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動次打次……伴隨著這特別的火車聲音,旅客們有被帶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第一次坐火車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有可能是跟著爸媽去廣東,也有可能是跟著奶奶去桂林。那時候能夠坐個車出去鎮上就是很高興的一件事了。更別說能坐上長長的火車。記憶里火車也是一個新奇的事物,總覺得是奶奶帶著一個小女孩坐著火車,小女孩好奇的望著窗外。這就是第一次懵懂的火車體驗。
爸媽記憶中的坐火車,簡直就跟打仗似的,要提前好多天去縣城火車站訂好票,很難買的到。然后上車的時候簡直就是各種本領都要使出來,先上車幾個人,然后把小孩從窗戶遞進去,然后腳不能亂動,否則就再也沒有地方放了,還要時刻擔心衣服口袋被劃東西被偷,這簡直就是電影的真實寫照呀!他們對于火車真是又愛又恨,愛它能夠載著他們去目的地,恨它如此擁擠難熬。
坐火車最多的時候是在大學時期,第一次去大學報到,提前了兩三個小時去候車室,火車票也是早早的提前十多天就取好了,生怕趕不上火車。雙層的城際列車,也是蠻新奇的,而且特別期望能夠買到第二層的車票,總覺得上面更舒服,視野更開闊,但是好像每次跟姐姐一起買票的時候我就很少買到第二層的座位,后來也沒怎么坐雙層火車,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大學假期的時候,總會提前規劃去哪兒玩,然后早早的買好火車票,那時候精力旺盛,去哪兒竟然都是買硬座,也不覺得很難受。睡幾次就過去了。
最嗨皮的一次莫過于和靜一起去北京,我們兩個人買了一袋吃的,蘭兒又給我買了一大袋吃的,于是乎兩個人第二天早上提著兩大袋吃的還不急不慌地先去ATM取錢,再做車去火車站,在最后幾分鐘沖刺趕上了快要啟動的火車,靜在前面跑著要進去,我邊笑邊喘氣兒說“票在我這兒呢!你怎么進去?”一路上好不嗨皮,和鄰座的男生聊的很開心,和過道隔壁座的人一起斗地主到深夜,然后我就一個人占三個座位睡了幾個小時(偷笑ing,能夠睡一覺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啊),去北京的火車真的超多人,連過道都要坐滿了,第一次出這么遠的門還真是覺得自己待在省內坐車買票還是方便很多。
最深情的告別也是在北京之旅的最后一天,男票送我們去火車站,還買了站臺票送到站臺里面去了,那時候能夠憑火車票買滿多張站臺票的,所以在火車站臺上很多送別的人,在聊聊天、擁抱、牽手,和男票靠著欄桿拍了幾張照片,然后眼睛就酸了,等進到火車里面再看窗外的人時,也是一臉不舍,眼眶濕潤且變紅了,就這么體驗了一次離別的車站的不舍和小感傷。
綠皮車的體驗,暑期實踐活動,去一個縣,然后買上了2012次列車,那時候世界末日之說還沒有那么流行,只是很好奇沒有k字、z字開頭的火車會是怎么樣的。開始上車的時候,人比較少,然后大家樂呵著原來綠皮車這么干凈舒服呀,還可以開窗呢,各種玩,各種嗨。等到一個站時,上來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行李很多,幾乎都沒地方放了,過道都占滿了人,窗子再怎么打開都是很熱,而且中途還遇上晚點,大家的新奇感早已經被悶熱和擁擠不堪代替了,只希望能夠早點到達目的地下車休息。
動車體驗,動車的春風吹過來的時候我已經畢業了,怎么著也要坐個動車體驗一下吧。原先五六個小時的車程變成了兩三個小時,瞬間覺得好快,再看動車漂亮的外觀設計和舒適的內部設計,更讓人覺得高大上,快捷舒適體驗很不錯。
臥鋪車體驗,工作的地方火車比較少,一般買夜車回家,所以臥鋪成了首選。第一次坐臥鋪有興奮有緊張有擔心,覺得睡覺是不是沒有安全感,覺得人會不會太多了,然后上車后才發現擔心的不無道理,貌似大叔比較多,各種煙味、打鼾,導致自己好不容易忍住然后心里默念以后再也不坐臥鋪了。但是做過一次通宵夜車后,趴桌子睡不著,處于健康考慮,如果坐通宵車,還是先考慮買硬臥。
火車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從以前的蒸汽火車到現在的高鐵動車,科技的進步讓人感到方便,同時普通列車也承載著很多人的回憶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