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直都很愛寫寫寫,從空間開始,轉人人,后來再到微博、微信,進入微博微信之后,就開始迷戀一段話就能表達自己的那種模式。最好這段話像霧像雨又像風,讓不懂的人依舊不懂,讓懂的人各自不同,再后來我突然厭倦了這種模式,碎片化的時代,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么浮躁,人們開始不再有耐心去看長篇大論,不再喜歡超過9條的人生建議,甚至連說明說都懶得看因為可以直接視頻學習;
? ? ? ?微博微信每天一句一圖,貌似很簡單又很文藝,幸福的茫然的偶爾豪言壯語偶爾悵然若失,可是真實的卻越來越少,對真實的東西也越來越不能接受,上一秒穿上運動服,下一秒就端出一碗雞湯勵志變成閃電,菜肴美景你在做什么都可以被自己簡單包裝成“我很幸福”然后po到自己的網頁上,但是如果你每天發一樣內容的東西,就會被罵“刷屏”“無趣”“沒心意”立刻被浮躁中的審美疲勞家們屏蔽或者刪除,如果哪天你負能量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發了個牢騷,更是會讓很多自意三觀正的白蓮花吐槽你的種種,教育你的種種;
? ? ? ? 人們好像不約而同的換上了拖延癥,想好了要去健身,先買一身漂亮的健身服吧!先淘個寶吧!信息量如此之大的網絡時代,造就了注意力太難集中的我們,蹦出的廣告,推薦里的信息,朋友聊天,很快你就被吸引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到了下一周,小麗已經在朋友圈里曬汗水了,你才急著在淘寶里添加購物車,所有你想要做的事情,都無限期的被拖延了,睡覺前會舉著手機在某一個看不下去,或者突然想到要早碎早起皮膚好的時候,才肯放下手機去睡覺,要背單詞的時候,總是看了朋友圈,刷了微博,看了美妝達人,淘了件下周參加婚禮的行頭,跟朋友八卦一會兒,才急急的拿起書本,可惜已經到了每天該早睡的時間…
? ? ? ? 浮躁、不真實、拖延癥…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逐漸的被同化,耳濡目染間,成了這些標貼的擁有者,而我就是其中一位,在我看來,這幾種病,不亞于癌癥,那種不會直接導致死亡卻直逼你降低生命的意義的病癥……
? ? ? ?新浪博客、天涯、豆瓣、知乎都只能說不太適合我,如今我棄它們還是來了簡書,希望這篇干凈的沃土能讓我成長。
? ? ? 從今天起我每天都寫一篇文,能答應我么?能做到么?我親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