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網上看到過很多的教程是對啟動頁和引導頁的介紹,經常會發現不同文章介紹的都是存在矛盾的,今天和程序員小哥哥討論了很久,從設計和程序的角度闡述一下這個一瞬間的過程。
在此呢,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閃屏”、“啟動頁”和“引導頁”,也沒有查到相關名詞的定義解釋。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闡述一下我對這幾個名詞的理解(很多人叫法不一,但是功能一致的為一個類型的頁面)
1. 閃屏:在iOS規范里被稱為Launch Screen,即用戶在觸發應用時立即顯示在屏幕上的頁面,很快就會被應用中第一個頁面所替換,讓用戶有快速反應及響應的感覺。這個頁面不建議進行視覺傳達,它的目的只是為了增強應用的視覺感知,完成啟動即用的操作。另外,每個應用都需要有這個頁面。(為什么把最開始叫閃屏,因為這個就是一閃而過的頁面,不服來辯)
2.啟動頁:為增加品牌或用戶友好度而增加的頁面,大部分情況下打開APP的情況下都會展示。現在有很多APP在這個頁面中進行品牌露出、廣告、活動等展示,展示方式也有靜態圖片、動態圖片、動畫等多種方式。
3.引導頁:為了使用戶了解產品動態或引導用戶完成某種操作,常見的有新手引導、產品更新等引導。
為了將這個幾秒鐘的過程能夠完整展現出來,畫了一張圖輔助介紹這個過程:
將這個過程分為2部分:未進入APP和進入APP的狀態,區分特征是用戶能發進行交互操作。在未進入APP的狀態,應用未展示且不能進行任何交互操作(不包括清理系統強制關閉);在進入APP的狀態后,用戶可進行交互操作。
A.未進入APP狀態
點擊APP圖標—>Launch Screen(閃屏)幾乎不到1s,隨著硬件、技術等提升,這個時間再越來越短。
B.進入APP狀態
1)國外常見:iOS推薦流程
從Launch Screen直接跳轉到應用頁面,其中Launch Screen采用與第一個屏幕相同的樣式,去除掉文字、圖片等內容。
2)國內常見:
從Launch Screen后判斷是否為得一次啟動應用,如果是則展示引導頁,如果不是則展示啟動頁。
3)理論可行:
從Launch Screen后是啟動頁、然后展示引導頁(不建議這個過程)。如果同時存在會導致用戶操作過多步驟才能進行實際應用使用,操作時間太久,友好度不高,也容易跳出。
另外,很多設計師都喜歡在啟動和引導頁做大量的設計,因為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品牌辨識度、也能增強用戶友好度。但是請盡量避免在閃屏上做過多設計,讓用戶能識別點擊響應后盡可能做簡化設計,避免大段文字、品牌形象和其他突兀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