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七十七天》觀后感
第一次從小珍口中聽到《七十七天》,隨手上百度看了一些關于它的描述。無非是有關自由,勇敢,激情,探險的老套路。對于這些空中樓閣的無病呻吟,向來不甚感冒。
第二次從小珍日記中看到《七十七天》,是男主楊,一人在無人區,獨自騎行,第一次感到了孤獨。也許是這個孤獨,也許是湖中獨自騎行,腦海中不知為何總是浮現《深夜食堂》的那首主題曲。夜里上班的路上,想過很多畫面,有想過死去了會如何,活著的意義是什么,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次和小珍討論旅行的愿望,某一個期許,想去到哪里之類話題,是我正在影院大廳等待《七十七天》的開場。腦海中一片空白。一點也沒有旅行愿望,一點也沒有去哪里的想法。也許是被孩子吵得心煩,更也許,我壓根就不屑那種詩和遠方。但是內心浮現年少時期待的兩個有關工作和生活的畫面,普通,小家子氣,但在我內心卻很溫馨的畫面。我知道自己的追求,同時卻不理解別人的理想。
電影準點開場。開頭果然是藍天關于夢想關于闖蕩關于激情的一系列演講。大氣磅礴的自然風景,仍舊讓人看的昏昏欲睡。類似空中樓閣,華麗卻不切實際,如泡沫幻影,隨時都會破碎。看著楊和藍天開始旅行后,一路走,一路掙扎,人前樂觀,激情的藍天終于在公路跌倒后,崩潰哭泣,嘶啞吶喊:我多想我是在做夢,醒來這一切都是假的。我還要裝樂觀給別人演講,甚至連自己都信以為真。我嫉妒你面對命運不公的時候還能掙扎!這眼淚,那樣的真實。《七十七天》終于不是一場無病呻吟了。楊并沒回答藍天的那個為什么要橫穿羌塘的問題。
一路的孤獨,被野狼追趕,遭遇颶風,干渴,洪水,饑餓。看見的都是男主楊對困難的不妥協,對前進步伐的堅定。洪水中,救了小狼的那種愛。饑餓到極致,一度讓我對人性報以最惡意的猜測,楊卻堅持了人性的善,拿棍子企圖趕走小狼,硬忍著沒有吃掉它。最后,在那片絕美的星空下,楊終于得著解脫。在夢的世界,等待他的藍天,脫離了輪椅的桎梏,站起身,出門迎接他的回來。
這樣的結局,出乎意外又情理之中。真實的生活,哪來的那么多happy ending。多少人像藍天,面對著身體,家庭不可逆轉的缺陷,在日日夜夜里痛苦掙扎,沒有任何結果,卻還要佯裝堅強,每天笑臉相迎。又有多少人生,像楊的旅途一般,開局充滿了大氣磅礴激情澎湃的美景河山,中途充滿各種危險困難,不是孤獨絕望,孤立無援,便是各種豺狼虎豹,虎視眈眈,步履維艱,夜夜難眠。走著走著,男主楊說,再往前,就是無盡的沼澤,只有從昆侖山過才能走出這個無人區。但是那樣橫穿羌塘的計劃就失敗了,但那又如何,至少此刻,他只想平安走出這個無人區,然后好好生活。
我們也是這樣在日復一日成人的生活中慢慢磨平了棱角,認識到活著的意義,正如夏花,一半朝陽,一半埋土。踏實活著,面對風吹日曬,霜打雨淋,璀璨盛開在艷陽天中。
一直很喜歡圣經里馬太福音第七章25節到34節:所以我要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么喝什么,為身體憂慮穿什么。生命不勝于飲食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生命的意義沒人想的明白,生活的艱辛各人有各人的章法。神創天地世人。自由和風雨并存。遠方在腳下,詩意在心中。我依舊不知道自己想去哪,只想在心里種出一朵花,自在寧靜,不懼冒險。終有凋謝一日,那天來臨前,努力的努力的活著。活著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