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千萬不要當“月光族”
文/寧國濤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一些人很不滿:當月光族是個人的消費觀念問題,屬于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怎么和“職場”扯上了?別著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陳婕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公司做行政,這家公司還不錯,是個幾百人的中型公司,稅后,每月工資五千多元。陳婕與人合租的房子,每月八百元,吃飯、交通、電話費等日常開支加一起,兩千元就夠,也就是說,如果生活簡單一些,每個月她花銷兩千八百元即可。另外每個月還可以存下兩千五百元左右,一年可以存三萬元左右。但是,陳婕根本不存錢,覺得那種觀念“太老土”了,她三天兩頭在網上購物,光鞋子就有幾十雙,包包有七個,另外還有衣服一柜子、化妝品一大堆等等,反正每個月她不把工資花完就不算完。
陳婕原來用的手機好好的,兩千多買的,但是,見別人用蘋果手機,她買了部蘋果手機。換下的手機一直在抽屜里閑置著。
陳婕本來有個筆記本電腦,使用一切正常,但是,因為貪圖時尚,她還是多此一舉地買了個蘋果筆記本電腦。
兩年過去了,陳婕沒有攢下錢更沒有給父母寄過錢,都是她自己花掉了。讓陳婕沒有想到的是前階段公司因為資金鏈斷掉,發不出員工的工資了。公司一直說資金投出去了,等資金回籠后就給大家發工資。陳婕靠借錢度日?!拔镆灶惥?、人以群分”,陳婕認識的也都是消費觀一樣的“月光族”,朋友們也沒有多少錢借給她。無奈之下,陳婕賣掉金項鏈的錢花完后,陳婕就把幾千元的蘋果手機以一千多元“二手價”賣掉了,她心愛的蘋果筆記本電腦出售的時候也是一千多元的價位。陳婕雖然知道收購二手電腦以及二手手機的人簡直是“趁火打劫”,但是,人窮志短,明明知道人家是“打劫”,還不能不賣給人家,因為自己急等著錢花。
幾乎彈盡糧絕了,陳婕又不好意思向父母求援,因為父親只是個國企工人,母親已經下崗多年,父母親能把她培養大學畢業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工作兩年了,自己沒有給他們寄過一分錢還要向他們求助,這是她不忍心做的。
由于急需用錢,陳婕只能再次尋找工作,但是,因為太渴望“救命工資”了,于是在面試的時候就顯得很急躁顯得急于求成。再加上沒有存款就等于“手中無糧,心中發慌”,于是面試時候的狀態非常不好,甚至有幾次面試的時候由于過于緊張,根本沒有聽清楚面試官說什么就急于回答,顯得非常荒唐。陳婕也是有兩年工作經驗的人了,第一份工作面試的時候也不曾驚慌過啊,都是缺錢鬧的。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父母還沒有斷掉給她的生活費,所以她不慌亂,面試的時候狀態就比較好?,F在,陳婕面試的時候感覺是唯唯諾諾,面試過程中感覺是心慌意亂,面試結束后感覺自己是落荒而逃。各種的不在狀態的根源就是因為“手中無糧,心中慌張!”如果自己有個兩三萬元的積蓄,足夠自己生活大半年的,那么自己求職過程中也不至于那么迫切那么狼狽,好像面試不成功就要睡大街一樣。如果有錢繼續支撐著自己,陳婕相信自己兩個月之內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是,一分錢難死英雄漢,一分錢更能難死她這個身在異鄉的小女子,沒有積蓄支撐她的正常生活,她只能以“饑不擇食”的狀態尋找工作、
因為“月光”,使得陳婕后來無奈地接受了一份工資只有兩千多元的工作,這只是自己上份工作薪資的一半而已,她非常的不滿意,但是,不滿意又如何?馬上就面臨餓肚子了,于是只得違心又委屈地接受這份工作。
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說,公司資金鏈斷裂,被人排擠得混不下去了,較長時間的生病等等,到那個時候,才能體會到每一毛錢的珍貴與可愛。因此,平時積蓄點錢沒有錯,至少可以讓自己關鍵時刻在職場上保持尊嚴不狼狽,至少可以讓自己平心靜氣地去尋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職場建議:上班族生活中要盡量節儉,盡量存些錢,有這樣良好的習慣,當職場發生公司倒閉、裁員、被迫跳槽等情況后,自己才能夠從容地重新求職,才能夠不為了手頭緊張而慌亂,才能夠挑選出適合自己職場發展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