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進城》是倪學禮的一部12萬字的小說。寫的是知青回城,帶回一個鄉下媳婦兒。因為住房,因為觀念,因為經濟,而產生了一系列矛盾,婆媳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二間,姑嫂之間,妯娌之間吵吵鬧鬧,分分合合,最后在小麥的善良和包容下,一家人獲得幸福生活的故事。
林木是一個下鄉知青,是小麥的丈夫。像所有城里來的知青一樣,他考上了大學,回到了北京。小麥帶著一頭高梁花子領著女兒丫丫跟到了北京。小麥的憨厚與隱忍,勤勞善良與大智若愚,在挑剔的婆婆楊文采,刻薄的小姑林小溪,不務正業的小叔林叢,有預謀的“關照”下,一家人的生活戲劇性地矛盾并沖突著。
小說用詼諧的語言,讓一個又一個的沖突含著淚開始,又帶著笑結束。
王小麥”質樸、開朗、堅韌、對他人富于理解與同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小芳”。林木聰明、勤奮,又耳根軟,貪圖享樂,常常經受不住誘惑。讓我們看到一個優點缺點并存,有血有肉的城市青年。
王小麥大智若愚。陳紅梅送給林木毛衣,她裝作沒看見,事后也不跟林木提及。看到林木夾在書里黃鸝的照片和兩根長發,以及照片背后的詩,裝做什么也沒發生,把書放回書包里。看到林木寫給黃鸝的情書,她把它熨平熨干,交給婆婆和林木。小麥說,內容我看不懂。
“她表面傻呼呼的,什么都不在乎?那是因為他不想在乎,要是他想在乎的事兒,她主意大著呢,我們一家人綁一塊兒也不是他的個兒。”
王小麥隱忍。小溪戲弄她,騙她在眾目睽睽下帶皮吃香蕉。嘲笑她,走路輕了,說你鬼子進村啊,怎么連一點動靜都沒有,走路重了,又說你開拖拉機種地啊,樓板都讓你給翻過來了。小麥的被子褥子讓小溪潑了水,晚上只好睡光板床。爸爸媽媽訓小溪的時侯,小麥發著燒,“從床上爬起來,護住了小溪,媽媽才住手。"當林木問她小溪欺負她沒,小麥說,“小溪對我挺好的,床上的簾子就是她幫我掛的。”小麥終于不能容忍小溪說她偷拿她五十塊錢,離家出走了。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擺地攤賣菜的好地方。
小麥善良。林海頭疼,小麥為湊醫藥費,在醫院賣血,陪他爬香山,當得知他頭疼是因為目睹了父親跳樓,她開導他,呵護他,“像疼自己孩子一樣疼這個弟弟,為這個弟弟做了很多只有媽媽才會做的事情。”
林木說她,別人給你一滴水,你就以為見到大海了。別人一句好話,你就能把心掏出來。
王小麥勤勞。擺地攤賣菜。去山東販大蒜。在路邊早上賣早點夜里賣羊肉串兒。開面館兒。再把面館改成餐館。她一步一步走來,憑著自己的真誠在城里站穩了腳根。
王小麥又是強悍的。她以武力制服樓上胖大嫂。為追回林叢被女朋友騙走的一千塊彩禮錢,翻墻而入,把她父母堵在被窩里,又沖進屋把他們衣服劃拉進麻袋,逼著他們服軟退錢。同小溪一起搶回被林叢媳婦兒換走的彩色電視機。
王小麥要強。她要要考夜大,遭到全家人無數次奚落、嘲笑、鄙視,但終于拿到了夜大錄取通知書,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
王小麥大度。爸爸落實政策,小麥放棄有北京戶口和正式工作的機會,讓爸爸學校解決小溪的工作。雖然小溪不感恩,但小麥是坦然而幸福的。
阿來說:好小說的兩種標準是“一種,有沒有創造出一種新的人物形象,并通過這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某一時代社會生活的感受與思考。再一種,有沒有在小說這種文體上有一定創新。”
《小麥進城》語言多使用短句,詼諧生動,有極濃的生活氣息:“娘嘆了口氣說,這丫頭從小屁眼兒就大,哪天拉屎不注意,非把心給拉去了不可啊。”林木不止一次跟媽媽說,“小麥要是念得成書,那耗子通過磕紙箱子也能本科畢業了。”小麥說,“你們一家人除了爹和林海,剩下的不是屬長蟲的就是屬蜥蜴的,小溪說,什么意思?小麥說,冷血動物唄!”
這本小說有很強的畫面感。人物動作,語言,表情都非常精準到位,每一個人都在讀者面前哭著,笑著,開心著,也悲傷著。讓人感覺不是在看書,更像是在看電視。
《小麥進城》雖然寫的是幾十年前的人和事,現在讀起來,并沒有違和感。反倒有種消融了時代隔閡的親切和熱誠。這的確是一本不錯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