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新聞報道,
媒體問馬伊琍你演過很多的角色,
都是個性很強的女強人的形象,
這是一種巧合,還是說對這樣的女性形象有特別的好感?
馬伊琍說:我演的所有的人物對我來說都必須要打動我,
或者說這個人物身上有我想要說的那些東西。
所以之前挑選的這些人物都有,
因為我是演員嘛,
我希望在本職工作當中傳遞給現代女性一些我自己的價值觀和我的人生感悟。
所以我會選擇一些比較強的角色,
因為這樣的角色她的說服能力比較強,而且這樣的女性她的話語權會比較強。
這并不是說弱小的女性角色我不會接,
因為我覺得所有弱小的女性,再弱小她內心也是要有巨大能量的。
我特別崇拜有能量的女性,所以我希望每一個女性都能有能量去傳遞給別人。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同為上海人,演什么火什么的女演員孫儷。
孫儷出生在上海一個有名的棚戶區,
家境并不好,
小時候的她只要一聽到,
隔壁鄰居播放音樂,
就會跟著音樂節奏搖擺,
這讓媽媽發現了她有音樂節奏感,
在她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
便送她到上海市少年宮學習舞蹈。
1995年,由于父母離婚,
孫儷跟著母親過了七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母親很寵她,
孫儷晚上跳完舞回來走弄堂怕黑,
媽媽會去公交車站接她,
孫儷跳完舞很累,
個子不高的媽媽就背她回家。
有一天她發現,
在媽媽背上的她腳已經碰到地上,
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
因為成長在單親家庭,
孫儷看起來比同齡人成熟許多。
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演出,
掙了好幾百塊錢,
她連公交車都舍不得坐,
跑到她媽媽的單位,
把錢給了媽媽。
家境雖然不好,但是可以讓人懂得生活的不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家庭的變故讓孫儷變的懂事穩重,
也讓母女感情變的更加深厚。
1997年,孫儷初中畢業,
母親為了女兒的前程,
便將她送入了上海警備區戰士業余文藝演出隊。
可以說,孫儷很順利的走上了一條系統又正規的舞蹈之路。
她在部隊表現優秀,
原本以為拿過二等功、三等功的自己,
會有一個好的分配,
結果分配她去當服務員。
于是孫儷退伍后便進入了上海銀都藝術學校學習。
從小就刻苦訓練底子深厚的她,
在2001年初,參加新加坡“新傳媒8頻道”舉行的“才華橫溢出新秀”,
獲得亞軍及智慧大獎。
隨后與退伍戰士海巖創辦的海潤公司簽訂了合同,
開啟了她的演藝之路,
憑借著《玉觀音》中安心這一角色,
獲得多個獎項,并為大家所熟知,進入觀眾的視野。
一路走來,孫儷的運氣比較好,
拍海巖劇又遇到于仁泰導演、鄭曉龍導演。
憑借《甄嬛傳》這一部劇,獲得國劇盛典最佳女主角。
成為電視劇領域的一線女星。
她對自己的要求也很嚴格,
在這娛樂至上的年代,
像孫儷這樣的好演員,
她的勤奮和敬業心,是有目共睹的。
“我相信熟能生巧的狀態。我就每天讀,讀到特別熟,然后我就看通告,在要拍它前兩個星期,我就開始默背熟背。然后到現場,任何干擾都不會影響我的臺詞,不會影響我的表演。如果在現場,因為臺詞去影響我的表演發揮的話,我會痛恨自己,因為我覺得太不專業。”
每場戲的劇本都會仔細研讀,她會認真推敲每一個情節。
每個行業的競爭者都多如牛毛,想要脫穎而出,那必須堅持追求細節、追求品質,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堅持超越自己,才能超越他人。
孫儷的成功是必然。
“你對一場戲、一句臺詞的處理、一部戲的表達,
你最終會選擇什么,那是你的人生經歷告訴你的,
你的人生態度告訴你的選擇。”
孫儷的性格在《幸福像花兒一樣》這部劇中,
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性格單純善良、硬朗豪爽。
生活中的孫儷自我率性、少了一份上海女人的嬌氣,
但是又有上海女人對生活的極致追求。
她就想過自己小女人的生活,
喜歡畫油畫,
經常也在微博曬一雙兒女的畫作,一家人其樂融融。
喜歡書法,
經常在微博曬自己抄的經書。
做小手工,
在老公生日也是結婚兩周年紀念日制作寶寶腳模送給鄧超作為禮物。
經常練瑜伽,這也是為什么她的皮膚和體型保養的好的原因。
喜歡種菜,“我真的去買了種子種菜,種在盒子里。種黃瓜、西紅柿、茄子、葫蘆、絲瓜、草莓。我覺得種菜是我生活中最開心的事。”
作為一名一線演員,
她把事業經營的風生水起,
卻沒有錯過生活中的美好。
事業固然很重要,生活才是根本。
“某一天你在做某一件事情,
你會用你演過的角色的思維去解決那些事情,
她一定會殘留在你的體內。”
正是因為孫儷認真對待每一個劇本,
劇本中的人物有了更到位的理解,
劇中人物的優秀品質才會被她學習,
從而創造了她的美麗人生。
認真做事,處理問題的過程,可以練就優秀的本領以及強大的內心。
從孫儷的身上讓我看到,
生活才是我們追尋事業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