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宮崎俊,新海誠這個名字對我來說確實陌生,畢竟未曾觀看過任何一部他執導的影片。所以,當第一次聽說有部火遍日本和中國的動漫電影即將上映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導演是誰?
可是,當《你的名字》這四個字在電影最后時刻躍然屏幕時,我卻感動地幾乎落下眼淚。內心深處只有這幾個字在敲擊著我的靈魂:
《你的名字》,是對一見鐘情最完美的詮釋。
新海誠的電影的確大大超乎我的想象:美輪美奐的畫面,在IMAX巨大的視覺沖擊下恍若在現實與夢境穿梭;而原聲音樂恰到好處的渲染,則在聽覺上將心境的沉浸和情節的推進高度契合。如果說宮崎俊電影的畫面是童話般的唯美,那新海誠就是超現實的逼真。
觀影初始,我甚至懷疑這是部“東拼西湊”的作品,因為前半部分稍顯明快輕松的故事,在觀眾不時傳出的爽朗笑聲中有著太多東野圭吾的痕跡:交換身體,這不是《秘密》里的主要橋段嗎?時空錯亂,這不是《解憂雜貨鋪》的背景設定嗎?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對電影本身的自我否定,而這個時間段,正是男主角瀧帶著手繪的糸守鎮草稿試圖找到三葉的過程。
這是整部電影我的第一次自我反思,卻跟電影本身無關。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部聲譽極佳的電影卻貌似有著“模仿”的痕跡?影片到底要向哪個方向發展?直到故事情節驟然轉變,被毀滅的小鎮,物是人非,蔚藍的天空轉眼絕望的黑夜,凄涼的雨滴,未知的未來——直到此時,我才真正開始跟著瀧的視角,走進這部電影。
電影的下半部分,明快的節奏忽然變得急促,某些鏡頭轉換之快出乎意料,眼睛讀取信息的速度甚至跟不上日文中譯和畫面傳遞的信息。正是在這樣的節奏里,瀧和三葉在黃昏之時見面的背景下,我開始了第二次反思,梳理整部電影的脈絡和靈體交換的轉換,才漸漸明白了時空穿越的關鍵點。
時空穿越改變歷史,或者說開啟另外一個平行世界,這樣的橋段在影視劇里屢見不鮮。《尋秦記》里的項少龍無意間成為楚漢爭霸的先驅,《回到未來》里的馬丁則改變了家人的命運。同樣,一見鐘情大概是人們對愛情理解的最美好向往了,不論是《泰坦尼克號》里杰克露絲的感天動地的生離死別,還是《諾丁山》里安娜與威廉跨越階層的愛戀,都是一見鐘情的詮釋。但是新海誠將時空穿越和一見鐘情結合在一起,把口嚼酒和繩結作為靈體交換的方法,出乎意料。
所以,拋開復雜的劇情分析,我更愿意以這樣一種簡單的方式去理解這部電影:瀧和三葉滿含熱淚地看著對方,彼此都發自內心感受到對方是自己苦苦追尋的另一半,但他們并不知道,原來在這次相遇前,兩人的緣分早已注定并且歷經了磨難。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何況他們的故事不止五百年。五百多年里的故事,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十五年前的那個初秋,溫暖的陽光透過明亮的玻璃照射在英雄山中學四樓的餐廳里。那個懵懂的少年,無意一瞥,美麗的身影如翩若驚鴻擦肩而過,我的內心卻像核燃料般瞬間裂變。那一刻,如大火燒過荒蕪的草原,如大雨澆過干裂的大地;那一刻,我只想走近她,只想輕聲問一句:
你的名字。
???????CB:???