無求?
不用去對比這些生活狀態的好與壞,做你自己的選擇就好,重要的是選擇了就不要后悔。
如果你選擇了碌碌無為,那就過好清貧的生活,擔當起該有的責任即可,比如照顧好家人,養育好子女。
如果選擇了簡單平凡的生活,覺得團圓美滿的家庭才是你的追求,那就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不論做到什么程度,相信你的家人都會很滿足。
如果想要名利雙收,你在奮勇前進的時候,更要堅定自己的內心,守住自己的原則,即使收獲了你想要的目標,也不要忘了你對家庭,甚至社會的責任。
如果你真的無欲無求,找不到人生的重心,那不妨去試過那些信眾的生活,心中除了佛念,別無他求。但要說明的是,信眾的無欲無求,并不代表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欲望,而是他們能排除對那些事物的欲望,目標明確的一心求佛。
最悲哀的是,有些人一邊抱怨著生活的不如意,一邊又不愿奮斗進取,于是一輩子就在瑣碎的牢騷中度過,也沒有看到生活中細小的美好,直到生命的盡頭都得不到圓滿。
在我看來,明確了想要的生活,有了奮斗的目標,你就不會再是行尸走肉的活著。不保證每天都可以激情滿滿,但至少每天都能和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奮斗的目標更近一點,生活與生命的意義就會更充實一點吧。
看完電影之后我很想和朋友聊一聊,但除了說出“敬畏天地與生命,人類的渺小,善言善行”這樣蒼白淺薄的語言,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當下的心情,想著還是書讀少了,思考太少了,才陷入無法表達的困境。
也去過很多地方旅行,也希望通過旅行增長自己的閱歷和見識,但看了《七十七天》之后,才覺得那些旅行沒有沉淀出自己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喜歡去也去了好幾個有信仰的國家與地區,尼泊爾、泰國、暹粒、西藏、青海...對佛教的了解依然膚淺,那些令人驚嘆的風景在腦海中留下的印象,甚至不如電影畫面來得深刻,讓我不禁懷疑,我真的活著嗎。
大概承載生命意義的載體并不是旅行,就如男主角所說:“放棄了穿越羌塘,心中反而釋然,找到了與世界與自己和解的方式,改走昆侖山,走出荒原,回去過好每一天。”
旅行或許只是一種方式,一種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找尋自我的方式。但我以為,我們更多的應該是思考,思考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或者更多。
然后過好每一天。
生命是一條貫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沒有開始的復始。
——楊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