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從朋友那里聽到一條消息,說她們學校有個姑娘因為抑郁癥跳樓了,而她得抑郁癥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太過優秀被舍友孤立。最后,終于沒有能在長久的冷眼中挺下去,選擇了輕生。
沒有人會相信,原來優秀也可以成為一把刀,被差勁的人握在手里殺掉別人。
沒有人會知道,原來合群的代價,需要那么昂貴要拿美好的人生去換。
沒有人敢去想,原來人心險惡,可以險惡到看不得別人的好。
可是,其實人性大多都是這樣的。上大學的時候,如果你成為那個早起的人就要肩負起為全宿舍帶早餐的任務,你沒有什么拒絕的權利,因為如果拒絕了,大家就會說:早起都早起了怎么就不能幫忙帶個早飯;都是一個宿舍的幫個忙怎么了……本來早起自習已經不輕松,這個忙你還是要幫,因為你想要擁有這一宿舍的朋友不想讓自己變得不合群。所以,時間久了很多人會寧愿窩在宿舍里而不愿早起,不是不夠熱心,而是這樣的熱心會讓人疲憊。
可是如果友誼只能將你拖向黑暗與墮落的地方,你又是為什么在維系這樣一段關系。
還有當你不幸成為同學間唯一全勤,成績又優秀的人。那如果你不幫著逃課的舍友答到,就會被認為是不夠朋友。不在期末的時候,幫著周邊的同學,劃重點,補習解答問題,就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太過高高在上,不樂于助人,更甚者,會說你是為了得到獎學金不想被別人超過。所有人都覺得竊取你的勞動成果是理所應當,而你一旦拒絕或是反駁,就會被人扣上自私的帽子。
我不努力,我有理,我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所謂道德綁架,不就是利用一種關系去威脅別人,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最可怕莫過于,對于這種事情,你身邊竟然沒有人覺得它不對。
你不光要優秀,還要活的像個太陽,照耀著身邊所有的人,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的朋友,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塑料的友情了吧。
而當我們終于成了一個別人眼中合群的人,維護住了與周邊人的友誼,卻會發現自己一點都不開心。
我記得,長篇小說《無聲告白》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p>
可是其實,哪有那么容易。校園里會遇見的人,工作崗位上同樣會出現。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一天開會的時候,我突然被領導點名表揚說:“大家都要向小鹿學習,不止工作完成的好和同事的關系也相處的融洽,優秀合群這才是新人最好的樣子嘛?!蹦菚r候,我在一片掌聲中突然間嚎啕大哭,所有人都以為我是因為被領導表揚而激動,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替自己委屈。
為了成為這樣一個合群的人,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本來工作已經很忙,可是為了讓家里有孩子的同事下班接小孩,還是要把她的工作攬過來做;中午下午吃個午飯,要帶回來不愿意下樓同事的午飯,而他們如果忘給或少給了錢,也從不會多言。因為清楚的知道如果這些事情自己都選擇了拒絕,會被大家說成新來的不懂事,冷血無情別人家里有事情都不愿意幫忙,大家都是同事何必為了那點錢斤斤計較。在那個崗位上,我被接納的唯一條件,就是全部人的“滿意”。而這來自于,你要主動的或被動的學會做事。而這在職場關系里,是一種不言而喻的“規矩”。沒有人會否定它的錯,即使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它的不對。
后來,我終于還是從那份工作里辭了職,因為終于明白:你可以讓每個人都滿意,可是最終卻不得不虧待自己。你要努力走到一個公平的環境里去,如果還沒有遇到,那就去多找一找。畢竟讓自己開心,才是生活的第一要義。
不必勉強自己去維系一些天生利己主義的人,因為那樣的人本就不適合相處和成為朋友。
前不久,看到過蔡康永的一個采訪,他說: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于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系良好的關系的好的里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就更吃力。
不必為了讓別人開心去做一些事情;不必因為害怕被孤立所以不得不妥協;不要總是想著照顧別人的情緒,如果不能遇見真心的朋友,那么就自己一個人,朋友再多如果都只是塑料友誼,就不值得去費心擁有,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見真心朋友,所以不必強求。如果想要交到一個朋友,就要把自己拖進一段復雜的關系里,不如就算了吧。
我們這一生要遇見的人和事情太多,與其忠于別人不如忠于自己,如果不幸被綁架到一段關系里,就要努力掙脫出去,沒有人應該去影響自己的人生,你要勇敢一點,別人才不會威脅到你。畢竟活著就是為了讓自己開心,我想如果我可以先遇見那個輕生的女孩,我一定會對她這么說。
-關于作者-
南塘.
大夢初醒,荒唐了一生
微博:@你若盛開D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