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排字幕的時候,竟然有一絲的茫然,就像小時候老師在講臺上有聲有色的朗讀課文,我在課桌前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個話題,竟讓我如此陌生。
也許是糊涂習(xí)慣了,從未思考過安逸,也許是個性使然,一直在追求安逸卻不自知。
總之,這個話題的出現(xiàn),讓我開始了檢視和思索,我的個性、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的父母、我的工作、我的健康、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在亂糟糟的頭緒中我不知所措,迷迷蒙蒙,我知道我在逃避,逃避我已過了渾渾噩噩,不負(fù)責(zé)任四十年的生命;我知道我在惶恐,惶恐我還有沒有能力去創(chuàng)造一個無憾無悔的人生。
四十年里,有過自以為是的精彩,有過傷痛過后的云淡風(fēng)輕,有過被人誤解時的靜默坦然,有過跋塵涉世后的冷漠自清。看起來我是多么一個高傲自負(fù)、不知天高地厚的瘋子。多年前我也這樣的人云亦云。
可每次喧囂過后的氣惱、煩躁,卻不知其究竟,我只有痛楚的找尋。
獨(dú)處一隅,手捧書卷,撫摸心靈,每當(dāng)這時,我的靈魂便會前所未有的充實(shí)快樂,靜謐和空靈。
我知道我活錯了人生。
我的生命如此渴望安逸、迷戀淳真、向往至簡、沉于輕行,哪怕背后的目光反射著清高自負(fù)、不求上進(jìn)、特立獨(dú)行,而我卻不忘初衷。
安逸,說來簡單,做起來卻真的很難,哪怕再渴望,也不能忘記我依然生活在這濁世紅塵。溫飽的驅(qū)使、名利的誘惑、虛榮的比拼,物質(zhì)的欲望彌散天際,精神的繽紛卻無以為繼。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有過彷徨,有過沮喪、有過欺辱,有過哭泣,但卻從未有過放棄。我知道我只是沒有找到一個平衡內(nèi)心的契合點(diǎn),也許,那個點(diǎn)的名字就叫不悔無憾,安逸淡然。
幸好有了這個題目,讓我未至遲暮時才去思考,那真將悔之不及;幸好,我已驀然,開始思索,開始改變,讓生命中的時時刻刻,都化為酣暢的自我!
人生很短,如白駒過隙,如果將我的人生喻為一趟列車,我已近終點(diǎn)。
感悟不惑之年所歷經(jīng)的千姿百態(tài),有明暗、悲歡,亦有恩怨、聚散,努力地活出了自己的姿態(tài),刪繁從簡,從真向善,靜悟心安。
瀟瀟灑灑寫了通篇,卻依然不知安逸為何物?我問了度娘,說安逸是一種知足,舒適,快樂!我想安逸還有一種解釋就是遵從內(nèi)心的需要,享受內(nèi)心的幸福感受。安逸是一種自我舒適的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人生追求不同,對安逸詮釋便不同。有的人如長江黃河,波瀾壯闊,成就了驚天偉業(yè)后才去享受安逸;有的人如潺潺溪流,寧靜清澈,不畏沉寂淡漠,用時刻的恬靜灑脫妝點(diǎn)生命,安逸陪著生活貫穿始終,這樣的人生如風(fēng)散雨收,云薄霧輕,真的不負(fù)此行。
大氣磅礴,功成名就是一種安逸
坐看云起,寵辱不驚是一種安逸
明鏡照骨,幡然自省是一種安逸
難得糊涂,與世無爭是一種安逸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一種安逸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是一種安逸
安逸就是千帆閱盡,洗盡鉛華后的屬于自己那片獨(dú)一無二的風(fēng)景!
絞盡腦汁,捶胸頓足后把最后的一段話送給自己
記得三毛說過:我最喜歡別人把我當(dāng)傻瓜,這樣與人交往起來就方便多了。而自己就是這樣一個癡癡傻傻的透明體,心甘情愿的生活在別人處心積慮的設(shè)計(jì)里。盡管缺乏的是胸襟與氣魄,但至今為止,我卻生活的心安理得。
我不知道這樣的堅(jiān)持對與錯?也不知道在我生命謝幕的那一刻,我會不會九泉含笑?我想,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遵從內(nèi)心,不幸福也幸福。幸福就在身邊,不必從眾!
隨心所欲不逾矩,
千里孤涯立傲松。
心安理得不從眾,
一點(diǎn)梅花笑春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