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王子,他想娶一位公主,但是她必須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他走遍了全世界,想要尋找到一位真正的公主,但不論走到什么地方,總碰到一些障礙。公主倒有的是,但王子無法判斷她們她們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因為她們總有一些地方不大對頭,結果,他只好回家來,心中很不快活,因為他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位真正的公主。
有一天晚上,忽然起了一陣可怕的暴風雨,天空在掣電,在打雷,還下著大雨,這真使人有些害怕!這時,有人在敲門,老國王就走過去去開門。
站在城外的是一位公主。可是,天哪!經過了風吹雨打之后,她的樣子是多么難看啊!水沿著她的頭發和衣服向下流,流進鞋尖,又從腳跟流出來。然而她說她是一個真正的公主。
老皇后心想:“是的,這點我們馬上就可以考查出來。”可是,她什么也沒說。她走進臥房,把所有的被褥全部搬開,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于是她取出二十張床墊子,把它們壓在豌豆上。隨后,她又在這些墊子上放了二十床鴨絨被。這位公主夜里就睡在這些東西上面。
早晨大家問她昨晚睡得怎樣。“啊,不舒服極了!”公主說。”我差不多整夜都沒有合上眼!天曉得床下有什么東西?有一粒很硬的東西硌著我,弄的我全身發紫,這真怕人!”
現在大家看出來了,她的確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為她透過二十張床墊加二十條鴨絨褥墊還能感覺到那顆豌豆。
這有真正的公主才能這樣嬌嫩。
于是,王子娶她做妻子,因為現在他知道了,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而那顆豌豆呢,被陳列做博物館里,如果沒有人把它偷走的話,大家仍舊可以看到它。
這可能是安徒生童話里最短的一篇了,短得我懷疑這中間少了什么,困惑至今。今日重讀,覺得有些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公主怎么會在雷電交加的夜晚自己在外面溜達?她的皮膚如此嬌嫩,怎么會經得起風吹雨打?她嬌嫩的腳怎么受得了滿是水的鞋子?她發現那么多層墊子,不覺得奇怪嗎?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是:這個故事諷刺了封建貴族的嬌弱和不堪一擊。貴族擇偶的唯一標準就是皮膚要好,其他忽略不計。老皇后僅憑一顆豌豆就能判斷出真正的公主,多么荒誕。這一點和《皇帝的新衣》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有一千個豌豆公主。
這個公主到底是從哪里來的?于是我腦補了一下:王子之前大規模地尋找真正的公主,想來已經傳遍了十里八鄉。她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應該是聽說了這件事,于是,她在夜晚跑來,假裝說自己是真正的公主。而她走進臥室一看,臥槽這么多的墊子這是鬧哪樣?于是她把墊子掀開看看到底有什么鬼,發現了那顆豌豆。她想這也許是個考驗,于是第二天她才那樣回答的。
為了搞懂這個故事,我跑到知乎上查了查,看到了一個大神的回答,是從作者的信仰的角度來解讀的:王子就是耶穌,他想要迎娶的公主就是圣潔的新娘(就是作為一個群體的教會),落湯雞來的公主表示公主(教徒)在世界上受苦而非常狼狽,豌豆表示罪,二十床墊子和二十床鴨絨墊表示世俗的教導和觀念,消除人良心對罪對感覺。公主睡不著表示真正圣潔的教會對罪敏感,如果不除掉那一點的罪都無法平安。嬌嫩的皮膚表示敏感的良心。綜上,只有對罪敏感,良心敏銳,圣潔的新娘才能成為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妻子。
這位大神,請收下我的膝蓋。
但是,我們中國的小孩子能看到這么深的意義嗎?我看到很多小女孩聽了這個故事后,第一反應就是公主要有嬌嫩的肌膚,要嬌滴滴的。從此,沒有公主病的得了公主病,有公主病的病情加深了。
幸好,我還在網上還看到了另外兩個版本:
其中一種版本的比較正常,能說得過去,也符合兒童喜歡大團圓的心理。話說有一個善良的女孩子,她住在鄉下,有一天她救了一只小鳥。小鳥為了感謝她,就告訴了她附近有個王子正想找一個妻子。女孩子來到城門前,小鳥飛進去打探到了判斷公主的標準,飛出來告訴了女孩兒,女孩兒順利地和王子結婚了。這個版本符合童話教育孩子們善良仁慈的出發點。
但是,我更喜歡下面這個暗黑版本的:
其實,皇后和王子是食人狂,他們到處尋找好吃的人肉,公主最后被他們吃了。吃完了,王子抬起頭說:“媽媽,真正的公主果然好吃。”
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千萬不要有公主病,會被吃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