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優質男青年和女青年宣揚“獨身主義”,覺得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去電影院,一個人去聽演唱會,一個人去旅行。閑時,約上三五好友聚聚,聊聊人生,談談夢想,調侃現實,八卦同學;再或者是駕車出游去感受下大自然野性的震撼,在輕搖烏篷船中領略水墨江南的溫婉如玉,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并排躺著數星星,在冰天雪地的火塘里聽著民謠喝著清酒,在黃暈的燈光下繞城夜跑.....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生活,我想大多數是因為沒遇上一個對的人,足夠與TA分享所有的人生經歷,一起去做許多從未做過的事,最重要的是心靈的相通吧。在這樣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每個人的思想是極其繁雜的,能找到一個三觀相同,可以與TA隨便談談文學、歷史、哲學、科技都能順口接上的,這樣的精神伴侶太少了。
我見過了太多瑣碎的愛情,正經來說,不是愛情。TA成了一個玩伴,一個提款機,一個接受不良情緒的垃圾桶。半夜睡不著還能陪著你嘮嗑不顧明天的課業和工作,看中了喜歡的東西就跟TA說要買買買,跟人家發生一點小矛盾就在TA面前抹眼淚。每天的對話也無非是“你在干嘛呢,我想你啦”“我今天中午吃了麻辣燙,又要長胖了”“我今天又買了一雙新鞋子”......就這樣,把家長里短自己的每一天生活都通報一遍,順便審訊下TA今天干了什么,是不是去撩妹或者勾搭漢子了。稍有接電話或者問候的姍姍來遲,這邊就心里添堵,發個消息沒有回,就一整天就心神不寧。常常用“你要是不XX,你就是不愛我”來測試TA的忠誠度。
愛情不是依附,不是自私擁有,愛情是各自獨立堅強,然后努力走到一起。一起奮斗,不是收起你的夢想,奮斗我的目標;一起生活,不能犧牲你的生活,拼湊我的人生。
那么,在沒有遇到對的人之前,你需要的是先修煉好自己。
在生命里,我們會遇到一些光芒萬丈的人,可能一個機緣,相識,相戀。我們被別人羨慕,有這樣好的愛情。有時候,被說多了,卻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因為,TA的優秀是TA的呀,如果不能保證自己有足夠耀眼的光同樣長久地吸引著TA,終會走向互不相欠的人生。
之前,有人把“女博士”歸為“男人”和“女人”之外的第三種人,也有人說“女強人”給人很大的壓力。其實,我想,說這樣話的人,自己多少有些自卑或者無能吧,無力駕馭就唾沫星子亂濺,惹得很多女生都不敢去發展自己。而事實上,那些優秀的男生倒挺欣賞這樣的女生的,她們知性、獨立、有自己的思想,眼界開闊。
前些日子,跟一個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多的程序猿同學聊天,我調侃他怎么還不找女票,他說“我不喜歡比我笨的女生。”我被這句話生生刺痛了。雖然他是一個程序猿,略宅超愛寫代碼,但是,他的書法遒勁有力,他在高中就讀完了西方哲學史還了如指掌,他跟我聊西方文化,我只能偶爾接上兩句。連我本專業修了2門語言學的課對方言基本知識的了解還不如一個理科生。對了,他的文字很純凈有詩意而又有深度。作為中文系的女生,深感慚愧吶。
我想,在遇到對的人之前,修煉好自己,是給自己的安全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是對愛情負責。
我不想聽到這樣的感嘆“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真實地活著,認真做好每一天你份內的事情。不索取目前與你無關的愛與遠景。不糾纏于多余情緒和評斷。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不傷害,不與自己和他人為敵。不表演,也不相信別人的表演。
去多看些書,與作者對話,去尋找一絲絲人生的啟示,可能不會有醍醐灌頂的醒悟,但至少在你心里掀起一點漣漪吧。
去多看點電影和記錄片吧,用另一種方式在有限的生命里體味多樣的人生,去開闊自己的眼界,感受活著的美妙。
去培養自己的興趣吧,這樣至少,在累了的時候,心煩的時候,有一樣東西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安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6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