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點不投稿的碎碎念,只給關注我的朋友們看。
二妹今天進新房,假期沒能批準,沒能如愿回家去看看聚聚,覺得很遺憾,她安慰我沒事,現在天熱,等涼點回家帶孩子們來好好玩玩,估計等下月底回去了。
她給我發來幾張新房照片。
她從大侄女上幼兒園,開始就搬到舒城縣城,當時是租了套小房子,每天一個人接送大侄女,小侄女當時才幾個月,炒菜上洗手間都抱著小娃。
冬天早起送大侄女上幼兒園,也把小的帶電瓶車上,丟在家又不放心,每次小侄女被強行拉起來哭得稀里嘩啦,二妹陪著抹眼淚,下雨天,瘦弱的她騎個電瓶車,前后帶兩娃,有次不慎摔倒,小侄女膝蓋流了很多血,聽著都讓人心疼。尤其是大侄女每月都會扁桃體發炎掛水,更累人。
一年后買了套熟人的兩室一廳二手房,作為過渡,老小區房,因小區離學校遠,單程15分鐘,每天騎電瓶車接送大侄女就要來回八趟,今年換了套學區房115平,也是他們縣城最好的地段,小中高學校都在邊上,小妹去過幾次說,這才像個小區。
新房我還沒見過,小妹在合肥的新家,同樣也沒見過,每次我節假日回去,他們也回老家了,都只看過圖片。
我常同人聊天說,我二妹就是傳統的美好女子,愛做菜,各種美食,一有空抹布不離手,死愛干凈,家里總是一塵不染。
她做的壽司,蛋撻,番茄醬,草莓醬,八角魚,東波肉,肉丸,牛肉火鍋……太多太多的拿手菜,色香味俱全,僅看著都能讓人垂延三尺。
即便是做個早餐,她都要做四五個小菜,花樣多,哪怕是寒冬臘月,她都堅持起早親自做各式美味早餐,瘦肉粥,銀耳紅棗粥……
她愛養很多花花草草,綠蘿,富貴竹,仙人掌,百合等,有一種清寧自在的意趣。
她忙里偷閑喜歡愛一些文學書籍和親子書籍,尹建莉,楊貴美……一些親子作家的名字,我都是從她那知道的,這方面我是失職太多。
她特別心疼人,情愿自己累,我常說,讓妹夫多幫忙做家務活,她總說,他在工地上開挖機,操心又累,回家讓他歇歇放松下,我自己干好得很,習慣了,她干活利索。
每一樣事物都經過她的手,慢慢顯出最美的模樣,這是她生活的道場。
大前年小妹在她那住,她倆一起學駕駛,有次帶侄女去小區物業辦事,一群大媽夸贊著說,那個是你姐姐吧?長得像,你姐太能干了,人家兩個大人帶一個小孩嫌累抱怨,你姐一個人帶倆個這小娃,還搞得這么干干凈凈,真讓人佩服!上菜市場懷里抱一個,衣拐牽一個……
小妹同我說,這小區里人把小姐姐夸成花了,小姐姐確實厲害,居家過日子好能手。
妹夫工地都在老家附近多,隔三差五下雨閑時會去縣城,家里任何事他一點不用操心,即便是工地上事還有他爸在上面頂著,感覺我妹夫真是前世修的好命。
這幾年發展還算順利,剛結婚時妹夫是給別人打工開挖機的,如今自己家已擁有挖土機,鏟車,碎石機。
搞工程的人,資金都是挪來挪去,拆東墻補西墻,外人看著風光無限,款難收,送禮多,各行有各行的不易。
小妹老開玩笑說她小姐姐下巴那痣是旺夫痣。
二妹夫,也挺知足,常同人說,我們這花園鎮,我老婆到哪都不比誰差。(哈哈,我小姨在他們那鎮。)
記得二妹有條朋友圈寫道,即便是貧窮也能過詩一樣的生活,別人不知道,對于她,我深信不疑。
在老家時,她一樣能把簡單平凡的生活,過得扎扎實實,欣欣向榮!
她曾寫道,平底鍋是我的屠龍刀,小鍋鏟是我的倚天劍,錚亮的地板是我揮灑的舞臺,孩子是我的整個世界。
這次裝修前后半年,都是她一個人操心,去合肥選材料,選家具,跟進裝修進度,新房打掃衛生,妹夫意思是找臨時工幫忙收拾,二妹又舍不得。
妹夫和他爸整天在工地上,他爸有時去應酬,常常不在家,他媽媽家里有商店要看,一大家子家務,有時工地上工人去吃飯,還有個老爹幫忙干干雜事,種點菜地茶葉,每個人工作量都不小。
一家四世同堂,和和睦睦,從沒紅過臉,她婆婆同老婆婆一生也沒爭吵過。
每次去二妹老家時,總有老人和我說,你妹真有福氣,他們一家子把她看得很重,都對她很好,不過你妹好勤快,歇手不歇腳的,也是討人喜歡。
她對她身上所承擔的每一個角色不遺余力,做得盡善盡美,把平凡的煙火歲月,過得活色生香,詩情畫意。
想起在我們年幼,母親帶著我們艱難困苦時,無數人勸說把二妹或小妹,送一個給條件好的人家,我母親忍受著生活的巨大艱辛,也沒舍得送一個,或許送人,她們中誰可能有幸讀高中上大學,或許在童年少年能過得容易些,但肯定我們姐妹沒有現在感情深了……
其實無論身在何處,都只是生活的選擇。任何選擇,都為之付出了努力和承擔,她做到了。
如二妹常說,也許真正讓我們疲憊的,從來都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
人這輩子應該孜孜不倦去追求美好的東西,不然人活一世同咸魚有什么區別?
以此碎碎念祝福二妹家喬遷之喜,永遠幸??鞓罚∧憔褪俏已劾锏恼嫔泼?。
愛美食,愛文字,愛花草,愛生活!
以后每月寫篇碎碎念,嘮嘮家常,不投稿,喜歡記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